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之21——美女军医香消玉殒之疑
渝陇之子
1992年,军队进行了一次规模不大的裁军。主要是针对后勤部队比较庞杂,工作效率不高,对军队作战形成了拖累。于是,针对军队院校,医院进了一次裁军。
军区平凉某解放军医院被列为裁减的医院。裁减中的一名美女军医白玮被分配到我院。精简中,我院的序列名称由解放军第133野战医院改名为解放军第29医院。
白玮被安排到心血管内科。说她是一名美女军医,也不是浪得虚名。1.69米身高的白玮,皮肤似乎名如其姓,皮肤白净如凝脂。椭圆脸型,五官精致。笑妍展开的时候,脸上的小酒窝像湖水的涟漪,微波推浪般地让整个脸盘像莲花一样荡漾绽放。身材不属于纤纤瘦弱那种,也不是臃肿粗笨不灵巧的那种。四肢修长匀称。属于健康俊秀的女性。性格开朗活泼,跟同志们的关系也比较和谐。我妻子担任医院特诊科主任。按当时医院规定。新来的心血管医生需要在特诊科心电图室轮转半年,学习提升心电图分析诊断水平。因此,白薇和特诊科的同志们比较熟悉。有时候需要了解医院新的培训计划和工作安排,也到医务处我的办公室来。交流谈吐中也显得比较儒雅文静。性格开朗随和。文体活动还是个积极分子。除了在医院女子篮球队担纲中锋,还是文艺演出队队员。她本人是兰州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可能是遗传的原因,她家庭中三姊妹就像三朵花,个个出落得美丽可人。不光如此,三姊妹读书的功课都比较好,先后都考上了大学。她是姊妹中排行老二。这在当时她们所在的工厂子女中,的确不多见。她的丈夫是一名警察。如果按照她本身优势和专长走下去,应该说,无论家庭和事业,前途一片锦绣光明。
1998年。算起来她在我院工作已经六年了。当年28岁。正在争取晋级主治医师。6月份的某天傍晚, 噩耗传来,她卧轨自杀了。
随后医院党委召开碰头会。碰头会上院长通报说,今天是白玮值班后的休息日。公安局给医院来电话,说从一个穿便装卧轨自杀女青年上衣口袋里发现工资单的单位是解放军第29医院,名字叫白玮。大家一听,一片懵然。全院官兵和职工也很懵逼。一个开朗欢乐的美女军医,怎么会突然卧轨自杀呢?很多人都不相信。碰头会上决定由我负责抽组遗体修复医疗组,受命接回遗体后当晚恢复受伤残缺遗体。我立即通知五官科魏长候主任,刘灿主治医师。烧伤整形科李生忠主任,王雪峰主治医师。骨科丛继平主任,丁小某主治医师。普外科王继长主任,杨爱民主治医师等立即赶到医院太平间,准备好遗体手术恢复的场地和手术器械。
随后,我跟随院长,政委,副院长等带领由几名士兵组成的遗体搬运队出发了。地点是天水市北道区社棠火车站附近。离医院约10公里左右。大约晚上9点左右我们赶到了目的地。出事地点有许多围观群众。我们分开群众,与公安交接后,立即搬运到救护车上。火速赶回来到医院。
太平间里灯光通明。外面的地铲风刮的门窗哗哗作响,似乎也在为年轻女医生丧失生命而呼号。手术台上铺上了雪白的床单。我带领一位医务处助理员与担负恢复遗体完整性任务的主任,医生们悲痛严肃地围着手术台开始探查受损部位和程度。每探查完一处伤情,立即向我报告。医务处助理员在旁边做好记录。第一处伤情是后颅骨盖被完全削去,脑浆完全流失。前面额头和面部有几道划伤口子。但头面部仍然和颈部相连,五官完好。第二处伤情是左侧臀部长约十五公分伤口,深达骨头,并有盆腔骨折。第三伤情是左右大腿开放性骨折。第四伤情是右侧小腿开放性骨折。第五伤情是双侧脚掌开放性离断。然后,大家仔细清洗,擦拭干净。首先将医用纱布将药棉花包裹后填入空颅腔中,缝合固定在残剩颅骨皮肤上。用披肩长发覆盖后颅骨残缺部分。面部用细针缝合。其余骨折全部复原,细心缝合受伤皮肤。手术进行了2个多小时。穿上军装寸衣后,白玮平静地躺在手术台上。身材修长,皮肤白净,长发披肩的白玮,仍然显得美丽端庄。就像睡熟似的,脱离了人间烦恼的白玮姑娘,更显得脱俗沉稳。我作了最后审视检查,白玮栩栩如生的遗体,像医务人员打造出的一尊艺术品般躺在哪里。我宣布遗体修复成功。大家很好完成了任务,可以返回家里休息。
