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开远人祖庙
作者:陈怀志
数年前就听说,云南省开远市小龙潭镇老勒彝族村有“人祖庙”。人祖即人类祖先,开远历史上乃野地僻壤,离先进的中原万里之遥,怎么会有“人祖”呢?惊讶、感叹之余,难免萌生一睹为快的希望。最近,开远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与小龙潭镇组织游览名胜古迹、增强文化自信的采风活动,我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走进了梦寐以求的“人祖庙”。

老勒村离小龙潭镇19.95公里,距开远城40公里,海拔1516米。有40余户人家、170余人,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0%以上。“人祖庙”位于老勒村西北端、与建水接壤的龙树山坡上,坐南朝北,庙后及左右方绿树葱茏、流翠滴苍、花香草茂、鸟语轻吟,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庙前是一片开阔地,舒眸可见无数山峰由近及远、起伏连绵,给人带来天宽地阔、“一览众山小,心随彩云飞”的感觉。庙里,供奉着一男一女两尊神像,男左女右、男矮女高;男着绿袍,面容清润、五大三粗、体态壮实,左手抱签筒、右手摇羽扇;女被红装,瓜子脸庞、樱桃小口,怀抱襁褓,秀丽端庄。凝思神像,油然起敬的同时,我情不自禁在心中叩问:这是神吗?分明是凡夫俗子嘛!其他地方的“人祖庙”……
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遐思。步出门槛,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大嫂在给朋友们讲述人祖庙的传说。我凝神静听,将她对着壁画、有声有色的讲演,经编排后,记录在脑海中:
相传,盘古开天地后,产生了人类。后来,天下人不守礼法,不敬天地,不孝祖宗,不惜衣禄,惹得玉皇大帝发怒了。于是,他令天河神掘开天河,放下洪水,欲灭绝人类。一时间,洪涛滚滚,整个人间一片汪洋,白浪滔天,人们都被汹涌的洪水埋葬了。布沼坝则旧老勒彝村,有兄妹二人,紧抱一棵大树,被仙鹤所救,才躲过一劫,栖息于老勒彝村。正当兄妹两人到处寻找,总见不到一个人的时候,却见一只白鹭鸶飞来,站在一棵万年青树上开了口:“告诉你们吧,现在天下除你兄妹二人外,已经没有人了。为了人类繁衍生息,你俩就结为夫妻吧。”兄一听,脸刷地红了,反驳道:“兄妹成亲,这不是乱伦吗?”白鹭鸶哈哈一笑,说:“好!那你们就听天由命吧。你们可将你们面前的石磨背上山,兄将上扇背到北山,妹子背下扇上南山,再将两磨盘往山下滚。若磨扇合在一起,你们就拜堂成亲,若不合在一起,就罢了。这是天意!”兄一听,冷笑:“这可能吗?好,滚吧!”结果,两扇磨盘真的严丝合缝垒在一起,妹的磨盘在下,兄的磨盘在上。白鹭鸶说:“你们二人成亲吧!这是天意。”兄妹二人一听,齐声嚷起来:“这不行!从古至今,没有兄妹成亲的规矩!”白鹭鸶笑道:“规矩是人定的,只要定得合情合理。那再滚簸箕和筛子吧,若二者能合在一起,就证明兄妹成亲,让人类生生不息,才是正理。”兄一听,就拿起筛子上东山,妹就拿着簸箕上西山,簸箕、筛子飞快地滚动,很快就滚到山箐里,而且,筛子在上,簸箕在下,合在一起。尽管如此,兄妹二人还是不肯成亲,说:“这样做,有伤风化!”白鹭鸶说:“好!那就再试一次,怎么样?”兄问:“还要怎么试?”白鹭鸶说:“隔河穿针。”妹问:“怎么穿?”白鹭鸶说:“你二人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对岸,各拿一根绣花针和一捆丝线,并同时将丝线抛向对岸。惹丝线穿进对方针眼,那就是天意不可违了。”兄妹两人想:这怎么可能呢?结果,兄抛出的丝线不偏不倚,竟然穿进兄的绣花针眼里,妹扔出的线也钻进兄的针眼里。更奇怪的是,两根线竟然扭在一起,将兄妹二人拉进河中央,最后拥抱在一起,洗了个河水澡……兄妹二人拗不过,终于结为夫妻。一年后,妹生下一肉坨,兄情急之下,持刀将肉坨砍开,瞬间,跳出童男童女各五十人。童男童女长大成人后,分别结为夫妻,世世代代生儿育女,才使人类繁衍生息,香火永继。为纪念兄妹俩的创世之功,后人建庙塑像,顶礼膜拜,代代相传,祭祀至今。
记录罢,我的心似乎长上翅膀,飞向遥远的天边,融入古老的岁月,徜徉在全国其它“人祖庙”中。在我国,有人祖庙的地方不少,山西临汾吉县、陕西西安骊山之巅、陕西临潼、河南淮阳、河南新蔡以及陕西蓝田华胥镇等地的人祖庙威望最高。这些人祖庙,几乎都尊伏羲、女娲为“人祖”,说太古之时,洪水泛滥、生灵遭难,世间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他俩为了繁衍后代,向天祷告,愿结为夫妻。怎样才能证明上天是否应允呢?两人将两扇石碾从骊山顶滚下来,默祝:若天应允,两扇合为一体,即结为伉俪;若不允,就不联姻。结果,两石碾重合一起,二人当即拜堂成婚,繁衍了中华民族。在新蔡,人们称伏羲为“人祖爷”,称女娲为“人祖奶”。在临潼,人们视伏羲、女娲为东方的亚当和夏娃。在蓝田华胥镇,供奉的“人祖”则是华胥氏。传说,华胥是中国上古时期(距今1万余年)华胥国的女首领,踩雷神脚印、感应受孕,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黄帝……
品味美丽动听的神话故事,我深感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国人自信倍增。同时,我真切感受到,开远人祖庙及其传说,与其它人祖庙及其传说,既蕴含着异曲同工之妙,又彰显着匠心独创之美。“兄妹结婚”,繁衍后代,使人类生生不息,是异曲同工之处。而开远人祖庙的传说,讲述的是“凡人”,与其它人祖庙传说讲述“圣人”不同。这“不同”,似乎蕴藏着“人民创造历史”的真谛。开远传说中加入“后来,天下人不守礼法,不敬天地,不孝祖宗,不惜衣禄,惹得玉皇大帝发怒”这样的故事情节,可谓“匠心独运”“大胆创新”。这“创新”的细节,则是对假丑恶的鞭笞,对真善美的颂扬。由此可见,开远人祖庙及其传说,以凡人兄妹成婚、拯救人类的精神,实际上是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体现的是博大宽厚的包容精神、生生不息的命运精神、自然和谐的和合精神。

