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要好诗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精选当代各种风格的好诗词。4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导 读
一、人民性:经天纬地民为本
二、文学性:正寻一鹤排云上
三、思辨性:只留风骨壮乾坤

相伴松风乐此吟
广角镜下的《悟牛斋诗词选(卷五)》之三维九段
高 源
厉有为先生不仅仅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还是中国传统诗词文化发展的卓越推动者。他在担任深圳市主要领导职务期间,为深圳经济发展模式向高科技、市场化成功转型做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深圳范本与系统完备的经济学理论方案,已载入昭昭青史。先生卸任公职后又引领了深圳吟坛的发展方向,在南中国打造了一方与一线城市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诗词文化高地,且一峰独秀,万山瞩目,亦是一桩不朽的文化功德。因此2023年5月,深圳诗词界向他颁授了一枚“长青特级勋章”,这是目前深圳诗词界的最高荣誉。置于案头的这部《悟牛斋诗词选(卷五)》书稿便是这桩功德的自我“标识”与诗史“备份”。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书稿的收集汇总工作是先生在病重期间完成的。今年3月10日下午,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我与陶涛、吉增伯、周兴海、刘万专、庄重等长青诗友一起到通心岭探望因疫情染疾初愈的先生。诗友相聚,其乐也融融,老人兴致很高,捧出了500余页的打印稿《悟牛斋诗词选(卷五)》,还深情地念了一段前言:灿烂的人生旅途对我这个耄耋老人而言,已经接近终点。这本诗词集是我在走到人生终点以前,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礼物。然后把打印稿交给我们,这让大家非常感动。这事的起因要追溯到2022年12月4日,那天下午在大梅沙中兴国际海景酒店举行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第五届诗词楹联大赛颁奖典礼,我和刘万专在与先生聊天时,建议他将这些年创作的作品整理出来,汇编成册,列入2023年度的《深圳长青诗存》丛书第三套,出一本新的诗集,先生欣然应允。在书稿编审过程中,先生希望我写一篇评述文章,于是我认真拜读了《悟牛斋诗词选(卷五)》所收录的800多首作品。掩卷之后,陷入沉思,又重读了作者在卷首写下的一段说明文字:一是写历史和写现实并重。历史如集中写苏轼经历的诗,来纪念他;现实如集中写邓小平改革开放、写深圳、写华为等。二是写事与写景并重。写事是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的重要事件,我认为有意义的,我就以诗记之,如《深圳工程兵——拓荒牛赋》等。关于写景的诗,寄托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对深圳的热爱,如“荔园百景”我写了一百一十多首荔枝公园的景物。三是赞美与批评并重。赞美与批评的衡量标准是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国家强大、有利于人民大众利益的人和事就赞美;相反的就批评。在诗中赞美的多,批评的少。于是,首先将诗人《奔九》之三的首联“晚晴醉卧东篱下,相伴松风乐此吟”的第二句设置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再沿着诗人设定的“导航”线索,将这部诗稿的人文经纬进行三维梳理与九段剪裁。
《悟牛斋诗词选(卷五)》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这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诗人赤诚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士大夫情操无不贯穿始终,成为了这部诗集的一条主脉并引申出三个检索视角。诗人担任深圳市委书记时,深圳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还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经常遇到困难,他高度关注,亲力亲为,帮企业解决各种问题,华为才走出了困境,走向了辉煌。《沁园春·祝华为进入世界百强》就记载了华为的成长往事:小小渔村,一炮云霄,地动山摇。看旌旗招展,阳光普照,春花烂漫,圳水滔滔。齐聚英豪,困难围剿,风雨兼程志气高。华为诞,助初生襁褓,逆境煎熬。