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穹在上
——张家界大峰林交响音诗之十三
罗长江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敕勒川》
1
苍穹在上。高天在上。
灿烂星空在上。天体音乐在上。
美国诗人斯塔福德说:天是家,宇宙是一个地方。
2
噢,天是家,宇宙是一个地方。
一个普朗克时代并无初始可言,既无时间亦无空间,虚空混沌,渊面黑暗,量子引力发起旷世浩劫,引力波无处不在,心有千千结而无从解开的地方;一个大爆炸引发宇宙自孕时空,引力波开始消退,时间如同蜂鸟拍动双翅,时在太初、万物善美的地方;一个气云互撞,云团塌陷,“在宇宙的角落,类新星初放花蕾”,大自然将宇宙点亮的地方;一个经引力之手铸造了云团,恒星诞生、上千亿颗星星诞生、数十亿星系诞生,“在宇宙的各处,灯光全部亮起来”的地方;一个美丽异常的银河星系形成,太阳系形成,地球史发仞于“干燥大地谓之陆地,众水汇集谓之海洋”的地方;一个历经太古代、原生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之地球演化进程,由人类“统治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地上爬行的一切爬虫”的地方……
一卷《爱因斯坦的圣经》,复活了宇宙的历史,自然的历史。
看看宇宙史关于星星发光的描写吧:如同现在人们遥望远处的城市,一开始,几只灯亮了,然后有更多的灯打开。渐渐的,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了黑暗的虚空。星系由此产生了。星星照亮的宇宙显现。数十亿星系如同巨大森林,每棵树都点缀着数不清的未点燃的蜡烛。当树林中所有的蜡烛一根接一根飘出了火焰,广阔森林里所有的树都点燃了,星星点点如烛光,照亮未来前程。然而森林如此之大,其黑暗仍然是无边无际。哪怕有如此多的蜡烛照着,森林还是那么黑……
哦!类新星退潮了。如同篝火焚烧木头,毕毕剥剥绽开花瓣般的光芒;木头燃尽了,火炭依旧喘动暗红色残焰,直至焐作一团许久许久仍不愿冷却的灰烬。
哦!星星爆炸。卵石落入寂寂光湖,如同星星的鱼跃入,光焰的涟漪随之荡开;又有卵石落入,如同星星的鱼跃入,又一道光焰的涟漪随之荡开。诗人说,粼粼的光波比微风更妩媚……
哦!“有神灵出现,群山熔化如蜡。”一只只熔化中的蜡烛燃烧着,一朵朵火焰飘忽摇曳,火花滋滋四溅如同烟花滋滋四溅,诗人说,如同喷泉落下来熠熠光珠……
我是深深沉醉于诗人彭燕郊倾心礼赞的光世界了:
九天之外的混沌,有如绚丽的宇宙的反光。光尘。光点。光波。光珠。光球。光束。光速。光罩。光浪。光柱。光链。光芒。光雾。光花。光信号系统。……都是一头栽进全光的混沌里,乐呵呵地发光。朵朵光花绽放,像精巧的工艺师刚刚从吹管吹出通红的玻璃瓶,一只瓶就是一盏灯,所有的灯都点亮了,每一个结晶体都璀璨了。密集的滔滔光波是决堤的沧海。无色的五彩斑斓里膨胀着暖热的芳香,到处闻得到光的气味,凉沁沁的又火辣辣的,简直有点蜇人的气味。无穷无尽的空旷里,光的歌声在荡漾……
3
啊啊,我听到宇宙深处,光的歌声在荡漾!
听到宇宙在歌唱!