作为一个家庭,父母失去有前途的爱女,悲痛降临在家庭成员身上。作为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多么不幸。第二天,白玮的父母和姐姐,妹妹一同来到医院,先去太平间看望了白玮的遗体。全家放声大哭。看见修复后的白玮遗体和正常死亡的体态差不多,家人心中有些安慰。要知道啊,在他们心中想象的情形是,被列车庞然钢铁巨物冲撞碾压,对身体是巨大而又惨不忍睹的损害呀。一定肢零体碎。当亲眼所见亲人的遗体被修复得栩栩如生的模样,顿时心生对遗体修复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谢谢医院,谢谢军医战友们的精湛手术技艺,也是对女儿亡魂,对我们家人的安慰。”白玮父亲哽咽的表达到。
当他们全家见到医院院长和政委时,医院领导询问他们有什么要求时,白玮父母亲出人意料的提出,女儿和女婿之间有很大矛盾,一定是是白玮丈夫害死了白玮,他们要求报警。并要求医院用冰棺保存白玮遗体。直到白玮的死因水落石出。一时间,流言四处。白玮父母亲认为,是白玮丈夫害死白玮,是白玮被丈夫武力胁迫把白玮逼到铁轨上遇的害。这样的说法在后来的调查中,白玮丈夫在其它与白玮矛盾事情中,曾经的确有过胁迫言论。在群众又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白玮丈夫在其它地方害死白玮,然后移尸到铁路轨道上。还有群众中说,是白玮丈夫强迫白玮喝了意识控制水,白玮意识不清楚的情况下,被诱骗到铁轨上。就像社会上那些犯罪分子用控制水控制受害人去银行取钱抢劫那样。一时间,群众仇怨的心态在群体中漫延。
白玮死因问题上,家庭的仇怨和争议较强烈。医院只好把白玮的遗体暂时放入冰冻水晶棺里。由于白玮是军人,地方公安无权介入接受报案。医院逐级报告到军区保卫部。过了一个星期,由联勤部保卫处,分部保卫科,医院党委指定我参加,地方公安局综合治安科科长组成调查组,对白玮卧轨自杀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在查勘现场后,我们赶往白玮家里,听取其父母,姐姐,妹妹的申述。同时查看白玮的日记。白玮有写日记的习惯。调查组通过综合询问家人和查看日记后。白玮卧轨自杀的原因和事情发展的轴线清晰的展现出来。
首先,当初白玮的婚姻父母亲坚决不同意。缺乏父母祝福的婚姻后期问题比较多。白玮通过高考考上了兰州大学医学院。大学期间,有一年五.四青年节,甘肃省共青团组织大专院校举办联谊会。白玮所在的兰大医学院与男朋友所在甘肃警校都参加了交谊舞晚会,白玮认识了她后来的丈夫。当时作为男女朋友,是因为双方都是甘肃天水市人。老乡的亲近感把两个年轻人拉近了距离。我没见过她的丈夫,因为直到最后处理完没见她丈夫来医院。也没有人在我面前说起过她丈夫的长相。因此,她男朋友的长相不清楚。此后,她男朋友常到医学院找她,关心她。周末几乎都在一起。五年医学院毕业后,白玮被分到甘肃平凉某解放军医院。此时,白玮对父母提出要和男朋友结婚的请求。父母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白玮和男朋友结婚。原因是白玮父母亲经过一个阶段接触,发现白玮男朋友除了嘴巴能把白玮哄的好,待人接物不稳重,性格脾气有些暴躁。知道她男朋友是独生子女,在其母亲娇生惯养下长大,比较懒,礼貌方面也差一些。再加上她男朋友是大专学历,因此白玮父母并不满意。但白玮执意要与其结婚。结果白玮与父母亲势不两立,几乎快到断绝关系境地。没有父母亲祝福的婚姻埋下伏笔的问题较多。