有人举手挥刀,私生子虽强亦不饶。请专家指导,破茫为笑;龙腾虎跃,四海奔涛。立法施章,职工持股,士气轩昂业绩骄。潮头立,百强时不待,华夏妖娆。实际上,诗集中收录的有关华为的作品多达三十余首,例如前几年华为遇到外部经营环境恶化时,诗人一鼓作气写了十多首七律组诗《华为!华为!》,在全国诗词界、企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仅诗词界创作的依韵作品就达2000余首,成为了一道举国声援华为的文学风景。值得一提的是,诗人秉承“精神谦卑”的长青哲学理念,坦然处理过一件尴尬之事。华为蜚声海内外后,清华美院的油画家郑秋里慕名为任正非创作了一幅肖像画,知道诗人与任正非有交情,就托请转赠。没想到的是,联系任正非后,对方居然“拒绝接收”,但诗人并不觉得难堪,反而写了一首善解人意的绝句《郑秋里赠任正非油画被拒感赋》,展现了谦谦君子之风:这无疑也是一股亲民之风、和谐之风与“上善若水”之风。诗人一直认为“民生小事向天齐”,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在七律《八十六抒怀》中表白了自己“力尽精疲牛喘月,面朝黎庶问良心”的从政心迹。深圳是一座外来工托起的巨型城市,对他们的关爱就是对一座城市的未来负责,诗人的一首七律《打工者》,就将一位执政者的大爱情怀袒露了出来:如果说“打工者”是一个大众概念,那么诗人对具体的“小众劳动者群体”也倾注了温情脉脉的怜爱情感,步韵周文彰会长《颂快递小哥》便是一例:再切换一个镜头。前两年,一位网友拍摄了四川凉山偏僻农村结婚场面的视频,其中有贺喜村民蹲在野外草地上喝酸菜豆腐汤的窘迫镜头,在网上引起了“围观”。当局认为这是“丑化”政府,就把拍摄者叫去训话,做笔录,写保证书,诗人看到后愤愤不平,写下了绝句《谁之过》,对底层“小民”的逼仄境遇表示了同情:诗人还善于通过对历史细节的解读,直观形象地揭示历代百姓生存不易的社会镜像,体现了诗人的“民本”思想,《赞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夫人韩咏华女士——摆地摊成功》便具有这种“仁爱之心”:诗人既是在“咏史”,也是在“说当下”,为底层社会的“地摊经济”注入了新的人文意象,给人诸多启示与思考。“润物山花放,渡云海浪生。”聚焦吟坛,诗人这些年与深圳诗词界同仁的唱和亦体现了“与民同乐,乐在其中”的大众情怀。对于深圳各类诗词组织,例如深圳长青诗社、深圳诗词学会、岭南儒商诗会、听涛诗社、宝安区诗词学会、全球汉诗深圳分会,以及周边地区诗词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的唱和邀约,诗人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辞。诗人对诗词社团取得的成绩,更是鼓励有加,催人奋进,曾写过《长青诗社颂》,肯定了长青诗社良好的发展势头,表明了“诗词比作长青树,老迈园丁守树旁”的至诚心迹,2021年长青诗社从荔枝公园荔香阁搬到寄趣园办公,诗人又写下七绝《祝长青诗社乔迁之喜》:这首诗后来被长青诗社创社社长陶涛教授写成书法作品,用镜框陈列在了长青诗社办公室。事实上,长青诗社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诗人的热心指导与殷切关怀。2023年9月7日,长青诗社因“海葵”台风影响遭遇水灾,损失惨重,需要重新装修,诗人又慷慨解囊,予以赞助。10月8日长青诗社举行灾后重新入驻仪式时,诗人又亲自到场,表示祝贺,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诗友们倍受感动。不仅如此,诗人还与一百多位深圳和外地诗友进行了唱和,不论出身、不论年龄、不论尊卑,只要是诗词爱好者,诗人都厚爱三分,与他们真诚互动,倾心交流,还经常为诗友的寿诞与诗集的出版题写贺诗,成为深圳吟坛的一道人文景观。正是因为诗人平易近人,笔耕不辍,引领潮流,深圳才成为了当代中国诗坛一个引人注目的诗词文化高地。对此,诗人表现出的却是十二分的谦卑与诚挚:“对诗、词而言,我是业余、是草根,只是向诸位老师学习了一点点”。这种植根于诗人心底的“人民性”无疑是一枚大乘修炼善果。
《悟牛斋诗词选(卷五)》的文学价值具有其独特的审美意义,大致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梳理与解读。诗人的网名叫“悟牛”,其书房“悟牛斋”则是已圆寂的深圳弘法寺本焕法师百岁时为诗人题写的,一个“悟”字蕴藏了诗人对“牛文化意象”的全部理解与所有心得。《悟牛斋诗词选(卷五)》收录的“牛”题材作品多达50余首,仅《春牛》一题就创作了12首绝句。诗人所塑造的“牛”形象具有三重人文属性,既是“四蹄踏地力无穷,两角擎天气势雄”的拓荒牛,也是“伏枥只求原上草,低眉总喜万民丰”的孺子牛,更是“不怨不悔勤劳动,一心一意报人民”的老黄牛,这是诗人用传统诗词刻画、雕琢复合体“牛”形象的成功尝试,为当代中国诗坛贡献了一个全新的“拟人”文学形象,周笃文先生就曾以《三牛精神》赞美了诗人与诗人笔下的“牛”:实际上,诗人对“牛”情有独钟,是因为在“牛”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宿与形象寄托,数十年来,诗人之所以能够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与传统诗词文化事业做出双重的卓越贡献,其强大的内在动力就是来自诗人身上的“三牛精神”。