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古诗联学院《七绝天地》212期】
~~~~~~~~~~~~~~~~~~~-
出题:敬金忠(日月)
绝句意境纵横谈
意境
《辞海》里说: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物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 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身处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言物者为下格。
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
如,有首民歌:
头发梳得光,脸儿擦得香。
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
本诗的主题也是不错的,但直接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没有铺陈,没有联想,让人读起来无味。
言情者中格。
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
如千堆雪的诗《中秋问月》:
月挂中天酒未干,月圆人缺醉凭栏。
嫦娥垂问腮前泪,谁锁牛郎又一年?
由月挂中天之景与醉凭栏之活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可以想象的画面:在中秋的明月之下,主人翁醉依栏杆,抬头望月。这个人在中秋万家团圆之日,却一个人孤独地以酒自醉,为何?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他在相思之中,在思念远方的什么人。这就是将个人的感情“相思”与中天挂月、醉依栏杆联系到一起,情与景相融。
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
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
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三境相互融合,在抒情中表意,在明意中言情。
中秋作业赏析之四:
醉哥 醉咏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
2、以小见大。
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如杜牧的诗《赤壁》:
折戳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乔只是两个美女,但她们却代表着东吴政权的尊严,两个妇女如果被俘,这在战争中实在是小事,但在这里却意味着东吴政权的灭亡。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是我们在诗中经常使用的。
如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这里作者却要把在秋天开的菊花放到春天来开,体现作者改变现实的思想,这也是以小见大。
这期我们用以小见太的方法写一首五绝或七绝(七绝要求首句押韵)题目自拟 韵部自定。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盘古诗联学院编辑部》

绝系教官
星期六:钱秀英
星期日:柯美柘
星期一:俞子兰
星期二:袁谷成
星期三:刘巧英
星期四:杨秀红
星期五:张琳

状元秀
01.柯美柘02.宁静03.成人之美04.墨剑05.张丽辉06.张学英07.世外桃源08.海之蓝09.李广恒10.林辉荣11.李凤英12.徐少伟13.一剪梅14.徐云15.赵偲含16.禹高峰17.阿原18.刘建萍19.正雅20.春草21.何惠明22.林辉荣23.小妹24.羽海微云25莫祖颖26扬斯桂27日月



01
七绝·桂花香
文/柯美柘(江西)
中秋八月小心防,切莫身经桂树旁。
一旦芬菲侵作病,花销费用问吴刚。
02
七绝·秋悟
文/宁静
有信梧桐一叶凋,秋情且自任君描。
寻根带晚随风舞,野渡斜阳意气骄。
03
七绝·雪趣
文/成人之美
银球嘻闹滚林间,扑面融晶扮泪颜。
谁赞梅红枝白俏,北风呼啸雪娃闲。
04
七绝·同舟共济
文/墨剑
百里同乘一只舟,相依相伴乐悠悠。
孤灯夜酒私私语,雅韵闲吟也自由。
(演英收录)

05
七绝·残荷
文/张丽辉
意在莲心无问处,情归冷月葬红尘。
居于沼泽依存世,睡足三冬待艳春。
06
七绝·长安花落尽
文/张丽辉
终是长安花落尽,春来秋去又轮番。
吾观古市残遗迹,唯喜今朝盛世繁。
07
七绝·癸卯年大雪节吟怀
文/张学英
时逢大雪不飞花,老树枝头鹊戏鸦。
久立窗前听鸟语,冬梅哪日系银纱。
08
七绝·回收
文/世外桃源
衣裤还新样式多,按斤收购费猜摩。
精挑好件贴签后,许是时装又一波?
09
七绝·咏牡丹
文/海之蓝
五色缤纷艳若虹,扬名四海冠群雄。
雍容富贵仰天笑,多少平民入梦中。
10
七绝·天道
文/李广恒
天行地运演沧桑,一叶知秋夏染黄。
四季轮回皆定律,江河永远向东方。
11
七绝·秋悟
文/宁静
有信梧桐一叶凋,秋情且自任君描。
寻根带晚随风舞,野渡斜阳意气骄。
12
七绝·愁燕子
文/林辉荣
改革潮流惠中华,农民进厂挣钱花。
万村空巷愁燕子,哪有寻常百姓家?