歌唱天穹高远,时空苍茫。歌唱岁月寥廓,星汉无量。歌唱“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未分之时,处在混沌中,天地乾坤混在一起,日月星辰没有生成,昼夜寒暑没有交替出现,上面没有风雨雷电,下面没有草木山川人禽虫兽;一股灵气在里面盘结运行,从太易之中生出水,从太初之中生出火,从太始之中生出木,从太素之中生出金,从太极之中生出土,五行应运而生了。歌唱造物的节奏,呼吸和心跳的节奏,星系和行星、太阳和月亮的节奏。歌唱美丽得像诗歌一样的沉积岩,变质岩,以及坚硬无比又一成不变地构成地幔的火山岩。歌唱天地之间要有光,便有了光;要有生命,便有了生命;要有人类,便有了人类。歌唱圣经的“人来自泥土”与中华远古神话“抟土造人”不期然对接。歌唱追日、奔月、填海、移山、千里眼顺风耳风火轮之类的中华远古神话,与显微镜、望远镜、高能粒子加速器和宇宙飞船等等科学宠儿之间的某种渊源。歌唱道法自然。歌唱自然以宇宙为领土而无处不在。歌唱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始终被太阳吸引,月亮始终被地球吸引,雨点始终从天而降,以及光既是微粒又是波,光既不是微粒又不是波,光是高远、是超迈,是比空气含量更多的生命元。歌唱《奥义书》的要旨“宇宙即梵,梵即自我”,将神祇还原为自然与人。歌唱“内心的自我小于米粒,小于麦粒,小于芥子,小于黍粒,小于黍籽”。歌唱“内心的自我大于地,大于空,大于天,大于这些世界”。歌唱太阳是天神的蜂蜜,天空是悬挂蜂巢的橫梁,那些光雾、光尘、光珠便是嗡嗡营营进进出出的蜜蜂。歌唱万物的精华是大地,大地的精华是水,水的精华是植物,植物的精华是花,花的精华是果实,果实的精华是人,人的精华是精液。歌唱火、土、风、水四种物质不灭定律,言语回归火,身体回归土,气息回归风,血液和精液回归水,汗毛回归草,头发回归树,眼睛回归太阳,思想回归月亮。歌唱爱你的邻人如同爱自己,爱你的敌人如同爱朋友。歌唱时空弯曲,量子的翅膀跟蝴蝶的翅膀一样不停的扇动。歌唱日出日落,月亏月盈,洋流,潮汐,月球引力牢牢拉动地球上的海洋。歌唱太阳风吹动彗星的尾巴,跟飞机航行时往晴空拖出长长的一条白痕一样扬长而去。歌唱“发现外星行星就像集邮”。歌唱闪电照耀全球,“群山如同坟墓”,宇宙遗迹中的引力唱着楚楚动人的哀歌与颂歌。歌唱“求诸大地,大地必有所授”,大地就是天堂。歌唱顺天承命,“人类前行,亦须时时回头顾盼”。歌唱每一个复杂分子都由大自然的灵魂植入生命精神。歌唱在历史的乡愁里流浪,在未来的幻景里漂泊。歌唱普罗米修斯的火,释迦牟尼的菩提树,耶稣的十字架,以及圣哲们带给尘世的宗教之光。歌唱太阳,雨点,雪花,露珠,向日葵,晶体结构以及音乐的和声。歌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恒定、和谐与光。歌唱理论物理学家对黑洞爱恨难分,“爱的是黑洞就像一只白鼠,可以任由他们试验各种奇思妙想;恨的是黑洞又像一群白蚁,将物理大厦的基础噬咬得摇摇欲坠”。歌唱宇宙之广袤无边,宇宙之没有穷尽。歌唱宇宙为无数星系,“星系放射微光,人类前行须擎此自然之灯”……
哦,自然之灯!
引领苍穹之下的人类从蒙昧步向文明的自然之灯啊!
公元二零零一年初。南极,童话中的水晶宫一般美丽。天文学家们提供了婴儿期的宇宙最精确的诞生日期,他们聆听到了一百四十亿年前宇宙诞生时刻的音乐!不承想,整个宇宙是由振动的弦构成,由音乐构成啊!