与其说诗人是在“咏牛”,不如说是在“喻己”,类似于鲁迅先生笔下的《自题小像》,而《春牛》之十二即是诗人的“自画像”:而古风《悟牛斋》的虔诚独白或许就是“三牛文学形象”的诗意“题款”:将才情气概、抱负寄托、审美旨趣、禅悟心得,都融进了“三牛”文学形象之中。诗人十分敬仰苏东坡,与其有着某些相似的出身背景与成长经历,对苏东坡与生俱来的士大夫情怀与“民本思想”多有效法与遵循,亦多少勾兑了诗人自己“鄂北修工厂,岭南劲拓荒”与“几度芒鞋踏危冰”的人生际遇,更倾注了自己“人生只有真情在,留待千秋论是非”的至臻情感。苏东坡践行“安民之深,忧民之切”的执政理想,集中体现在他宦海起伏漂泊期间,曾殚精竭虑、不辞劳苦,为民请命,排忧解难,兼济苍生,留下了“东坡处处筑苏堤”的佳话。诗人尝试集中笔力,用“组诗”形式塑造苏东坡的亲民形象,显然获得了成功,以19首律诗和绝句为苏东坡书写铺展了一部简易的亲民“诗传”,其文学形象有血有肉,其主要篇目有《苏轼在凤翔》《苏轼在密州》《“苏黄楼”抢险救灾》《苏轼在登州》《苏轼在杭州抗疫》《苏轼在杭州治水》《苏轼在颍州》《苏轼在扬州》《苏轼在定州》《苏轼在惠州》《苏轼在儋州》等,记录描写了苏东坡在逆境中安民、治水、抗疫、修堤、启蒙等一系列“情系苍生”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位立体感极强的政治家兼诗家的人物形象。其中《苏轼在登州》具有细节描写与情节设置,文学表现手法十分鲜明,将苏东坡下马伊始,不顾舟车劳顿,“未曾坐稳用杯茶”,就为民纾困的士大夫风采展现了出来:而七律《苏轼在杭州治水》则以反问句式“世上西湖数不清,为何此处盛其名”开篇,原来是“文坛巨匠亲疏浚”,所以才有了“印月三潭刚落雁,苏堤万柳又闻莺”的人间仙境,故事性与可读性兼而有之,这是典型的文学表现手法。诗人有两句赞颂胡耀邦的诗“伟大人格青史少,平凡胸志庶民间”,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千年前苏东坡的“人格标签”,亦给官场提供了一面观照自我的明镜。“飞榭亭台影,波光荡晚晴。”在深圳中心城区有一方诗词文化净土,也是诗人十余年来引领深圳诗词界精心打造的一座诗词文化高地,这就是深圳荔枝公园的寄趣园。深圳两大诗词组织长青诗社与诗词学会在这里辛勤耕耘了十多个春秋寒暑,共同筑起了一道诗意长青的瑰丽风景。2022年12月3日,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了荔枝公园“中华诗教示范园”的荣誉称号并正式挂牌,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与上海大学当代诗词创作研究院也在这里设立了“合作基地”;今年9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与深圳长青老龄大学又在荔枝公园建立了“诗词创作教学基地”,招收了七十多名诗词爱好者,开设了基础、提高、研修三个诗词创作教学班,可谓“风景这边独好”。然而谁能想到家住荔枝公园附近的诗人,经常到这里散步吟诗,十多年来一直为打造深圳的诗词文化高地“鼓与呼”,先后写下了《荔园百景》108首,有绝句,亦有律诗,加上其他有关荔枝公园的作品,则更是达200首之多,用“夙夜在诗”、“呕心沥血”、“乐此不疲”来形容亦不为过。这些作品皴染合成了一幅全方位、多角度、广角镜式的荔枝公园“清明上河图”,颇有南朝文学家沈约笔下“昔时兮春日,昔日兮春风。衔华佩实,垂绿兮散红”的绚丽意境,是当代诗词界的一项炫目多彩的大型个体“创作工程”,具有丰满的文学意义与完整的审美价值,其中不乏富有韵律的佳句,可一窥诗人的“锦心绣腹”:凡事皆有因果,“春潮催浪涌,夏雨点花开”,荔枝公园之所以成为当代诗坛万众瞩目的诗词之园与风水宝地,诗人对这道文学风景的执着“苦吟”,其实就是荔枝公园“登上诗词文化大雅之堂”一次成功的精彩“路演”。
《悟牛斋诗词选(卷五)》中有几组作品纲目清晰,引人入胜,第一组是由12首诗组成的《报国》系列;第二组《奔九》则由10首作品构成;还有一组作品也颇有分量,那就是穿插在诗集的20多首《无题》诗,与李商隐的无题诗有所不同的是,作者是从哲学层面表达人生感悟。诗人具有哲学色彩的思辨性作品,主要集中在这几组诗中。读者可以按图索骥,集中浏览,这里不作展开式的一一解读。诚然,具有思辨性的作品远不止这些,书中还有不少思想容量丰满的篇什,可以“并案”阅读。概括来说,诗人具有战斗性、批判性、启迪性的思辨作品大致分为三类。2017年3月20日中央某大报有一条新闻报道说:“陕西省榆阳赵家峁村中国首个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诞生,实现了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农民変股民的重大转变。”