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白居易),素有“东南眉目”之称的新昌,是唐诗之路的首倡地和精华地,风光秀异,一代代诗人接踵而来,留下了大量的名篇杰作。“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是谢灵运探险的足迹;“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是李白精神的向往;“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是杜甫壮游的记忆。天姥吟唱,赓续至今。2023年,《小楼听雨》诗词平台与新昌县诗词楹联协会联合组织了“续写唐诗之路”的征诗活动,并举行“2023重阳·新昌笔会”,得到全国诗友的热情响应,佳构迭出,目不暇接,特选部分作品陆续发表,以飨读者。
2023年10月24日,《小楼听雨》诗词平台诗友和新昌诗诗词楹联协会(天姥诗社)诗友于天姥山采风,得到了新昌天姥山文化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

穿岩山
雨后游穿岩十九峰(四首选二)
其二
层峦奇崛紫云封,叠翠堆烟十九重。
俯仰再移新角度,阴晴幻出万千峰。
其三
新妇凝眸问覆钟,登山易倦且从容。
一时风定孤云起,飞过穿岩第几峰。
登千丈幽谷飞龙栈道
东南山水属剡东,奇峰十九造化工。
澄江映带钟灵秀,嶙峋翠接若屏风。
幽谷千丈耸危崖,仰观参差翠连排。
猿猱不度鹰飞苦,层峦欲上惜无阶。
或有经营作飞栈,凿石登山破天限。
石阶千级凌绝顶,钢钎铁索相错绾。
运沙负石万苦辛,然后盘曲飞龙来天半。
一旦功成开新景,矫首龙腾出绝岭。
远近闻之人如织,寻奇探幽肩肘并。
我欲登临缘犹悭,今朝偶至真有幸。
拾级已觉山色殊,林鸟林风向人呼。
十丈百丈盘旋上,端赖危栏相持扶。
直上栈道云天近,一望如展叠翠图。
晴光相照明幽壑,绝巘对面并肩趋。
下视空茫涧水细,曲径不复觉崎岖。
云间行傍青崖转,四围山形随时变。
或如春笋雨后出,或如玉壶琼浆溅。
时作连营列猛士,时有送子观音现。
莫道水幻山静穆,移步亦呈千百面。
足底琉璃凌虚立,悬崖绝壁俯可见。
勇者谈笑轻指顾,怯者扶壁目欲眩。
留连不觉碧山暮,山光物态不忍去。
回首连栈绕云间,自讶当时竟信步。
嗟哉有智有力改山川,伏愿人天千古相维护。
我历此境久叹息,援笔长歌作此赋。
暮春游千丈幽谷飞龙栈道
登峦远望恰初晴,赴眼离离新绿明。
一线流疑素练下,诸峰列作翠屏横。
山形终古犹如是,人事无端总易更。
行到薄阴春欲暮,又听幽谷换莺声。
暮秋游千丈幽谷飞龙栈道次去岁春游之韵
连峰翳日减秋晴,遥指斑斓数点明。
一曲溪回环渚碧,千阶路折入云横。
光移石态随人转,树改山容应序更。
造物荣枯皆有致,坐听木叶起寒声。

