作者:郭汉朝
主编:愉悦
编制:南海鱼儿文学社

溅血的婚礼
作者:郭汉朝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这么说来,我和妻子可谓是前世姻缘、今生注定,天造一对、地配一双,心痴真爱一辈子的那对真真实实、简简单单、恩恩爱爱、幸福满满的情侣!
1982年隆冬时节,中越边境战事吃紧。
大洞小洞猫耳洞,洞洞扎心;枪声炮声地雷声,声声刺耳;大战小战阵地战,一触即发。 前线将士,摩拳擦掌,整装待发,只等一声令下!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我响应祖国召唤,踊跃报名参军,毅然投笔从戎,直接奔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生死攸关的中越边境云南边防前线……
1984年春节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专门下发红头文件,给驻守中越边境云南边防部队一线阵地的每一个建制连队,配发一台22英寸的长虹牌彩色电视机,明确要求各单位必须在春节前配发到位,让前线官兵在大年三十晚8:00,准时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一石激起千层浪。爆炸性的特大新闻,在云南边防部队前线官兵中引起强烈反响。
我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出日落冷被窝,四面楚歌颇荒凉,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亦不晓得电视机里的故事真精彩!
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正面接触电视机,第一次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第一次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第一次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而且都是彩色电视节目。
常年累月坚守一线阵地的广大参战官兵,精神抖擞,斗志高昂,决心站好岗、放好哨、执好勤、打好战、守卫好祖国的每一寸疆土,用实际行动报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厚爱、支持鼓励!
从此,中越边境云南边防部队的一线连队、前沿阵地、边关哨所、猫耳洞里旧貌换新颜,基层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部队捍守国门的坚强决心、战斗激情更加高涨,官兵的精神士气、工作劲头更加十足!
彩色电视机作为部队战备装备物资,第一次专门配发云南边防部队的一线建制连队,在全军尚属首次!
按照总政治部指示要求,彩色电视机配发到位前,云南省军区专门从应配发的边防一线连队各抽调一名优秀骨干,在昆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技术骨干集中强化培训。
我是云南边防某部二连的一名优秀战斗骨干,作为连队党支部和全连官兵全票通过的选送对象,代表连队参加了云南省军区组织的紧张、有序、适用的高强度专业技术骨干集训。
学成归来后,我担当起了二连三排九班班长兼连队专职文化教员的重任。肩负连队管理教育、发电、放电影、放电视、教唱革命歌曲、图书报刊杂志管理、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小学校外辅导、军民共建联络和维护军民共用的自来水管道、免费义务为当地村民碾米磨面等多项复杂繁重的工作任务。
那一年,军队和地方联合组织开展各种联谊活动。全国各地的大学师生与云南边防前线的官兵,采取一对一的方法,进行写信联络、互帮互助、激励奋进等交流学习活动,受到广大师生和前线官兵热烈欢迎!我和妻子就是相识在似曾相识的、千千万万封大学师生与前线官兵的书信来往交流活动中!

那一年,我和妻子第一次在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吃过桥米线的云南蒙自这座雄兵古城见了面。见面之后,十个人有九个反对。说我长得急了些,对不起观众;说我年龄偏差大,老得像个爹;说我讲话土哩八叽,听不懂是什么鸟语;说我人穷饭量大,谁遇到谁倒霉;说我没有存款没住房,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那一年,27岁的我和21岁的妻子,把初恋的种子播撒在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生死一瞬间的中越边境云南边防前线。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五年的鸿雁传书,妻子始终是我爱恋中的热恋情人。整整一麻袋的战地情书,可以作证!
昌着枪林弹雨,踏着艰难险阻,纵然远隔千山万水,我们的爱情忠贞不渝。我们穿越时空,穿过火线,迈步凯旋门。在爱的感召、洗礼、燃烧面前,我们始终相约、相会、相爱在红河岸边那火红的攀枝花下!