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认定这是一条虚假新闻。因为20多年前,诗人在担任深圳市委书记期间,就亲自推动宝安县19个镇所辖的近百个行政村全面实现了向农村股份合作经济体制的转型,这才是名符其实的“第一”。于是以诗证之,写下了《看中央报纸的假新闻有感》:诗人对虚假现象的零容忍几近嫉恶如仇,他《奔九》之五中也表明了这一观点:诗人这类表达不仅具有哲理思维,激浊扬清,鞭辟入里,且口语化、通俗化、亲民化,没有官腔,很接地气。诗人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感赋》中发出过“抛弃阶级残酷斗,自由法治大如天”的呼吁,实际上这是对一种正常执政思维的回归,《无题》即以此为准绳,从哲学层面阐述了诗人心中认知的执政理念:也是诗人对自己另一首七绝《踏血路》中两句诗“刀山火海走泥丸,几度濒临鬼域关”的一个注解。借用佛家理念状写执政“良心”,更是一种高境界的官场认知,且看《菩提》之一中的政治“禅心”:俗话说天意不可违,“良知当固守,公正不容倾”,为民执政亦要符合《天道》,诗人虽身居高位,从政多年,却不失敬畏之心,常怀哲学感悟:这些具有哲思的作品在诗集中还有很多,思想深邃,内涵丰满,用心良苦,其中的政治见识对于公职人员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与借鉴意义。诗人抱诚守真,如云中白鹤,矢志不渝,“奔九途中阅大千,高山低谷现窗前”,在《奔九》组诗中将自己对人生经历的思考与体悟常常化作了具有哲学内涵的金句,不妨摘录一组:用语浅显却奥义深藏,道理简明却逻辑严谨,是诗人九十年人生透悟的结晶,具有“磨练三身成正果,殷勤点化渡来人”的认知意义与“望远才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的广角视野,值得品鉴。具体而言,诗人对人生观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态度,也是诗人政治观的独白絮语,在《人生》之一中便展示了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理念的政治睿智与人生洞见:而绝句《无题》可以看作是这首五律的一个注释,引申出了诗人在《人生》之二中揭橥的“步履蹒跚嫌路窄,心胸郁闷怕庚长”的官场法则,正如杜甫所言“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这首绝句给人启迪,让人深思,从中可悟得从政的真谛与做官的准则,也可看作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戒律。以上粗略检索阐发了《悟牛斋诗词选(卷五)》的诗情与义理,但更像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并没有挖掘出这本诗集的深刻内涵,读者也许更具有阅览的智慧与探幽的眼光,可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蕴藏与奥义,这里提供的仅仅是一条简易便捷的阅读路径罢了。最后,有必要重温诗人在《悟牛斋诗词选(卷五)》编辑说明中那段感人肺腑的“内心独白”:灿烂的人生旅途对我这个耄耋老人而言,已经接近终点。这本诗词集是我在走到人生终点以前,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点礼物。字短情长,意韵悠远,震撼心扉,我相信每个读者看后都会为之动容,留下深刻印象。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年近九旬的诗人仍才思敏捷,笔耕不辍,时有佳作与诗友交流,正如李清照在那阕《新荷叶》中所形容的“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最后,再借另一位宋朝诗人李鼐的两句词“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以此祝愿诗人生命之树长青,艺术之树长青,与诗友们的情谊之树长青。
2023年11月28日于深圳大梅沙听涛阁

高源 曾任湖南省政协文史办副主任兼《湖南文史》主编,深圳市龙岗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湘潭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城镇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深圳基地主任、上海大学当代诗词创作研究院深圳合作基地主任、深圳市长青诗社社长。
编辑/章雪芳 审核/小楼听雨 校对/冯 晓 摄影/孟大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