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
杨春杭
多年来,在广泛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我曾认真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它对企业发展起什么作用?它是如何形成的?
在当前企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利用企业文化的魅力激发职工的向心力、战斗力,提高企业知名度,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是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前段时间,我去某企业走访调研,刚走进厂区办公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企业文化长廊,或称为文化墙,红色文化、企业精神、企业使命、企业理念、企业作风等在文化墙别具一格地一一展现。同时,获表彰员工、年度先进党群团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企业榜样也一一展示。内容丰富、趣味浓厚、图文并茂的文化无声讲述着企业发展的历史,营造了一股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沿着文化长廊慢步前行,一股拼搏奋进的企业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无独有偶,在我最近参加的一场企业产品推介会上,我清楚地感知到,那些采用活动式、操作式、互动式展示自己产品的较为有实力的企业,无不恰如其分地匹配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自始至终融合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让企业的核心文化在展厅中得到显性的展现或者隐性的蕴藏其里,彰显着企业自身的独特魅力,使展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充分调动起参观者的积极参与意识,强烈地吸引着观众,使得观众对企业的产品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让自己自觉或不自觉地变成企业的客户。
我想,任何一种企业文化的诞生和演进,都离不开企业自身这块滋生文化的土壤,离不开企业的具体实践活动。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事实表明,当一种企业文化的优秀因子释放蓬勃生机,赋予企业发展以文化底色和基调,熔铸的是向上的发展气质,激发的是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巨大动能,这正是一个企业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且不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墙就是一个公司的“脸面”,是一个企业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凸显企业文化,更能承载企业的形象与品牌,传播给员工一种视觉上的文化冲击,它是以宣传公司和企业为目的。企业中的文化墙对公司发展以及管理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是公司能否长期发展的基石。放眼这家文化墙比较抢眼的企业,看厂区员工们行色匆匆的脚步和斗志昂扬的精气神,无不给人以奋进的力量。
据我所知,公司的文化墙大都包括LOGO形象墙、宣传标语墙等,其作用在于展现公司的企业形象,展示企业实力,让客户对公司留下深刻印象。外来人员或新的员工进入公司,对企业的认知往往就是从文化墙开始的。如果将各种文化理念生动地镶嵌在墙面上,员工学习企业文化将会产生明显的效果。那些琅琅上口、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令人警省的文化理念,就会在企业处处开花,令企业文化之花芬芳满厂,香溢满园。
近年来,从超大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受到国内的重视。如我国的海尔、海信、华为、联想、格兰仕、远大空调等一大批优秀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非凡的经营业绩。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都已经设立了专门的企业文化部门,即使没有设立企业文化部的公司也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并入到人力资源部、企业规划部、公关部或工会等有关部门。从坐落于济南市莱芜区的某些企业来看,如山东泰山钢铁集团、山东金来建设集团、山东盖伊尔集团、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明利特色蔬菜种植合作社等,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引领赋能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成效明显。
尽管如此,目前国内仍有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意义和概念仍然缺乏正确而清晰的认识,更不懂得如何去建设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他们总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虚无缥缈、捉摸不定的东西,似乎与企业产品没有多大关联。事实上,企业文化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神秘而不可思议,其实在我们身边,一些与企业有关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企业文化墙是企业集企业文化精髓、企业员工精神风貌、企业团队精神风采、企业开拓创新、奉献社会精神光华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文化展示窗口或者文化展示平面。当然,企业文化不仅限于文化墙,文化墙不仅限于以平面化、规范化的形象呈现在员工或大众的面前,还可以以多元化的风格来呈现,结合公司文化底蕴,营造出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氛,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但企业的文化建设要实实在在,布局不可杂乱无章,要凸显文化内涵和特色,形成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令人在心灵上产生强烈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于员工心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现企业文化全员学习,无形之中助力企业发展。
由此可以推断,在企业管理领域,所谓“文化”,是指一个团队实质上倾向、推崇的做事方式、做事理念。它特别体现在没有具体指令、具体规章的时候,企业成员会如何决策。所以企业文化不仅仅是文化而是一种经营哲学,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所在。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永续发展的基石和保障,不断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企业文化,在我国有时亦称之为企业精神,它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了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作为企业来说,特别是高端企业,无论如何,企业的最终理想目标,应该是让自己的产品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甚至是不管走到全世界任何地方,让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好的、喜欢的品牌。