我们的世界,天籁流溢。
从最微小的粒子到整个宇宙,天籁流溢。
我曾经写道,真正的宇宙感,总是以音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人类最初的音乐原本就是人心对宇宙内在节律的感应。
想象一下那些庞大的超弦在宇宙这座大教堂演奏的情形吧——
依据膨胀理论预言,量子涨落捣鼓宇宙的方式,就像一座大管风琴的管子那样发生共鸣,有一个主音,有一些泛音,还有一系列和声。一张一弛的宇宙,有引力和暗物质演奏的铜管乐,有节奏感很强的所有生命形式演奏的打击乐,有像吉他一经拨动发出弦乐的声波,首席指挥家则由自然或者上帝执棒……
宇宙流溢甜蜜的天籁。天体在歌唱中甜蜜地转动。
头上的天穹在崇高的和谐之律中回旋。
一个宁静的秩序经由宇宙音乐传递,主宰着我们身处的世界。
哦,响彻宇宙的音乐!照耀宇宙的音乐!以宇宙的名义发声的天体音乐啊!
4
苍穹之下。
从太空俯瞰苍穹之下的地球,漂亮极了。湛蓝色的是海洋,棕色、绿色和灰色是大陆,白色是极帽和云层,云层灵动,为地球披上圣洁、飘逸的轻纱。地球,地球,太阳系的生命之舟啊!
苍穹之下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苍穹之下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苍穹之下是湛蓝浩瀚的太平洋,活跃的火山带如同一条时而蛰伏时而腾挪的巨龙,吞涛吐焰,抖擞生风。
苍穹之下是誉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雨林,发光的鱼是黑暗中的花,将河流深处照亮了,也将雨林深处的一隅一隅天空照亮了。
苍穹之下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曾经哺育的苏美尔文明,出土的牛头竖琴,琴弦间依稀可见人类史前文明的一缕缕晨雾和月光。
苍穹之下是“狂渴和酷热就像疯狗一样”咬着人不放的撒哈拉沙漠,落日撞弯了地平线,撞得远古岩画中的动物受惊后四蹄腾空、狂奔不已。
苍穹之下是万古苍凉的西北利亚冻土,印象中,除了十二月党人和他们的妻子,就是无名氏《北极风情画》中的一个细节了:一头死去多年的大象埋身冻土层,刀子割下大象的肉仍鲜腥如初,经严寒窖藏的星星仍鲜腥如初,经冰雪保鲜的白桦林仍鲜腥如初。
苍穹之下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灾难片《2012》中的诺亚方舟——人类最后的避难所。温暖明亮的阳光下,山峰、草原、湖泊、牦牛、转经筒的老人、接羊奶的少年、磕着长头用身体丈量土地的朝圣者,都跟蓝天和白云一样纯净而辽阔。
苍穹之下是除了冰山、冰川、冰海之外还有大片苔原的北极,苔原上痛并快乐着熠熠生辉的小花。一位作家说,北极狐看人的眼神清澈如水,你甚至可以看到它们瞳仁里映照出远处的雪山。
哦!苍穹之下,群山回唱。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物质的和精神的原乡……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星球!美丽的星球呀!
5
是的,如果把广漠宇宙视作茫茫水域,地球这颗小小的行星就是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诺亚方舟。
我所在的这片奇山异水,人与自然共生共荣。
在这里,苍穹之下,一丛丛石峰的玫瑰如同燃烧的火焰,火焰也是花,