鼓 山
鼓山新景步明何鉴原韵
登临气肃日将晡,楼矗近山山不孤。
快意当风天姥阁,澄江映翠太平图。
林迎夕照分阴入,鸟啭欢声向客呼。
翰墨重描传旧拓,荆榛尽辟见新途。
萦回一路前贤肃,俯拾千阶仄径纡。
继起书声山麓有,顿成胜境世尘无。
平居愈觉恋乡井,市隐何曾望帝都。
行坐偶谈今与古,往来多见妇偕夫。
莫追逝水生忧乐,笑倩浮云辨智迂。
绝顶园林花正好,正宜吟赏胜蓬壶。
寒日过鼓山书院
寒日相将上翠微,晴光正照旧窗扉。
漫夸开卷晦庵席,不见封尘亚子帏。
释老何能辞鬓白,诗书岂必逐衣绯。
林风林鸟自来去,小坐空阶对落晖。
注:方志载鼓山书院为宋石亚之所创,朱文公曾讲学于此云。
登鼓山天姥阁
冲寒拾级上重楼,六市疏林一望收。
日色明从檐色下,山痕淡若墨痕浮。
寻仙迹远随春杳,入剡溪清绕郭流。
指点连天天姥近,不须更待梦中游。
题天姥阁暮色图
城西佳气接云流,高阁龙盤邀胜游。
地近南明真佛国,光分北极小琼楼。
欣逢昭代开新景,恰有名山镇此州。
谢客重来寻旧宿,登临沉醉定淹留。
醉蓬莱·春日过鼓山书院
是林烟翠锁,壁影苔轻,读书佳处。鸟雀殷勤,总欢欣回顾。亚子垂帷,克斋传学,更晦庵章句。小院深廊,清池夜月,绿云春树。
一径千年,诵声如在,数卷诗书,几番朝暮。门外风和,恰昔贤相遇。正鼓弦歌,抚案依旧,叹各成今古。隔座帘幽,挑灯人杳,照窗光煦。

南明山(石城山)
石城寺次孟浩然礼佛诗原韵
伴佛黄花发,遮楼翠竹围。
每行辞俗远,还坐觉神归。
念念游山众,忙忙悟道稀。
千秋怀大德,百尺仰金辉。
劫尽犹期梦,尘萦欲振衣。
不追支竺事,始可曰忘机。
南明山造像一千五百年
谈空说有六朝风,不尽因缘结剡东。
石壁三生成大愿,金身十丈夺天工。
同传西土宗门别,未改南明法相雄。
偶见斜柯花雨堕,千年转瞬劫无穷。
登南明山棋盘阁临眺
柔风晴日陟崔嵬,碍径松奇偃不裁。
新塔九层僧舍远,寒池一鉴佛光开。
推枰石上疑今古,呵手云间自往来。
我亦铁围山外客,拈花不必折朱梅。
注:山下即大佛寺,有朱文公手植蜡梅云。
逃暑过大佛寺小憩
偶因逃暑过精蓝,弥勒庄严近未参。
密树遮晴宜小驻,空崖近水恰虚涵。
风前蛛堕轻无迹,叶底蝉栖噪正酣。
一径漫寻般若喻,暗移云影下清潭。
暗香·濯缨亭访梅
世途物役,算几回误了,梅花消息。寺外因缘,淡叶疏枝总相隔。惆怅清寒梦里,系念处、芳时堪即。便纵是、点缀横斜,幽影杳难觅。
登陟,旧游迹。在隐岳洞边,濯缨亭侧。暗香可挹,开落年年自今昔。无限尘氛已远,怜取这、秾芳千百。伫立久、心与物,一时俱寂。
醉蓬莱·大佛寺观灯记
正风和疫散,腊尽春回,画图重展。一径繁华,见鱼龙光转。树影参差,夜空明灭,是石城灯璨。绿焰笼星,朱英照字,水晶宫殿。
赏景无拘,问禅无隙,万化无穷,万缘无限。叠影之间,又似真疑幻。绣谷流连,忘却尘梦,有暗香千篆。跨鹿人围,擎莲池寂,逝年谁绾。

