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二零一六年我的新浪博客一篇旧文∶
读“飞扬跋扈”成语偶感
最近拍摄一种野草,不识,查网上得知为“大飞扬”:“大飞扬,大戟科, 大戟属,马鞍叶羊蹄甲小灌木,叶互生,花期5~6月。生于溪边、沟旁、山谷、疏林下或灌丛中。别称:乳籽草、飞相草、大飞扬、大乳汁草、节节花,马鞍叶羊蹄甲(《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蝴蝶风、羊蹄藤(《广西中药志》),夜合叶(《贵州药植目录》)。”
因“飞扬”一词想到“飞扬跋扈”这句成语,原指意态举 动放纵,不受约束。唐杜甫《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现多形容骄横放肆。并查询典故出处:
《北史•齐纪上•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南北朝时期,北魏定州刺史投靠高欢,高欢死后,他又率兵归降南朝梁武帝萧衍。不久发动了叛乱,攻陷梁都建康,改国号汉。他每次出兵作战均要屠城,下令不许两人以上交谈,搞得民怨沸腾。湘东王萧铎出兵击败侯景,杀了这个飞扬跋扈的人。
又,“侯景(503年-552年),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因左足生有肉瘤所以行走不稳,但是擅长骑射,因此被选为怀朔镇兵,后又被提升为功曹史、外兵史等低级官职。
北魏末年边镇各胡族群起反抗鲜卑族的统治,侯景开始建立功勋,后来侯景投靠东魏丞相高欢。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太清二年(548年)9月,侯景叛乱起兵进攻梁朝,史称“侯景之乱”。
梁大宝二年(551年)篡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称南梁汉帝。其后,江州刺史王僧辩、扬州刺史陈霸先先后发难,率领军队进攻侯景,侯景军队一触即溃。侯景死后,尸体被分成好几份,被人抢食。”
阅后,感叹中学历史所学“侯景之乱”一节早已遗忘,随即信口胡诌几句:
七律•读“飞扬跋扈”成语偶感
胡骑兴兵起战烟,
江南翠野变残田。
恶行数尽殃黔首,
叛道焉能乱国弦。
草莽讨诛欣饮血,
帝皇惊梦叹流年。
千秋史迹如驹隙,
跋扈张狂亦自湮。
大飞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