每座石峰都有一颗坚实而饱满的心脏,花蕊般绽开一束束晚霞,一束束曙光;在这里,树木倒了也就倒了,朽了也就朽了,真正意义的自生自灭。倒的时候,有可能碰巧将射进林子的一缕阳光咔嚓折断。朽了以后,一任蚂蚁筑巢,菌子四冒,好像肥硕的花朵卜卜绽放;在这里,每年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跑好远好远的路,从下游溯流而上产卵,它们飚滩、它们扳子,将一条溪河闹腾得心旌摇荡;这里的五步蛇睡成棋盘状,好懒好懒,太阳出来老高了也不肯睁睁眼睛;这里的珙桐花开成鸽子状,枝枝桠桠全都是“鸽子”扑掀扑掀着光鲜的翅膀;这里的龙虾花开成龙虾状,活蹦乱跳的样子,只当是真的龙虾呢!这里的老藤巴附在崖壁上,哪怕下部砍断了,藤蔓仍能从巴附的崖壁上吸取养分,一番蒙络摇缀景象,象形文字一般表达不老的欲望;这里的角雉一到发情期,荷尔蒙让嗉囊肿胀得像是袋鼠挂在胸前的“袋子”了,叫声一时高一时低,宛若呜咽而无可名状;这里的猕猴,除却少部分由风景区管理部门收编者外,皆是占山为王的草寇,谁凭武力夺得了王位,谁就可以颐指气使,妻妾成群,威加四方——却原来人世间朝朝代代向往的特权,庶几乎等同于动物世界的水平罢了;这里,暮色渐深的巨崖如同舞台上的天鹅绒大幕,夕阳下的瀑布是一束强光,往大幕似的巨崖镀一层银箔色光芒;这里,潭水总喜欢把水底的石子浸得湿湿的软软的,把水底的天空和云彩浸得湿湿的软软的,把鸟兽的心思和人的心思浸得湿湿的软软的;这里,星光斑斓的夜晚,孓遗动物娃娃鱼爬上溪涧的石头发出婴孩般的哭腔;这里,山崖如同套色木刻,一片片红叶以美的名义,迎面递过来一张张名片。整座山谷,跟诗人让·布尔戴描写的一样,“太阳下山了,而栗树燃烧起来”;这里,野公猪时常跑到山民家的猪舍与母猪寻欢;这里,家鸡从早到晚与果园野地的虫鸣草屑为伴;这里,山中少妇奶孩子,胸前的奶子如同一挂雪白的瀑布;这里,山民的酒碗擎得山河晃荡,巫师的罡步踩得山河晃荡,踩雄的公鸡抖抖羽毛,引颈打鸣时啼得山河晃荡;这里,白鹭落到水牛背上,啄食牛背上的蚊蝇饕餮的张狂;这里,是石板道上随处可见角化石、鹦鹉螺化石截面的地方,是高坡低谷随处可见花蝴蝶、金蜜蜂、红蜻蜓、萤火虫的地方,是鸳鸯戏水的地方,是岩蛙叫春的地方,是跑很远的路去会一个人的地方,是一场邂逅如同突如其来的金黄色细雨,将原本遥不可及的幸福和欢欣悉数收藏的地方,是流水在转弯的时候回过头来深情一瞥的地方……
哦,我的大峰林,我的乌托邦,我的精神原乡啊!
6
然而,当下,整个地球的情况十分不妙。
核武器和核废料。艾滋病。生物学恐怖主义。全球环境恶化。世界上半数人口的贫困。区域战争。癌症发病率增长。国家和个人暴力。……经人梳理的新七大灾难,俨然悬在人类头上的七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哪!
苍穹之下,地球之上——
冰川冰冠快速减少。全球变暖。气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种灭绝。江河断流。资源枯竭。雾霾肆虐。有毒食品。极端事件频仍。……过去五十年,人类改变地球的情形,比前面二十万年还要多。
原本美丽异常的蓝星球,已是千疮百孔了啊!
原本资源丰饶的蓝星球,已是面目全非了啊!
我将目光投向茫茫大气层——
始于十九世纪中页的工业革命,往大气层灌注了足够多的二氧化碳,等于使用锤子敲打的危险方式,让气候系统遭受重创。二氧化碳们以十分危险的方式,拨动地球的温度计,以现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只需一个世纪时间,北冰洋的海冰将全部消失;未来一千年,南极冰盖的一半将在融化中消失。未来水世界,将让海平面累计抬升三十米,那些珠光宝气的大都市,纽约、上海、香港、巴黎、伦敦、罗马、东京之类,纷纷浸泡水中,沉沦水下,或将成为城市文明的死尸和化石!
