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贺侄孙获沪区级国防征文一等奖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前天,喜闻吾正就读初一年级的侄孙冯轩骋,在上海市闵行区国防动员办公室组织的“2023年人防征文评比活动”,200余篇应征文稿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这是癸卯岁未迎甲辰之际,小轩骋为吾“千年慈溪大树堂”家族,新添的一份礼物,可喜可贺!
闵行区,隶属上海市。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南部,东与徐汇区、浦东新区相接;南靠黄浦江与奉贤区相望;西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北与长宁区、嘉定区毗邻,总面积371.6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闵行区户籍人口126.70万人,常住人口268.88万人。截至2022年10月,闵行区下辖4个街道、9个镇。闵行区人民政府驻莘庄镇沪闵路6258号。
笔者知晓,闵行区素有每年开展民间国防教育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增强广大上海市民的国防观念和民防意识,检验本市防空警报设施的完好率和鸣放防空警报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上海市防空警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定于今年9月18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在本市进行防空警报试鸣。为配合“9.18”全民国防教育日,上海市闵行区国防动员办公室在全区举办了“2023年人防征文评比活动”。在上海市闵行区莘城学校老师的鼓励下,就读该校初中一年级 的冯轩骋,毅然撰文应征投稿,结果“初出茅庐”,即在200余篇应征稿中,斩获“一等奖”。全文附录如下:
(征文稿)《防空警报长鸣于心》
文/冯轩骋
每年9月18日中午,凄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在上海各个角落响起。每当这个令人警醒、令人深思警报回肠荡气地横贯宇宙,我都会停下手中的功课,或者看着参加演练社区居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地进入小区掩体的紧张演练场面。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也会随之激动,真想参与其中,为增强国防力量出一份力量。
老师曾告诉我们,每年要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的意义在于,不要忘记92年前日本侵略者在华挑起的那场战争,使得东三省相继沦陷,人民流离失所、备受奴役的屈辱历史。每当读着记述那段让人撕心裂肺、不堪回首的过往,我都会产生一种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新中国的年轻一代,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扛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在防空警报鸣响的时刻,我觉得,声声震耳的警报声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在不断加强空袭防范意识的同时,加快学习国防知识,不断提高抵御空袭的能力。
在防空警报的鸣响的时刻,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巩固国防,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不受侵犯,是我们一代人义不容辞的份内事。“国家兴旺、疆域安宁、人民幸福”既是我们的理想,更是我们不懈地努力要追求的目标。
在我们的社区,我曾经看到过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一丝不苟地书写防空知识问答和“国防教育”的宣传专版。 我还喜欢通过阅读书籍和听广播来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提高抵御空袭的技能。每当我看到报章上关于“防空警报”的相关知识,我都会认真地做好记录和搜集工作。因为我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实实在在地掌握国防知识,在敌人蠢蠢欲动妄图对我国进行空袭之际,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 ”和祖国现代化国防的强大威力。
国防教育无小事,防空警报鸣于心。我们不仅要努力科学文化知识,更要熟练掌握防空技能,一旦祖国需要我们,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奔赴战场参与其中,顺势而上,为巩固国防和领空安全,贡献华夏赤子一片的真情。
每年的“九一八”拉的防空警报,声声在心:每年的防空演练,都是我们深化爱国主义思想,学习和掌握新技能的的好机会,都是惊心动魄的“实弹演习”。都说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惟其如此,我们的领空才会更加安全,我们的人民才会更加幸福。
只有“警钟长鸣于心”,我们这一代才会在防空警报鸣响的时刻得到身临其境般的锤炼,并在维护国防安全的正义战场上立奇功,展示新一代中华儿女的新风采。
一一 注作者系:上海市闵行区莘城学校初一年级 冯轩骋
吾千年慈溪“大树堂冯”家谱显示,冯门自东汉“大树将军”冯异始,历代叠出爱国文武志士。如今“大树堂冯”门上海今支重孙“轩”字辈,耳濡目染前辈传承,“小荷暂露尖尖角”,大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趋势,实乃可喜可乐!特赋《少年游》为评为观。
闵行人防竞文时。*
轩骋脱尘飞。
小议警报,
大评历史,
鸿浩志开帷。
家人爱国千秋代,
冯异祖先师。**
堂树新枝,
出蓝叠胜,
喜看少年姿。
注*指,上海市闵行区国防动员办公室举办“2023年人防征文评比活动”。
注**指,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史称“大树将军”,系吾千年“大树堂冯”家族谱始祖。
一一2023年12月16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