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姨母
郑世兴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每逢读到这句古诗,就使我想起了我那日日夜夜辛勤劳作,孤身一人周身缠绕着苦辛的姨母。她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60个年头了,然而,她那闪耀着光辉的形象,却一直定格在我的心目之中。她仙逝时才66岁,想起她那度日如年的艰苦岁月,直到今天那种心疼依旧刻骨铭心。我常常安慰自己,也许是上苍对她的眷顾,因为她的辛苦,奖赏她早早去了天堂吧!
我母亲兄弟姐妹四人,姨母是老大。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姨父去“闯关东”了。数十年音讯全无,待回到家来,已是暮年,且一只眼睛失明。这期间,一家十余囗人,种着几亩薄地,里里外外全由她来操持。在外工作的大表哥也因此辞职回乡当了农民。
我们两家是同村,相距也就半里路远。我九岁失去了父亲,比我母亲大九岁的姨母便常来帮助母亲干这干那。尤其到了春节,她就忙完自己的再跑来我家,帮母亲推磨、出豆腐、蒸干粮……
总是那样风风火火。
记得1962年,那时我已毕业分配来淄博,在地处博山北郊的淄博市结核病防治所(现市第一医院北院)工作。5月的一天,我回家后去看望姨母,她正病得厉害,胸闷、高烧、呼吸困难,我与表哥商定即刻带姨母乘火车来了博山。当晚经孙兆培主任医师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合併大量胸腔积液。孙主任亲自为其做了胸腔穿刺,抽出胸水1600多毫升,呼吸困难症状得以缓解,即刻入院治疗。
住了一段时间病情有所好转,一天,当我把一碗燉好的鸡端到病房送到她面前时,只见她疲惫的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丝让人不易觉察的微笑。我至今还记得她当时的样子,舀了一小勺鸡汤,送到嘴边,慢慢地咂了一口:“香,真香。”随即她夹了一块鸡肉,吃了后,又把小勺递到我面前:“香,你尝尝!”
此时,我一阵心酸,并立刻否定了我对她的“认识”:她一直说不爱吃鸡,原来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一次,我去看她,表哥也是燉了只鸡,吃饭时给她盛了一碗,她说,我不吃鸡,便递给了她那个心疼的、有点智力障碍的大孙子吃了。这一“谎言”竟然“骗”了我们几十年。细想之,都是因为那时家里穷啊。
经长达半年的治疗,终因两肺病灶广泛浸润,治疗无效,离他66岁生日还有一天,与世长辞了。
病重期间,我在徐州的表哥,我舅舅、母亲等亲人都来了。次日,我到总务处借了一辆地排车,表哥们将老人家的遗体运回了老家。最让人难忘的一幕是,当入殓封棺时,他那个“智障”的大孙子纵身扑了上去,撕心裂肺地哭着喊着,“奶奶,奶奶!”
姨母就这样走了,但她永远活在亲人们心中。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刘般伸先生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征文颁奖书法作品欣赏



刘般伸先生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征文颁奖书法作品欣赏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