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陕西渭南市华州区赤水镇南侯坊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步雷支部书记谷英芳
本网陕西讯 (孔绪牢) 这段话是主人公谷英芳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只要乐于付出自己的心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是我们共产党员最大的欣慰”。

她,在家里是位慈祥的母亲,在村里是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在社会上是位一心为公,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州区赤水镇干部、下派任南侯坊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步雷支部书记谷英芳。方圆十几里,提起这位胆大心细、精明强干、公正廉洁、无私奉献上任只有半年时间的46岁的女“当家人”,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无不挑起大拇指。

身先士卒的好干部 拥有16年党龄的谷英芳是赤水镇劳动保障所的工作人员,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和吃苦耐劳的特点深得领导的赏识。去年9月被镇党委下派任命南侯坊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任步雷村党支部书记,统管有113名党员、三个自然村(步背后村、雷家村、刘家村)合并而成的最大村的领头人。上任半年来,谷书记时刻以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带领全体党员和全体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遇事多商量、多讨论、集思广益,把村上的日常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由于她作风扎实,干部齐心协力,群众心悦诚服。8月13日区委区政府和赤水镇政府对该村上半年工作进行了认真全面考核,该村各项指标一一过关。工作业绩均居全镇前矛。南候坊村今年再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干部群众的信任为谷书记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增强了信心。她审时度势,体察村情民意,组织村组干部献计献策,制定出一套治村方案,特别是该村人老几辈子英芳把它概括为:发展短平快、力争见成效、敢走特色路、实现新发展。

关心环境的先行者 朝夕相处的左邻右舍,村子里的大大小小的通道,撒满谷英芳的足迹。环境卫生的彻底改变就是要一家一户门前屋后、结合部,落实到人,不留死角。入东家进西家说话协调、费劲口舌。在她为首的一班人的领导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由原来的落后一越成为全镇先进。最令她揪心的是:如何一劳永逸解决村里的排水问题。既是创卫的难点,又是村道的顽症。
几十年来,村里巷道一直没有排水渠,特别遇到雨天,雨水污水满巷道路面四处积流,臭气冲天环境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谷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彻底解决村道排水问题。她深入现场实际探测,绘制草图写申请,多次找到相关单位,在她不懈努力下最终争取到区综合治理一事一议排水沟资金32万元。然后村里投工投劳,紧密配合,从七月初开始按线路挖土拉运石沙水泥,组织了由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约近20多人的工程队,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加班加点,共修筑带盖板排水渠1384米,再有一周时间就全面竣工。人老几辈子为排水发愁的村民个个激动不已,都夸英芳是一个一心为民办事的好村官。

心系百姓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党员,谷英芳具有强烈的亲民为民意识,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亲民爱民为民的光辉形象。撤乡并镇后的南侯坊村离城区较近,离镇上反而远。一些需要到镇上办事的村民和孤寡老人,她利用开会机会全部帮忙代办,好多次贴钱给群众帮办,回村后顾不上进自家门赶紧送到村民手中。村上还有好多老人几乎全是谷英芳的牵挂。不是给这位缝被子,就是给那位洗脚剪指甲。不是给东家协调说话,就是给西家稍东稍西。80岁郭宁肖老人,儿子一家在西安、女儿一家在陕化。常年都是老人一个人。屋里停电了、水管漏水了、甚至是老人的老领补贴领取等。只要有事,老人就召唤英芳,其他人不放心。日常琐碎的事全是谷英芳的。几乎把英芳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一般。国家号召精准扶贫,村上积极行动。谷英芳自己带头还对口扶贫了7户。她把这7户分类指导。一户是因学致贫,她就联系贫困大学生救助,落实了2000元资金并助学贷款。一户是缺乏劳力,她就安排自家承包劳作,申报贫困母亲救援。其他五户也都做好了精确支援。同时谷英芳在社会治安方面也有独特的工作方法,首先经常深入该村特别是步雷村愛告状的村民家里,及时谈心,掌握动态,真心实意地帮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真情感化他们,上任半年来再没有-个人到镇区去上访告状了,只要有困难和问题都去找谷书记,而谷书记-切矛盾问题解决一律不出村!在该村形成了大村带小村,党员带群众,人心齐村风正,从来未发生一起社会治安案件,受到上级领导和司法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表彰!

未来远景的设计者 做了这么多让人钦佩的工作,谷书记并没有停止忙碌的脚步,如今她又想着如何改善村里生产道路条件的大事。由于村北的生产路坑凹不平,遇雨泥凝,村民耕种运输极为不便,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谷书记在2016年春节刚过,她就往返镇区两级,争取村北2500米生产路立项,目前已顺利通过镇区、上报到了市经发局。有着国际打工村荣誉称号的南侯坊村,中老年及留守人员如何创业就业,时刻牵动着谷英芳的心。如何让在家留守的这部分人学到一门技术,在农村发挥特长,因地制宜劳动致富。她多次组织青年妇女,利用村政治夜校和上级文化部门配发的电教影视设备,近期组织了200余人,从渭南市兴华职业学校请来技术老师就家政、烹饪等技术共10天时间对200多人进行了技能培训。收到了预期效果,先后有60多名妇女已到西安汉中和邻近等地家庭从事家政服务,36名男青年到外地大酒店从事烹饪工作,谷书记说向这样的技能培训将不定期的继续搞下去!
“两学一做”的 践行者 南候坊村的政治夜校在全区开展的最好,但谷书记到任后发现还有点美中不足,在家的党员老是到不齐,学习积极性不高,有走过程之嫌。为彻底解决党员学习不积极这一顽疾,她深入到党员家中认真谈心,深入了解,掌握真实动态,用心灵感化和实际行动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制定了党员学习的规章制度,把夜校真正办成党员人人向往积极参与的学习园地,特别是针对该村实际结合当前的两学以做,谷书记带头做学习计划,要求全体党员以“两学一做”为契机,言行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党支部经常组织全体党员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学党章、学党规、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铸牢“党性之魂”。通过“两学一做” 活动,把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讲话制度化、常态化,根据不同对象灵活学习形式,增强学习效果,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把党章党规和习近平系列讲话要求转化实际行动,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言行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展示学习效果。特别让人欣喜的是,现在的南候坊村夜校只要是党员学习日,没有一个缺习的且都是准时到达,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交流心得体会认真积极,在村上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在这次修筑排水渠中,挖到党员家门前伤毁到厕所树木等亲身利益时,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挖(拆)掉影响修排水渠工程的阻碍物,为村民带头保证了工程顺利进展!
7月23日,渭南电视台乡村达人秀栏目组走近南侯坊村。8个表演队演绎出不同的精彩,从一个侧面展现出该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谷英芳兢兢业业,扎实勤奋地工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村民的心中树立了的典型形象,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真情和汗水谱写出了动人的乐章。
审核:孔绪牢
责编:雷世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