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秋枫情殇》自序
毋东汉

我是不善于写长篇小说的,长篇小说讲究的是结构和主人公。结构不好,就会像陈忠实仁兄描绘的那样,提起一串子,放下一摊子。他的原话我记不准,大致意思是要讲究结构的完整和巧妙。主人公是最主要人物形象,是体现作者写作倾向的正面人物,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鲁迅曾概括为“拼凑起来的角色”。我把我的同龄人作为模特,有的还带有我的影子,写的是近四十年的身边事。此前的经历在《怪灵外传》《同窗俊友》《热土情焰》和《学稼苦趣》中描述得差不多了。由于孩子的孝顺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表现为体强笔健,不写点什么实在无聊,兼之信仰的力量,促使我围绕信仰问题,写我的同龄人的亲情、友情、爱情和同志之情,我不会编故事,也不屑于自然主义的照相,我不会忘记当年加入少先队时的呼号,更不会违背五十多年前的入党宣誓。我经历过土改以来多次群众的革命性运动,深感人民群众的伟大和宽容。尤其是斗私批修运动,期间把我打成“反革命”,后期却又吸收我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我在实践少先队呼号方面上了第三个信仰台阶。近几年,我遇到当年介绍我入了团的老同学,她扶植我登上第二个信仰台阶,戴上了团徽;她如今却虔诚地皈依佛门成为信徒,她把身体健康归于佛祖菩萨的保佑,劝我也改变信仰,努力长寿。这引起我极大的震撼,我搞不懂是什么原因。我把类似的社会现象集中表现出来,聪明的读者一定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其中理趣归纳出ABCD来。这部长篇小说,是我年届八十一岁,靠着床上被卷儿,左手拿手机,右手食指当笔,在手机荧屏写字框内画汉字完成的。其中,前后自相矛盾,人物、地名、故事情节等笔误难免,诚望读者原谅并斧正。是为自序。
2023-12-12-于樵仙居。

从今天开始每天一集,和读者见面。

秋枫情殇(长篇小说)
毋东汉
(001)倩影斋里说四屏
话说公元2023年10月22日,终南山白龙峪口外的白沙滩村,环绕楸树枫树的李武山家,典雅的书房“倩影斋”里来了一位常客,是一位和李武山差不多同龄的耄耋老同学,名字叫高文峰。高文峰走进门,用拐杖弯部指着墙上挂的四屏说:“这画的是啥嘛?”
李武山摘下近视镜,看了高文峰一眼,解释说:“画的喔是梅、兰、竹、菊么!画的好不好?多赐教!”高文峰诚恳地道:“唉!你的文章写得好,诗也不错,这画嘛,不敢恭维。”李武山打恭道:“敬请赐教!”
高文峰皱眉头、憋嘴,笑道:“恕我直言,你这梅花,花瓣五枚带尖,画成了桃花;你这兰花,叶子太宽,花朵太胖,画成了萱草花;你这竹子,竹杆缺乏浑圆感,远看像芦苇,叶子画成了柳树叶!你这菊花,花朵太小,是不是岭畔田坎的野菊花?叶子这么瘦的!”
李武山忍不住驳道:“你就不懂!根本是个外行!不知你怎么混进市美协的!要说这四屏,是何心石先生画的!他引用齐白石的话说:好的画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太像了是媚俗,不像了是欺世。”高文峰指着四屏说:”此乃欺世盗名之作也!何心石画的不如孙志岩画的好!”李武山笑道:“其实你说得很对!我用激将法,抛砖引玉,听你的批评哩。其实就是我画的。”
高文峰道:“既然如此,不破不立,不禁不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你等着,我明天送孙志岩画的梅兰竹菊四屏过来!”说完,就用拐杖去戳向四屏,李武山急忙拦挡,急得嚎啕大哭,老泪纵横。说时迟,那时快,高文峰用柺杖连戳带勾,将四屏弄掉了,却露出四幅放大的照片来。是早年的四位女同学,分别是:长辫子白玉兰、短小辫儿王素梅、披肩长发刘菊花和束拢发髻在脑后的齐竹叶。高文峰恍然大悟,原来李武山画的是他们的四位女同学,其中白玉兰是李武山的已故老伴,其她三位想必各有缘由,高文峰弄不明白,又不便问,只好将四屏原旧挂好。他讨了个没趣,对李武山打恭道:“实在对不起!原来你有难言之隐!勾起你痛苦回忆,我,罪该半死!”说完就告辞。李武山拭泪勉强笑道:“事已至此,我也不瞒你了!”说着,讲起自己和白玉兰、王素梅、刘菊花、齐竹叶的爱情风波、亲情春秋、友情缘故、同志之情故事来。高文峰坐在床沿说:“你说慢点,这是个长篇小说素材呢!能写成《四闺演义》或者《红砖楼梦》以及《白龙水浒》?”李武山叹道:“那咱就写成《秋枫情殇》吧!”
这正是:
倩影书斋有四屏,
梅兰竹菊隐丽容。
山峰岩石各千秋,
秋枫情殇岁月铭。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023-10-22-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