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走景(组诗)
文/荣荣
《太平桥》
如果,我们再过一次太平桥,
我仍走低矮的桥北,你还站高高的桥南。
太平桥像长龙盘踞,望柱上石狮蹲伏不语。
看上去,你在龙头肃立,我在龙尾萧瑟。
一样的你眉目清冷,一样的我漫不经心。
夕阳仍是一个多事的符号,斜插在桥栏。
然后会有真正的讶然,像水鸟倏忽滑过。
然后同看乌篷船慢摇窄行,让视觉缓冲。
每一次重逢都是一次旧事重提。
交叉或不相干的日子,都是展开的叙事。
叙事里隔着江南的碧水,纤道,游人,
隔着8个桥洞的浪漫,还隔着几次回头。
但没有如果。其时我也只是乘游舫穿桥而过,
茶案上两杯想象的黄酒,一堆巧果和茴香豆。
2020、10、21
《曲水流觞》
春风千里,盛不满这小条弯曲的流水,
雅事无数,我却只是过路的俗人。
俗人也想怀古,也想低头沉吟或举杯畅饮,
与时光深处的古人遥相呼应。
也想有三五知已,任惠风吹透腮红,
茂林穿插多丛修竹和窈窕身影。
也想有一杯酒,停在我的面前。
而醉就是风雅,附庸乱飞的裙摆。
哪怕多年后,谁也不记得我也有诗,
诗意空空,里面的有情人本是夜半虚设。
哪怕无数次重回这片流水,四顾茫然,
仍无人陪我看周边残荷,将破败进行到底。
2020、10、20
《大香林》
我到的时候桂花已落,余香是旧时记忆,
在风里一味地残缺,却被过路的谁抱着。
那谁不是我,我是顺着残香能看到花事的人。
也许不止一次,是无数次。
看到千年前的花开与上一次并没有不同。
看到同样闻香而醉的人,明里暗里的消魂。
而我也爱繁花过后大香林的浓绿盎然,
这让我恍惚,我仍没错过什么。
日渐衰老的我,仍可以期待。
或许就在明天,仍有什么到来像雨落深径。
如同守园的长者捧出的桂花糖茶,
沉潜的桂花,也有浓郁的生气。
2020、10、20
《鲁镇》
鲁迅说:“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途经就是又一次阅读。就能体验更多的不同。
不同的贡品店,锡箔店,油烛店,
不同的刻石店,茶漆店,钱庄,当铺...
不同的各式人物:阿Q,孔乙己,祥林嫂,
假洋鬼子,鲁四老爷,巡街兵丁......
不同的造反,革命,抢亲,挨打,画圈,
“茴”字的四种写法,被调戏的尼姑。
不同的长辫子,乌毡帽,铁烟杆,
西山东山一样吃人的狼,儿子打老子。
好玩的鲁镇!游客说这里有石有树有酒有戏。
鲁迅说这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也有不太好玩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
祥林嫂逢人告诉家门口的“春天也会有狼。”
也有不太好玩的,若你心怀大悲,
就可能穿越,代入百年前就被设置的乱象。
2020、10、23
《100里的若耶溪》
100里的若耶溪,72条支流或急或缓,
72个姐妹,或柔弱或坚韧。
72道支流,又是72股经脉72道天赐之力,
之后才有了几千年的壮阔和绵延。
才有了这100里的山水画卷。
有了文人墨客笔下难以形容的绚烂。
有了溪流深处的黄铜和最好的宝剑,
有了四时川草长绿,莲香鱼鸥无数。
为何又研习动静之法?静流注入境湖,
衬天地之美,激越奔腾入海趋天地大道。
我来的时候,100里的若耶溪一味地静幽,
像一个隐世者,深藏100里的功与名。
说不出的高深,如同此刻溪林边白发常服的老者;
他长拳劲走,不时打出低低的音爆。
2020、10、22
《云门寺》
那些人早挂帆西去,留下的掌故,
无非是时间蔓草里的种种失事。
无非是皇权霸道,郁不得志,
无非是天灾人祸或痴男怨女的流离。
无非是残忍两字。让有心的后来者,
在悲剧的路径里,揪几片令人唏嘘的衣袂。
就像《兰亭帖》失帖之痛。
或于洗砚池中,摸到大把离泪。
就像冷落的香火,今日的逼仄和
过去的宏大,那样寻常的沧桑。
就像寺前的若耶溪寺后的秦望山,
道可道非常道的幽明。
2020、10、25
《鉴湖》
一种温暖,可以用这样的句子:
“任时光流逝,你还在身边…....
一个美湖,可以设计这样的相见:
天地豁然洞开,有明镜照见日月。
先贤们的只言只语,镶嵌在导游词里:
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是真好。满心满眼的是连天碧水,
是招摇的小船,大片的荷叶和折耳根。
是一份自在,像此刻大群的水鸟出没苇丛,
像风摆动或不摆动满堤青柳,栾树上的红黄。
还有驱而不散的麻鸭,将头深埋于荷塘,
露出的体位巨丑。它们也守着一份自在。
为何突然想到某人。想到他的坏脾气和种种任4
想到一再出错也一再被容忍的我一—
想到温暖这个词!此刻它不再是句子虚设,
是一湖的水雾和波澜容忍众多小船的纵横。
2020、10、25
《榧香书舍》
这里的空气是安静的,有浓郁的榧香流转。
这里的溪流是活泼的,像大把的孩子出没。
安静的还有群山,被大片浓绿掩藏。
活泼的还有风,传送杉树和香榧的林涛。
安静的还有三五成群的孩子日常读书的姿态。
活泼的还有他们课余,蹦跳着跑向书屋的身影
多么有爱。当爱是一本本书对心灵的
滋润,像涓涓溪流聚成深潭。
多么有爱。当爱衍生为山里孩子藏不住的
书香,像阳光凝结成温暖的实体。
此刻,我也是安静的,
不想惊动满屋的书和读书的孩子。
此刻,我也是活泼的,也想做一本
被翻动的书,或者写许多许多的书。
我也想与众多的书一起,众多的爱一起,
成为山里孩子跋涉远方的一个石阶。
2020、10、21
【作者简介】荣荣,本名褚佩荣,生于1964年,祖籍浙江余姚。出版过多部诗集及散文随笔集。现为《文学港》杂志主编,宁波市作协主席,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曾参加《诗刊》社第10届青春诗会。曾获《诗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年度诗歌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首届徐志摩青年诗人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刘章诗歌奖、十月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