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第一场雪后
故宫人满为患了,
转而到故宫角楼-景山公园—北海公园去看雪景
角楼飞檐错落
更显气势恢宏
宛若仙境琼阁
湖上已经结冰
角楼的倒影
在筒子河隐若浮现
北海白塔下梅花还未绽放
雪花,好象比梅花更加耐寒
满视野的银装素裹
雪落在白塔上
塔身镀了白银的光芒
显得更加神气,灵气
熠熠生辉
看古建成群
雪后更显肃穆庄严
九龙壁不怕冷
龙腾欲飞
栩栩如生
热爱雪的洁白
不失谐趣童心
寿皇殿金碧辉煌
雄伟的气势
彰显皇家的尊贵和权威
雕梁画栋
碧玉为墙
满目皆是千年风华
有雪的日子
没有尘埃
万物坐禅
世界是那么的
干干净净


步入北海公园正门,就可以看到“堆云”“积翠”两座牌楼,立于永安桥南北两侧,是游客从正面参观琼华岛的必经之路,在整个公园内起着重要的景观烘托效果。


陟山桥牌楼(智珠牌楼)
在琼华岛东麓般若(音:波惹)香台下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金色琉璃檐顶的木制牌楼。这座牌楼叫做智珠牌楼,又叫陟山桥牌楼。

“西天梵境”位于静心斋之西,又名“天王殿”,原为明代西天禅林喇嘛庙。其庙前的琉璃牌楼为三门四柱七楼彩色牌楼,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其正面额曰“华藏界”,后边是“须弥春”。“华藏界”表示进入这牌楼就到了佛门净地,后边的“须弥春”表示佛祖圣地,进入寺庙中仿佛到了仙境一般。






北海小西天大殿内须弥山上供奉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诸位菩萨、罗汉及其众多弟子。大殿为方形攒尖顶,四面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四角各建有方亭,联以矮墙。建筑整体四面环水,清泉流水环绕殿外。意境优雅,气势宏伟。





宝坊位于寿皇殿最南端,共东、西、南三座,为四柱三间九楼形式,面阔16.2米,黄琉璃瓦庑殿顶,和玺彩画,坊额原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写。





坐落在中山公园的“保卫和平”石牌坊。
这座石牌坊原名叫做“克林德牌坊”,因为在1900年清军杀死了当时参与镇压义和团的德国公使克林德,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的重要导火索。
清朝战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就有一条是为克林德建碑的条款,于是1903年就在东单的西总布胡同西口,也就是协和医院那一带,修建了这座石牌坊。
1919年一战结束后就被搬到了这里,当时叫做“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到了1952年的时候,为了纪念“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才被改名为“保卫和平坊”。牌坊上“保卫和平”四个大字则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
这是唯一一座政治牌坊, 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百年耻辱。
历史最久的琉璃牌坊
这个牌坊原来是明万历年间由三个太监建造的,用琉璃制成,一直保留至今。
牌坊正反面各四个字,合起来是“秩祀岱宗,永延帝祚”, 意思是东岳大帝赐福,使其帝位万年牢固。八个大字是明代宰相、书法巨匠严嵩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