结婚后,生活的琐事让两人的矛盾凸显出来。男的晚上喜欢在外喝酒,与朋友们到酒吧跳舞,唱歌,很晚才回家。时间长了,白玮不愿意,两人时有争吵。后来发展到家暴。
另外,男的和哥们夜晚除了喝酒,玩耍,有时候也去夜店找女人风流。被白玮发现后。丈夫告诉她,我也不愿意这样做,但这是工作,也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我如果不陪同领导去那些地方。我的提拔就会有影响。
常年下去,白玮就不干了。要求离婚。这时候,男的就拔出枪来威胁说,如果你要和我离婚,我就杀死你们全家。吓得白玮再不敢提离婚的事,只好长期在矛盾的压抑中生活,精神几乎快到崩溃。由于当初婚姻本身就和父母关系闹的僵,白玮有幽怨又不能对父母和外人讲。对丈夫发泄又要挨揍。加上白玮的婆婆也总是向着儿子,指责白玮。家庭不利的氛围让白玮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更加巨大。总有奔溃的那一天。
直到有一天,压倒白玮最后一根稻草是丈夫和婆婆剥夺了她当母亲的权利。怀孕这事,对白玮也许是幸运的事,因她渴望有小孩,当母亲。她心里想,28岁了,该有小孩了。期盼着有了小孩,精神有依靠,也许丈夫也会转变对她的态度,对她会好转起来。等她高兴地把这个喜事告诉丈夫,她的婆婆和丈夫坚决不同意她生下来。让她必须去打胎。理由是再等几年,到时候,养不养小孩看情况再说。这让白玮悲愤地怀疑人生。她怀疑丈夫一定出轨外遇有家室了。但她一直坚持不做人流,希望保住肚子里的小孩。最后在丈夫的威逼下,她只好去做了人流。做完人流一个星期,白玮给医院请了假,独自一人去了西安和华山。日记上她写到“当我走到华山最高的偏僻处,对着苍天呼喊,天哪,我想做一个母亲的权力也被剥夺了,我只有一死,就在这里跳下去。当我闭上眼睛,面对千刃悬崖,万丈深渊就要跳下去时,一个激灵,让我想到了父母和姐姐,妹妹。如果我跳下去,他们连尸首都找不到,这会给他们带去多大的打击啊!冷静一会后,我怀着悲痛和独有的幽怨下山了。”但是回到家里后不到半月。她卧轨自杀的悲剧终于发生了。而这次她选择的死法,比她跳崖还要悲壮和凄惨。在华山欲自杀她能想到父母而忍了。这次也许回来后不知道又遭遇了什么,让矛盾更加激化,压力再也不能忍受,才会选择如此极端悲壮、惨烈的卧轨自杀行动。日记到此戛然而止。后面的事再没有记载。只有上天才知道她从西安回来后,又发生了多么不幸的矛盾或家暴打击。
结束对白玮家人的调查。第二天,撞击碾压白玮的正,副火车司机接受调查。“那天下午大约4点多钟,我们驾驶一列货运车从天水车站出发,自西向东行驶大约10多分钟,快到社棠车站前,刚拐过一个弯道,看见前面一公里左右有一个年轻女孩坐在铁轨上。我们赶紧鸣笛让她让开。没想到,她站起身来,蹲下后,头朝东,脚朝西扑倒在铁轨的中央。我们赶紧鸣笛,同时拉下刹车闸,来不及了,火车惯性驶过了她卧倒的位置。停车后发现身首已经被严重撞伤,当场死亡。报案后,铁路公安赶到。没找到身份证,幸亏有一张你们医院的工资条,才知道是一位女军人。整过过程没有见有其他人在场。”两个司机的证言说明了白玮的自杀没有外力参与。最后,司机们都在证词上签字画了押。
虽然调查证实了不是白玮丈夫武力所害。但是起因是与家庭有关联的。不过,根据刑法,虽然白玮自杀与家庭矛盾纠纷有关联,但不属于犯法罪行。由此,整过调查过程结束。
事后,考虑到本人和家庭受到的伤害和困难。经上级批准,部队给予照顾,按照病故给予处理。
白玮之死,教训深刻。经过这次白玮自杀事件的调查处理。对我颇有一些认识和启发。
启发一,父母如果对儿女婚姻有很大不认同。不要因为心里气不过,与儿女断绝关系,或者拉开距离。应该关注儿女的婚姻情况。否则,嫁出去的女儿如果婚姻不如意,有矛盾,就很孤立无援。由于当初没有听从父母劝告,女儿由于面子观点,不愿意把自己的难处和所受伤害告诉父母。如果能通过与父母交流,宣泄,解除压力。或者得到帮助,劝导。也许,悲剧不会发生。否则,女儿就会自己承受,憋在心里。最终做出傻事,做出极端事情,采取自杀行为等。