(一木一石收录)

13
五绝·瑞雪吟
文/张学英(内蒙古)
清晨银絮舞,放眼远山朦。
小院祥和静,枝桠绣白绒。
(诗妖收录)

14
七绝·感恩父母
文/张丽辉
父母恩情大过天,事关儿女总熬煎。
含辛茹苦精培育,奉献真心爱似泉。
15
七绝·初雪
文/李凤英
宛如柳絮漫云天,又似瑶台下玉仙。
悲叹南行孤雁早,苏归白首弃冰毡。
注:苏指汉武帝时的苏武,被匈奴囚禁18年,吃雪和毡充饥,最后终于归汉。
16
七绝·早上好
文/墨剑
日影登山万里光,人生过节喜辉煌。
风花雪月何时了,每次晨曦必大忙。
17
七绝·癸卯冬京华首雪
文/徐少伟
琼花昨夜悄然开,洁净乾坤今美哉。
许是世间污染苦,汝甘化水洗尘埃。
18
七绝·秋至
文/一剪梅
一叶惊风树上离,千枝拜月寂寥时,
西风过雁秋先到,寒露燃枫岁已迟。
19
五绝·环卫工
文/徐少伟
雅号少人知,分明没自吹。
为城修脸面,不是美容师?
20
七绝·桂香
文/成人之美
何处秋风度桂香,路人环顾探幽芳。
园中鸟语疑传讯,一束金枝跃短墙。
21
七绝·证书有感
文/墨剑
证书难证感知深,且隐情怀学定心。
表面风光何必想,封毫收砚不思寻。
22
七绝·三都
文/墨剑
三都何处问谁知,今日随吟我最迟。
题画开心人快乐,临屏挥墨一诗诗
23
七绝·赞城区警卫
文/徐云
金徽闪耀气如兰,笑对清风共暑寒。
接洽三江五湖客,家园静守保平安。
24
七绝·大雪
文/赵偲含
狂风一夜落琼花,万树千枝挂玉纱。
涤尽凡尘仙景美,邀梅共契秀丹葩。
25
七绝·六月六尝新
文/禹高峰(湖南)
六月农家盼谷稠,尝新祭祖乐悠悠。
传遗演出乡民喜,雨顺风和岁稔收。
(袁谷成收录)

26
七绝·题潭柘寺帝王树
文/阿原
潭柘连绵游客痴,千年古刹透神奇。
今朝风水正回转,王树新繁秀一枝。
(世外桃源收录)

27
七绝·下雪
文/刘建萍
雪花犹似韵笺飘,片片充盈祝福谣。
冬麦农田全厚盖,丰收有盼喜心昭。
28
七绝·佳人
文/正雅
执手廊檐赏月幽,春心一梦自空流。
何时北国看云雪,我与佳人共白头。
29
七绝·槟榔
文/春草
不良陋习嚼槟榔,损害身心把口伤。
随地吐渣真可恶,黄衣使者雪加霜。
30
七绝·盼春
文/何惠明
一阵春风白雪溶,墙头伸出半枝红。
遥知三月莺来后,蓝紫橙黄尽美丛。
31
七绝· 动车
文/林辉荣
声声长啸向天鸣,早上文登午北京。
千里迢迢驰曲线,翻山越岭舞峥嵘。
32
七绝.咏银杏树
文/小妹(浙江)
傲立桥边暗自修,经霜受冷果相酬。
浑身是宝谁知晓,解得万千人苦愁。
33
七绝·吟丁克族
文/小妹(浙江)
邻家碧玉懒成亲,自作清高时尚新。
育女生儿头等事,兴存发展后来人。
34
七绝·夜登骊山
文/羽海微云
烽火亭台月照柯,华清宫上漾灯河。
二妃遗迹今犹在,踏遍苔阶叹命蹉。
注:二妃指周幽王时的褒姒,唐玄宗时的杨玉环。
35
七绝·寒光见冻
文/莫祖颖(广东)
霜风凛冽袭身腰,雨雪迷茫冷意飘。
世上人间通贯宇,天南地北觉寒遥。
36
七绝·捞月
文/杨斯桂(湖北)
猢狲结队藕池游,圆月浮沉似有求。
同上高枝悬挂好,哪知笑脸眨双眸。
(羽海微云收录)
(羽海微云收录)

37
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七绝 筷子
文/日月(敬金忠)
本是青装翠绿枝 ,世间滋味觅心痴。
成双入对夹千古。独臂难撑谁不知。


盘古诗联学院工作人员
顾问:倪进祥 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审稿:马书靖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姬学亮 杨秀红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祝红生 李晓华 田卫
收稿:刘建萍 何瑞云
制作:李凤梅 俞子兰
诗歌艺术:陶冉 王立云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学院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