沃洲山
沃 洲
东南眉目在沃洲,茂林修竹夹岸幽。
清溪曲通天台路,鸡鸣十里带平畴。
沙门卜筑王谢至,开山肇自白道猷。
支公买山青云里,养马放鹤追许由。
松风挥麈听猿鸟,歌啸对月看骅骝。
遥想班荆卧溪石,谈无说有尽名流。
名流几辈归青史,青史文脉便长留。
乐天垂记千载下,星移物换已悠悠。
复逢治世重治水,工农奋力布良筹。
截水连山开新面,禅院杳然水底泅。
连峰倒入湖光里,粼粼千顷豁吟眸。
命驾小艇过湖上,飞流更拟少陵舟。
放螺石上青山侧,烟水茫茫一揽收。
茅茨不掩晋宋道,溪月曾照支竺游。
去住之间变今昔,披襟不免感春秋。
嗟哉景物亦寻常,只因诗迹迈同俦。
欲赋斯景久踌躇,恐负胜地辱前修。
湖畔沉吟对天姥,浩渺一碧翔沙鸥。
读俞志慧师《<东岇志略>整理后记》
沃洲数十里,曲径连山绕。
不见昙猷踪,万顷波渺渺。
波映晋时月,千载自皎皎。
策杖入岇峰,白云在林杪。
道潜山犹绿,支公鹤已杳。
僧寮寥落久,深树宿啼鸟。
轻纱下碧潭,飞扬无昏晓。
自溪西眺沃洲湖
路出溪西雾雨濛,青螺一点水天中。
山间云灭云生处,便是六朝支竺风。
沃洲真君殿吊宗泽
沃洲有幸祀宗泽,遂奉孤忠入画图。
胡马饮河悲万里,蟠龙绕柱忆三呼。
从来名将不知老,无奈新君甘作奴。
赵氏兴亡何足道,遗民南望泪模糊。
青玉案·秋日小驻沃洲遥望天姥
沃洲村落连天姥,算鹤杳、空松坞。扰扰红尘晴复雨。六朝前事,数峰私语,迢递归烟树。
登楼辽廓追难叙,支竺流风觅何处。车马闲闲曾几度。买山僧远,访溪人去,时见寒云聚。

刘门山
刘门山访刘阮庙
盘旋曲折上刘门,来访将芜世外村。
不食胡麻寻药径,轻披草木有灵根。
人间谁识一场梦,身后能看几世孙。
入庙真容何处觅,仙缘辜负了无痕。
惆怅溪
既入仙源却恋家,还家又复想烟霞。
闻鸡尘梦百年逝,策马劳程一念差。
惆怅已非当日水,缤纷谁惜眼前花?
新枝仍作春明媚,应羡桥头古树斜。
司马悔桥
烟萝屐印认仙踪,已隔仙凡无数重。
石古曾经司马驻,山青不乞始皇封。
十分惆怅随流水,一径逡巡入远峰。
来去红尘安所适,只将春事问桑农。

天姥山
与诗友登天姥山
谢公屐印认前传,倚石迷花万壑烟。
不必苍崖寻白鹿,更从翠壁忆青莲。
云生晋宋今犹是,秀出东南古已然。
澹澹岩泉酬远客,松风海日证诗缘。
青云梯
盘郁嵯峨势,回峰俯仰惊。
林深蛇迹杳,石兀鸟途轻。
紫气笼藤上,青云逐涧生。
跻攀天日近,一望万山明。
天姥山野营
其一
寻诗天姥不须眠,且享清风到枕边。
忽已夜阑寒露起,星流大野满山前。
其二
浩荡青冥天姥巅,流云一片枕诗眠。
梦回更觉清光好,正有星星落满肩。
云之台
晴空万壑正流晖,起伏松涛碧四围。
小坐心驰天地外,一时云住复云飞。
关岭(三首选二)
其一
鼙鼓当年峙虎狼,四围故垒尽微茫。
晨昏树影移台越,来去蹄声送晋唐。
康乐开山留屐印,梅溪度岭入诗囊。
雄关幸已销兵气,换作春风草木香。
其二
指点遥岑说遇仙,天台天姥此相连。
山莺一径云重叠,驿马孤村事变迁。
峻岭已开新道路,关名犹记旧烽烟。
漫寻故垒苍茫外,砌在侯王古庙前。

徐金超 号得仙馆主、尘斋,或署柳又青、被纠缠,浙江新昌人。耽于吟咏,有《得仙馆诗稿》数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