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山依旧在 晚霞红满天
——裴育民先生《青山依旧》读后
陈希文
裴育民先生曾是地方一位党政领导干部,也是我心存敬慕的一位好领导。在位时,他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众口皆碑。他博学多才,曾出版《生命留痕》《岁月散记》两部散文专集,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我读后写了《思想经典,人生辉煌》一文作为书评。每当他的新作问世,就会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与称赞。
今年八月,我收到了他的新作《青山依旧》,掂着这大部头的厚重之作,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在我读过他的作品中,我以为这部作品是其巅峰之作,这是实至名归的。
裴育民先生已过古稀之年,从政四十多年间,他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民众有目共睹,社会自有公论,这里我不想多说。单说他退休十多年来的精彩人生历程,就让我感慨良多。
干部退休后,卸掉了在职时的重任,超脱释然,大都过着轻松自如安宁的生活。而曾身居市级领导的裴育民先生退休后,并非钟情这闲适淡然的人生况味。他以为人生60岁之后“一段时光”,依然是生命的“黄金时段”,是人生晚年又一段壮美的历程。这一时期的人生经验积累、思辩能力、知识水平和处事稳妥性,仍然是人生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段从事自已热爱的事业,依旧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他在《生活随想》中写道:“人生短暂,无法重来。唯有珍惜生命的每一天,让自己活得充实而有意义,收获更多的人生期待与梦想,这无疑强化和延长了生命存在的价值!”
正是有了这样的人生理念,他对退休后的生活就有了新的规划:充分利用夕阳宝贵的生命时光,不让自己在闲散而无约束的自由中放任自流。
保持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他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翻阅相关杂志,看新闻,听广播,从中了解省、市及国内外大事,还常从手机微信中了解社情民意。他多年坚持每天写随笔的习惯。退休后每天写2000字左右的笔记,一天也不能少,连大年初一也不间断。近几年,他从随笔整理发在报刊上的文章100多篇,并出版了3部专集。这天天如此苛刻的要求,是不少人难以做到的。但他却认为,学习是毕生的任务,只有好学求知,才能与时俱进,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退休后,他被聘请为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9年来,他随同省级退休领导、农科专家、企业老总、著名学者及厅级退休干部,每年深入陕南秦巴山区,陕北塞外大漠和关中平原腹地,开展“三农”问题专项调研。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弄清第一线真实情况,写出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多被省上采纳,并要求相关部门整改落实。调研过程虽辛苦,他却觉得很有价值和意义。
新时代更应发扬延安精神。裴育民现任咸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他积极作为,不辱使命,经常组织研究会成员,学习宣传延安精神。他带头深入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等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延安精神20多场次。他组织会员深入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到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使大家进一步明白:延安是当年中央红军的落脚点,是延安精神的诞生地,又是共产党人初心和宗旨的践行地。在新时代我们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塑宗旨灵魂;就是通过延安窑洞之问,冲破“周期率”,持续开展反腐斗争,自觉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以延安精神推动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样的学习教育,抓住了延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实质。
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裴育民出身农家,根系农村,一生有着深厚的农民情节。《青山依旧》中的“乡情记事”、“农事忆旧”篇目,多层面多角度展示着他浓浓的乡情。他对故乡的土地、庄稼、草木、水井、荷塘的眷恋,对亲身参与的各种劳务的回忆,对乡邻父老、亲朋故旧的思念,都写得情真意切,很接地气,让人感动。
退休十年,他回归土地,在市区北郊农场承包二分地学种菜。我几次从视频看到,他头戴草帽,身穿汗夹,汗洒沃土,怀抱丰收的喜悦,感受大自然的回馈。
还应提及的是“烟火人间”篇,别有一番情趣。闲暇时,他帮助妻在料理家务中,竟然学会了蒸馍、擀面、打搅团、摊煎饼等多种厨艺。学艺掌握要领,操做技巧娴熟,让人钦佩。他退休后又学会了开车,方便了出行,更是为了回家看望近百岁的老母,以尽孝道。
退休十多年来,受崇高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的驱使,裴育民先生自我加压,负重前行,为党为国家尽忠效力,为社会倾情奉献,让我心底感动,心存敬慕。此刻,我感觉他的人格就像一座四季长青的山,青山永在,生机蓬勃。他永不停息的工作激情,就像一团烈火,晚霞火红,映照青山。愿青山不老,夕阳红满天!
2023年12月13日于咸阳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