企业文化是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意义在于统一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常言道:人兴万事兴。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心理契约关系。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根纽带,把企业和员工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自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最主要的是培育员工的认同感。只有职工认同,企业才会有凝聚力,竞争力才会增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离城区较远的开发区甚至大山深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单调,区域文化差异较大,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这就需要想方设法安抚职工情绪,稳定职工队伍,凝聚职工合力,确保安全正常生产。再如,在员工生日之际送上一束鲜花或给予其他物质祝福,会让员工深切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具震撼力。如果公司规模不大,生日聚会将更会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的温暖,使其终生难忘。如果再有优秀职工的感言等,这样既能有效地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又可增强员工的亲和力。
企业文化就像一只无形之手,引导人力资源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因为人是最富于情感的,若企业给职工一份关怀,职工便会以十分的干劲报效企业。事实证明,高工资和高福利可以“留下职工的身,留不住职工的心”。真正拴心留人的是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黏合剂,是磁场,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的潜能,凝聚发展的合力,是企业宝贵的、潜在的无形资产。比如,为了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在员工的选拔使用上既看文凭,又看水平;既考虑专业,又考虑专长;既看现有能力,又看潜在能力。把员工放在同一起跑线上去考核,为各类人员提供公平的竞争舞台,这将会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文化兴则企业兴,文化强则企业强。作为现代企业,只有文化和经济之光交相辉映,自信和自强的底色更加厚重,正能量大流量齐声奏响强音,团结奋进的时代主旋律才能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
当然,企业文化不是雕塑,也不是死水,而是活的肌体,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而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我国早在十四届三种全会上就明确提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在规范的企业管理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注重把握全局,中层管理人员注重把握鼓动和教授,基层注重抓好目标的推进和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必须到位,不能错位、越位。可在现在许多中小企业中,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现象时有发生。
许多人有一些错误的理解,以为企业文化就是什么思想教育工作或者文娱体育活动。而实际上,企业文化偏重于体现企业的内外和立体风貌,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其目的在于引导企业员工形成一种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模式,它也不是只写在墙上、挂在嘴上就行了,它是通过种种企业制度支撑,通过一次又一次方向一致的决策、奖惩和宣传引导,最终深入人心。
一切文化的形成和进步背后,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不是雪中送炭,而应算是锦上添花。
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保持企业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价值观念的高度一致。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发展中历经市场与竞争的考验而不断改进所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
一个企业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内在的文化和管理制度。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自豪感,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则能够确保企业高效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缺乏统一文化的大企业,往往就没有那些具备统一文化的大企业战斗力强。这是因为企业内部混杂的各种文化会降低跨部门合作的效率。这就好像磁铁和普通的铁块,虽然材质可能都一样,但前者电子旋转方向一致,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场;而后者电子旋转方向各异,磁场彼此抵消,于是在外部看来就没有显著的磁场。
有企业,就一定存在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高效地达成目标。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它至少有两个主要的来源,一是老板文化,二是行业文化。一个较大企业的文化,往往会受到其创始人的影响,受管理者的风格影响很大。创始人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有没有统一的文化,以及有什么样的文化。企业的文化,常常又决定了企业的战略,或者说,决定了企业战略的成败。只有创始人从一开始就注重企业文化,并不断通过规章制度、利益分配机制、重大决策、不断地宣讲来支持特定的、一致的文化,一个大企业才可能存在一种统一的气质和行为方式。老板文化往往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就将个人的价值观体现在了企业的方方面面中。有一种比较极端的说法,在企业创立的前几个月,企业文化的基因就被植入到这家企业当中。而行业文化是由行业自身特质而形成的,在行业的从业者身上有普遍体现的价值规范和行为特征。大到企业的组织架构、业绩考核、规章制度,小到员工普遍的着装要求,交流方式,都有企业文化的自然流露。
在企业老板和行业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文化归根结底还是这个企业的成员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和行动的趋同性。因为人是企业文化的最终载体,一家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招募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既决定了这个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期望,又最终决定了这家企业的企业文化的最终走向。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优胜劣汰愈来愈残酷的今天,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文化的趋势,随着文化凝聚力在文化的功能中越来越重要,这种功能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合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导致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企业发展需要文化软实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企业职工的热切愿望。
不论何种企业文化的养成,都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鼓励员工不断创新和尝试,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确保员工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和成长,让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吸引大量优秀人才的加入,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
作者简介:杨春杭,笔名白杨,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多年来,在市地级、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稿500余篇,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尚金花》一书。2018年7月,被莱芜市政府授予“赢牟和谐使者”(现为“泉城和谐使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