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大雪无痕(外十九首)
王永仁
大雪无痕碧水寒,高山有意隐蓝天。
晓风凄紧行人少,晚雾难消落叶繁。
2023.12.08
◎七律•读史有感
英雄有血卫国流,志士只为社稷酬。
当政弄权贪鼠腐,偷鸡摸狗榨民油。
秦皇伟业轩辕统,百姓涂毒愤恨留。
大略奇才专自用,帝国不过二八秋。
2023.12.07
◎七绝·望月观花
爭斗不息千百次,杀伐未了抢夺先。
何时马放南山去,望月观花快乐安。
2023.12.07
◎七律•瑞雪
瑞雪纷飞锦绣川,银装素裹美轩辕。
青山起舞连云去,绿水蛇行漫雾烟。
万里江河英烈传,千年颂唱祖国篇。
洁白坦荡新天地,温暖如春好甸园。
2023.12.07
◎五律·大雪覆田川
溪流落日圆,大雪覆田川。
鸟兽无踪迹,遊人聚乐欢。
彩霞飘水灿,棉锦挡风寒。
翠柏披银甲,白龙卧远天。
2023.12.07
◎临江仙·京杭大运河(双调60字,通韵)
大运河长千百里,飞龙走凤京杭。神仙之笔画城乡。碧波霞彩落,书写尽纹章。
古往今来多少事,喜悲苦乐辉煌!南粮北运供朝堂。顺风民便利,帆影滿湖江。
2023.11.30于济南
◎冬寒春晓
冬寒迷雾掩江川,风扫浮云现雪原。
夸父担山追日去,嫦娥奔月又回还。
乾坤运转兴亡史,宇宙光华永记年。
若谷胸怀藏五岳,国发春晓九州安。
2023.12.11
◎七律•南水北调
苍龙俯首听君令,南水如虹向北行。
吞吐江河吳越楚,扬波运道鲁津京。
丰功伟业千秋颂,动地惊天万世鸣。
四海高原风喜顺,五湖云岭雨均衡。
2023.12.11
◎七律•凤翥龙翔
风雨兼程砥砺行,艰难险阻勇攀登。
千江入海东流去,万木朝阳向顶峯。
苦尽甘来源努力,功成事遂在勤耕。
河清海晏轩辕景,凤翥龙翔百鸟鸣。
2023.12.11
◎踏歌而行
踏歌而行,登临山岗。
耕云抪雨,林茂花芳。
庚婺同明,一生响亮。
摘星揽月,风流倜傥。
年愈古稀,老当益壮。
寄情山水,诗画八方。
2023.12.10
◎七律·壶口冰瀑
瀑布飞流雪浪花,瞬间石壁化云霞。
彩虹金玉交辉映,白璧龙须挂峭崖。
动静相宜称壮美,冷凝舞影赞神佳。
晶莹剔透冰壶口,声震千山万里遐。
2023.12.10
◎七绝·渔家仙子
细雨纷纷洗世尘,烟云漫漫地天亲。
渔家船上衣湿冷,仙子高楼抚古琴。
2023.12.08
◎秦叔宝
冲天豪气秦叔宝,两胁为朋敢插刀。
历下显扬真壮士,兴唐功伟九云霄。
擒敌将领平天下,破阵夺城动地搖。
千古颂歌人敬仰,望隆桑梓美英豪!
2023.12.08
◎七绝·顿悟
过眼云烟变幻天,琼楼玉宇美江山。
忽闻雪里梅花笑,顿悟心潮碧海宽。
2023.12.10
◎更漏子•遊五龙潭
绿石楠,红叶李,倒影画潭佳丽。黄翠柳,火甘蓝,假山玉枕寒。
银杏树,花木路,步道曲折彩雾。小桥横,月初弓,楼暗溪水明。
2023.12.09
——————————————
{说明}韵式为:AABB,CCCDD。
◎七律·科技兴国
阴霾不散雾遮天,污染蒙尘暗故园。
冷雨敲窗惊世醒,寒风断朽换新颜。
导航北斗光明路,奔月嫦娥锦绣还。
科技兴国千古盛,山河壮丽万年安。
2023.12.09
◎七律•赞济宁
至圣先师孔孟乡,诗仙李杜任城芳。
运河南北京杭去,济水东西阜泗汪。
地跨平原山水路,天连泰岳五湖江。
春秋古市繁花月,冬夏梅荷分外香。
2023.12.09
——————————————
注①孔子曲阜人,孟子邹城人,现曲阜、邹城都属济宁市所辖。
注②李白、杜甫都曾在古任城(今济宁)生活二十多年,留下许多芬芳诗篇。
注③古济水流经现济宁的泗水、曲阜等地,留下一片汪洋。
注④五湖系指微山、昭阳、独山、南阳、东平等五湖。
◎临江仙·九如山
绿水青山夕照,桟桥瀑布飞流。回眸佛塔暮云愁。密林游客少,偏远景得幽。
入夜乘车而去,两厢灯火明楼。仰望寒月掛枝头。晚年逢盛世,尽兴阅神州。
2023.12.08
◎踏莎行•吳湘楚
雾隐云楼,霾阻天路,明湖海燕无寻处。暂栖书馆闭风寒,醉心字画归来暮。
情系山川,意传花木,笔耕不止无重数。晚年有幸赴江南,浏览春色吳湘楚。
2023.12.08
◎沁园春•壮丽山河
千古神州,万里山河,壮丽画图。望大江东去,高原雪域;重岩叠嶂,飞瀑平湖。碧水奔驰,百城迎送,哺育炎黄锦绣苏。清明日,看五湖四海,龙凤金珠。
中华昌盛杰出。引科技精英倾力服。创三峡电站,风行高铁;嫦娥奔月,北斗天枢。南海奇观,吹填礁岛,永固三沙惊世殊。強国梦,数丰功伟业,秉笔直书。
2023.11.30

王永仁,男,汉族,中共党员。1945年11月生,山东微山县人。197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作家、诗人、党史专家。近60年来,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党史研究编写工作。曾先后任山东省济宁市委党史办主任,冀鲁豫边区党史办副主编、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现已改称研究院)副主任兼《山东党史》期刋主编、省委党史研究室正厅级巡视员。山东作家协会会员,省党史编审总编。 曾出版长篇小说《渔火》及党史类著作上百部。其中六部党史作品荣获山东社会科学特别贡献奖(最高奖),曾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和济南军区联合表彰和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