启发二,当领导不但要关心官兵的政治成长,还应当关心下级官兵的婚姻情感与家庭。领导应该成为他们的主心骨和坚强后盾。我在单位的定位是,我是比我年长干部的兄弟,比我年岁小的干部,我则是他们的兄长。与我孩子差不多大的年轻官兵,我则是他们的父亲。营造单位一种大家庭的氛围。避免在自己任上有官兵失去鲜活生命的事情发生。。所以,我当单位主官后,我深知,官兵情感与家庭问题大意不得。必须非常重视,否则,不稳定因素就会酿成大事。所以,我非常重视官兵婚姻情感和家庭的和谐稳定。在我任上,曾经遇到4位干部婚姻家庭矛盾,他(她)们都主动向我反映。我和政委都很重视,一同及时给予调解处理。最终都获得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第一例是一个夫妻分居两地的干部。由于性格不合,加上分居两地。这个干部好打牌,爱玩。每次妻子来了,不理不睬。时间长了,感情冷淡。有一天晚上,这位探亲干部的妻子敲开了我的门。进门后,把他们的矛盾给我和妻子讲了好长时间。并说,她的丈夫最近提出要和她离婚。我让她回去后,第二天把这个干部叫来了解情况。指出了这个干部在家庭问题上的不足。也知道分居两地感情淡漠。于是,我通过与上级协调。把他妻子调到了我们医院。后来,家庭一直稳定。第二例是一个干部与妻子也是两地分居。他们还是大学同学。当她来部队探亲时,发现这位干部科室里有一个很漂亮的未婚年轻女医生,经常在科室里两人协同处理病人,讨论病例。有医疗处理上有困难的时候,两人相互帮助。而且相互说笑很和谐。这个男医生的妻子就不放心了。天天就在科里陪着丈夫,寸步不离。并要求丈夫转业回家乡去。此事严重影响了工作。科室主任给她讲的道理她也不听。这个问题反映到了我这里。我让人把这位干部的妻子请到我办公室里来。我和政委早在这里等她。经过我和政委耐心讲清楚她丈夫和女医生只是一种工作关系。并告诉她,这位女医生的男朋友就在友邻部队里,经常来,两人关系很好。有我们两个主官帮你看住你的丈夫,你就不要担心。让她探完亲,放心返回银川,安心照顾孩子和上班。最后,这位干部和妻子和好如初。其他有两位科主任的家庭,妻子也是不放心,闹矛盾。闹离婚。经过我和政委的调解。最终都让双方丢掉矛,放弃盾,和美生活在一起。
“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虽然不是每个佳人都命薄。但如果男女处理不好情感婚姻矛盾,就会发生像白玮那样的悲剧。风萧萧兮易水寒,悲情地狱兮不复还。但愿,组织上,社会上都很关心每个婚姻家庭矛盾的调解和正确处理好关系。不要让弱者无依靠,再不要发生白玮一样的悲剧。
2023.12.13.
【作者简介】朱云才,重庆市江津区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疗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院管理系、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部、中国人民大学EMBA。历任卫生员、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医务处主任、院长等职务,授大校军衔。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文学写作,在国内多家报刊和出版社发表和出版文学作品一百多万字。出版有《随吟集》《得云留彩》《盛世飞歌》《走马行吟》等诗歌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