总而言之,从开远老勒人祖庙的创建,并使之得以至今保持完整,充分证明,开远虽是远离中原的僻乡荒野,但绝非荒蛮之地,其历史文化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堪与中州比肩。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开远的腊玛古猿。有关资料显示,开远小龙潭煤矿于1956年、1957年、1980年、1982年先后四次发现古猿的上颔骨化石等20余枚。经专家判断,这是世界上中新世腊玛古猿中最好的标本,开远腊玛古猿的生存年代是一千五百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是从猿演化到人的过渡代表,是同类古猿中的早期类型,因此,开远是人类发展的摇篮之一。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有共同的祖先,各地、各民族、各姓氏也有各自的祖先,开远并不例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游罢老勒“人祖庙”,我遐思不断、浮想联翩、感慨不已: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是开远频铸辉煌的根,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永远立于世界之林的魂。
就以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中一首《五律 》对开远“人祖庙”的畅想收尾吧!
人祖在何方?阿迷遗韵长。天河波滚滚,大地泪汪汪。
兄妹姻缘结,儿孙繁衍忙。庙中思若绪,美梦助兴邦。

陈怀志 1945年2月生于云南石屏。迄今在全国300余种报纸、杂志、书籍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明代王廷表传奇》、小说选集《清河缘》、130首诗词入编《诗书画三人行》,待出版散文集《文心琢玉》、诗词集《倾听天籁》、古籍评赏《杨升庵王钝庵双百梅花诗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