我将目光投向“死亡之城” 切尔诺贝利——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乌克兰北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四号反应堆突然失火爆炸,引发了人类核能历史上最大的惨剧,辐射量相当于四百颗当年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在今后两万年的时间里,这片被污染的土地,都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爆炸后,孩子们画切尔诺贝利,树是颠倒的,河水是红色的、黄色的。他们画着画着,就哭了。核反应堆的大烟囱无声地指向天空,庶几乎一尊无字碑,默默凭吊枉死于这场核事故的大批量亡灵。
我将目光投向那些生灵涂炭的场景——
人类滥杀动物,许多物种已遭灭绝。人类用杀虫剂杀虫,除草剂除草,脱叶剂灭树,好多的地方不再莺飞草长,春天遍体鳞伤成了死寂的春天。一本别出心裁的《虫子书》,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虫子在菜叶子里咬出来的痕迹,居然成就了潜蝇的行书、蚯蚓的大篆、蜡蝉的工笔、天牛的点皴、瓢虫的焦墨、蜗牛的写意、椿象的飞白、马蜂的狂草……造物之神奇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一个小女孩很快就读懂了这本虫子“写”成的生命的偈语:人类啊,你们多么残忍,你们把地球搞得乌烟瘴气的,我们虫子都没办法生活了。《虫子书》的作者说:“当我趴在地上看虫的时候,在我的头顶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就像我看虫一样,在悲悯地看着我?”
更不要说人类滥杀人类了。古往今来,种种名目的杀戮与战争,种种名目的万人坑、奥斯维辛、古拉格群岛,滥杀的悲剧以不同的名目持续上演。那场由三十万亡灵卷起的黑雪,至今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内外、在十几亿的中国记忆里,纷纷扬扬下个不住。那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小女孩,活着的时候写了一本日记,还画了好多的图画,渴望像蝴蝶一样自由,渴望像自由一样美丽。可小女孩终于没能逃脱法西斯的魔掌,唯有灵魂化作一只渴望自由和美丽的蝴蝶,翩翩飘飞在全世界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
贪欲,正是导致人类和地球岌岌可危的罪魁祸首。E·B·怀特说:“我对人类感到悲观,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精明。”鱼道夫·斯坦纳说:“诸神的宇宙欢腾之乐,这音乐表达的是创世的欢乐……和对人类堕落的悲叹。”科技发展到今天,已是轮着它出手,随时可以对人类按下删除键的时候了。当今世界,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整个世界坐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上。只要再出一个希特勒,只需按一下手中的核武器按钮,就足以将整个地球炸个稀巴烂,将地球上的所有生灵和人类文明成果炸成齑粉……倘如斯,真就让曹雪芹的《红楼梦》一语成谶:“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痛心疾首于人类之劣迹恶行的科学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世界末日的悲凉图景:“天上星星落在茫茫大地,如同大风吹落无花果叶,花期未至,果未成熟。天体远离而去,如同书页合上。”一如当年试图穿过“荒原“的艾略特,见到的是那四月残酷的丁香,草儿在倒塌的坟墓上唱歌,栽在花园里等待抽芽开花的尸体,白骨碰白骨的声音,生者也是死者、人也是鬼、鬼也是影的长长的行列,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尸骨都丢得精光,从而求救式发出“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的泣血呼唤……
诗人海子曾在诗中长叹:“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
诗人阿多尼斯说,我痛恨那些想要毁掉这个世界的人。
我要说,我痛恨所有以各种名义(包括以国家利益的名义)鲸吞人类利益、置地球安危于不顾的人。
想到一不留神几十亿条生命就会毁于一旦,几千年积攒下来的人类文明成果连同这片奇山异水大峰林,连同我手中的这卷书稿也会毁于一旦,我不寒而栗。这……太可怕了!
苍穹在上,地球上的这个人类还有救吗?
这个世界……还有救吗?
7
天空高远。心事浩茫。
《Home》影片最后所传达的信息:“现在已不再是悲观的时候,让我们立即联手,重要的不是我们失去了什么,而是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
苍穹在上!我们、剩下的、还有什么?
是执迷不悟,继续破坏直至毁灭?还是亡羊补牢,奋起拯救人类自己?答案,在一念之间!人类的智者大声疾呼:我们都是同一个星球上的旅伴,要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福祉承担责任。这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指望!
