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民谚里的家庭文化
一一骆忠学
泉水最清,谚语最精。民谚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时事政治、社会现象、生活之道总结、凝炼的结晶。它反映着民俗民情民意,代表着人民大众的精神追求、是非理念与情感指向,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托物寄志,经受了岁月的洗礼,广泛流传在民间,深受人们的喜爱。
民谚里的家庭文化,涵盖家庭成员立志、劝学、尚德、置业、笃行、报国的各个方面,沉淀着炎黄子孙宝贵的价值观和丰厚的思想精华,能够让人们获得强烈的精神共呜与灵魂契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标识,是民族基因中不可或缺的光辉元素,是民族振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精神力量,具有教育启发人们向阳而生、向善而为、逐梦而歌的巨大作用与横贯古今、超越时空的无限魅力。现时,仍然焕发着它的生机与活力,延续着它的生命之火,闪耀着智慧之光。为引起大家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与重视,进一步弘扬广大,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自己对民谚里的家庭文化做了一点梳理,但也只是大海波涛中的几朵浪花,满山枫林里的几片红叶。
敬老孝亲意识: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孝为德本,仁由孝生;要想子孝,先当孝子;家有十件宝,不如一个老;老人炕头坐,一福压百祸;敬田得谷,敬老得福;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前门有车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小羊吃奶双膝跪,儿女要记父母恩;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家有万金,不如儿女孝心;人生自古谁无老,敬老就是敬自己;吃饭不忘农夫苦,养儿方知父母恩。
勤俭持家观念:紧紧手,年年有;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勤快勤快,有饭有菜;一勤遮百丑;碗净福至;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粒米成箩,滴水成河;惜食惜衣皆惜福,修身修子在修身;从俭入奢易,以奢入俭难;水停百日生毒,人闲百日生病;勤俭是治家之本,劳动是幸福之源;出门走路看天气,穿衣吃饭量家当;天冷不冻织女手,荒年不餓勤耕人;勤能补拙;勤能生巧;勤则家起,懒则家倾。
夫妻和敬哲理:娶妻娶德勿娶色,嫁人嫁心不嫁财;天上星星难去数,夫妻相互搀着走;天上下雨地下流,两口子吵架不记仇;包谷面打搅团,疼儿更知疼老汉;少年夫妻老来伴,白头到老常相随;天长带午飯,老了不离伴;秤杆离不开秤砣,老汉离不开老婆;宁拆十座庙,不破一个婚;官司拆散,婚姻说合;好狗不咬鸡,好男不打妻。
以邻为善智慧:德不孤,必有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亲愿亲好,邻愿邻安;亲帮亲,邻帮邻,亲邻相帮是常情;百金买屋,千金买邻;邻里好,赛金宝;行有好伴,居有好邻;好邻居,金不换;宁恼远亲,不恼近邻;邻里处不好,如同围墙倒;一家出事,邻里不安;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家庭和美理念: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夫妻和,子孙孝,家和比啥都重要;夫妻讲和谐,遇事多谅解;兄弟同心,黄土成金;兄弟齐心金不换,妯娌齐心家不散;积善天垂佑,家和福气生;家不和福难至,家不仁当则废;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婆媳合,全家乐;家和万事兴,古今理相同。
我国民谚里的家庭文化多姿多彩,理足气正,事理相生,内容精警,润心启智,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涉及家庭成员的情感、思想、待人、处世多个层面,有浓烈的烟头味、人情味、市井味,其对人们的滋润、修行、警示、鞭策、劝善作用十分明显,又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庭文化,国之大事。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家规连着国法,家风关于民风。我国社会历来十分重视家庭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已融入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里。新时代更应在文化强国、厚植文化根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视挖掘、搜集、整理、弘扬民谚里家庭文化的精华,熟知其丰富内涵,领略其无穷魅力,吸收铸魂育人的丰富养分,起而行之,笃行不怠,汇聚成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风骨,为持续改善和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态和文明素质,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提供持久而强大的精神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