热血疆场思悠悠,激情燃烧昐月圆。马拉松式的鸿雁传书恋情,我们在不知不觉、稀里糊涂、忽冷忽热、死去活来的情感纠缠中渐渐懂事了、成熟了。
那一年,我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结婚生子的大龄季节。我们选择仅有的一点空隙,毫不犹豫的走进婚姻的殿堂,妻子心甘情愿成为我的最美新娘!
那些年,由于特殊时期,军队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在过紧日子!
连队住的营房,都是官兵们自己动手,用油毛毡和军用帐篷临时搭建起来的。
如今,国家强大,人民富足,百姓安康,军队的营房建成了枪弹打不穿、炮弹炸不烂、敌人攻不破的铜墙铁壁和战斗堡垒!
部队特批,地方特办,一路开绿灯,组织给我们办理了结婚登记证、独生子女证、举行婚礼申请书等全部相关手续!
简单的婚礼,在简陋的官兵们已经习惯了的连队油毛毡房小食堂内举行。

简单的婚房,布置在了昏暗、阴冷、潮湿的只够摆下一张单人小床的猫耳防空洞里。
简单的宴席,清一色的、野味十足的、当地少数民族风味独特的、赤裸裸火辣辣的下酒菜,让人浮想联翩,充满了理想和希望;让人胃口大开,吃了上顿还想着下一顿。
前来祝福的战友们戏称:这就是军人永远也忘不了的、最喜欢的、最浪漫的、也是最真实的“战地婚礼”、“猫耳洞婚礼”、“溅血的婚礼”!
那一年,我仍然在云南边防某部一线连队任职,站岗放哨、执勤巡逻、扛枪打战、保家卫国,是我首要的职责任务和神圣的光荣使命!
随后的辉煌日子里,我先后被组织安排到解放军报社、成都军区战旗报社、成都军区守备第二师宣传科、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昆明陆军学院、云南省蒙自军分区政治部、云南省军区司令部、北京大学帮助工作,俗称跟班学习。
虽然说,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我受过重伤的伤疤还未痊愈,有几处伤口甚至因为感染发炎还在流着脓和血!
虽然说,自从结婚以后,我们就开启了整整十年的、马拉松式的、艰辛苦难的、两地分居的日子!
但是,我始终是最最幸福的军中的好男儿、祖国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公仆、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父亲!
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应该就是这个样子!因为,对我来说,美好幸福生活的的确确来之不易!
感谢妻子、儿子的关心厚爱和支持鼓励!这些年来,是妻子和儿子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的一直默默无闻、尽心尽责的陪伴着、照顾着、关爱着我!
妻子说:我愿做老公的另一双眼睛,让老公像正常人一样,看得见摸得着,有饭吃有衣穿,能读书学习能撰写文章,尽情享受美好幸福的余生!

儿子说:我愿做爸爸的一束光,燃烧自己,照亮爸爸晚年幸福生活的前行之路!沿着爸爸的足迹,走好人间正道,做一个对党、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有用之人!
因为,我是一个赤裸裸的、双目失明的一级重度残疾人!
我现在从头到脚都是伤病残,战争年代受过重伤的双眼瞎了且只有0.01的光感,曾经断裂过的双肋骨、左肩胛骨和受过重伤的右小腿会时不时的隐隐作痛,脑袋瓜子也不好使总记不住人和事,玩手机、玩电脑特别吃力费劲半天弄不出一个字来,一日三餐半饱半饿的、紧紧凑凑的、省吃俭用的过着简单、愉快、幸福的紧日子。
我深知,我的余生已经不多了,总想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为党、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
比如:扶贫帮困、捐资助学、走访退役老兵、问候现役军人家庭、看看孤寡老人、上上党课、讲讲爱国主义教育、搞搞社会调查、写写调研报告、做做志愿者服务工作,等等。
因为,这都是我最喜欢做、乐意做、甘愿做、应该做的事情。
因为,我曾经是一名军人,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不能丢。
因为,我是一个纯粹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先进性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否则,我们入党搞什么,当官干什么,活着又为了什么!

是的,我要努力争取好好的活着,活着一天就是一天。对我来说,活着一天,就是最大的胜利!
那么多年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岁月、特殊的日子,在祖国西南边防前线,举行的那场特殊的、简朴的、幸福的“溅血的婚礼”!
作者简介:

逍遥侠,彝家汉子,草根英雄,民间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