我的心目中,贝多芬、惠特曼和爱因斯坦是具备宇宙意识和宇宙气质的宇宙级三侠客。贝多芬以他宇宙般的激情,将席勒的“欢乐颂”选作第九交响乐歌词:“一切人类会成兄弟”,以此勉励并提醒人类。惠特曼以他宇宙般的视野,立在西半球的中心放歌:“在世界这一神圣的船上,乘着时间和空间的波浪,地球上一切民族同舟共济,驶于同一航程,驶往同一航向。”这位心中容有日出日落,容有无数地带、海洋、瀑布、森林、火山、群岛、草原、高地和牧场的宇宙诗人,同样对人类的种种异端发出警告,说:“我们好像在建造真正的财富、力量和美,但其实是建造幻象。”爱因斯坦以他宇宙般的胸怀,为建立一个和谐的宇宙秩序“统一场”而花费近四十年时间,用生命谱写了人类求道者最悲壮最感人的乐章。爱因斯坦,毫无疑义是二十世纪人类的良心!
一份据说是由他女儿公开的临终遗言,不啻是爱因斯坦苦口婆心,给这个随时有可能毁于一旦的世界开具的药方——
有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源,迄今为止科学都没有对它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种生命力,包含并统领所有其它的一切。而且在任何宇宙的运行现象之后,甚至还没有被我们定义。这种生命力叫“爱”。
……爱是光,爱能够启示那些给予并得到它的人。爱是地心引力,因为爱能让人们互相吸引。爱是能量,因为爱产生我们最好的东西而且爱允许人类不用去消除看不见的自私。……爱是上帝,上帝就是爱。……这个驱动力解释着一切,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意义。这是一个我们已经忽略了太久的变量,也许因为我们害怕爱,因为这是宇宙中唯一的人类还无法随意驾驭的能量。
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物种得以存活,如果我们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如果我们想拯救这个世界和每一个居住在世界上的生灵,爱是唯一的答案。
啊爱!唯一能够拯救人类的,只能是“爱”了。
《创世纪》的第一条,就是要人们彼此之间保持和平与善意。耶稣发出最后的训诫是:“彼此相爱,正如我爱你们。”
唯有爱,才是指引人类迷途知返、超度苦难的大悲咒!福音书!
唯有爱,才能让人们回归常识和真理,敬畏自然钟爱自然,尊重、友爱和珍惜生命,拒绝贪婪与丛林法则,致力建造一个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星球。
爱,是爱因斯坦为我们点燃的自然之灯。
除了“爱”,还能有什么办法让误入岐途的人类向死而生呢?

8
二零一八年五月,以色列建国七十周年之际,一万二千人的合唱团塞爆了特拉维夫体育场。犹太人几经灭顶之灾而复兴,歌词中却没有血腥,没有仇恨,歌声激荡着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甘甜有时痛苦有时,不论苦与乐
我们珍贵的儿女,亲爱主,请赐下你的祝福
求你不要拔除所栽种的
不要忘记我们的盼望和梦想
求引领我们,使我们得以回归
回到这美好生活的应许之地
求主保佑我的房子,我的花园,四周墙壁
使我们免受侵扰,使战争远离
保护我们的小婴儿,我们的小孩
他们是未成熟的果子不要被摘下
所有这一切,亲爱主,求赐下祝福
树在风中沙沙作响
一颗星在天边坠落
黑暗中我们对着流星许愿
请为我守护他们,我亲爱的家人们
祝福那些安静的,或者流泪的,也祝福这首歌
苍穹在上……宏云回转……祥光滔滔……
我在世界东方的张家界大峰林,听到以“爱”为主题的神圣音乐,在浩瀚无垠的宇宙大厅萦绕,在万千生命簇拥的自然和大地荡漾。
哦,神圣的爱!博大的爱!终极意义的爱啊!

作者简介:罗长江,一级作家,湖南作家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作家协会生态文学分会顾问。出版著作30种,有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获湖南省政府文学艺术奖、毛泽东文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长诗奖等。代表作《大地五部曲》被誉为“关于大地的伟大交响曲”(谢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