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与阿福
文/陈怀志
解放初曾去广东做过生意的父亲给儿子取名阿福,还常在人前夸阿福选了个大吉大利的生日。人们听了,也点头称赞阿福“命好”“天赐良辰”,将来一定当大官发大财,大吉大利。童年时的阿福啥也不懂,反正父亲笑他也跟着笑。
阿福渐渐长大,也渐渐明白了“吉祥”“发财”的含义,但出生年月怎会与“吉祥”混在一起呢?他实在迷惑不解。前些年,社会上流传着“8”是吉祥数字的说法,听多了,也就勾起了阿福童年的记忆,忙将自己的生日拼凑一番,竟猛然发现,自己的生日和报上报道的价值几十万元的那个电话号码一字不差。1951年6月8日,去掉年月日三字,念起来不正是“就要我一路发”吗?然而,阿福摇头了,他心想,我的故乡并不看好“8”,而喜欢“7”,有成语不是说“七上八下”“七高八低”“三灾八难”“八面受敌”“八百孤寒”吗?不过,阿福还是半信半疑,希望自己的命运真与生日巧合,一生一路顺风。
参加工作的第三年,阿福就当上了副科长,尽管“副”字听起来刺耳,但“没有副哪来的正?”他为自己年纪轻轻就名列“长”字辈而满足,而且心想“凭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会拗正的”。两年后,阿福被调到另一个小单位,仍然是副科长,尽管单位小,但阿福并不在意,心里琢磨“啥事不是由小到大?说不定这是组织对自己的考验呢。”一年过去,阿福果真被提拔为厂部秘书长,他高兴得几夜合不上眼,心想“这职位可是未来厂长的候选人之一呀!”正当阿福踌躇满志,决心大干一场,去掉那个扎眼的“副”字时,社会上突然出现“整合”一词,阿福的小厂被“整合”后,并入一个大厂。这个大厂“五官俱全”“长长齐备”,阿福呢?当然挤不进去,就只能当个“办事员”了,而这一“办”就是十年。
“要发财,先当官”,这是时下民间流传的顺口溜。过去,当官和公仆紧相连,与发财风马牛不相及。阿福做了几年“副官”,没有“一路发”,那理所当然。如今,又有人说“要发财,先走穴”“要致富,做生意”,但阿福不会唱不会眺,只能看着明星们狂呼乱吼扭屁股数钞票;阿福不懂经商秘诀,要说理财细胞,可能会找出几个来,但他想,既端着公家的饭碗,又何必去与别人抢饭碗呢?凭这种僵化观念,阿福要想发财,简直是盼“石头开花”“公鸡下蛋”!
事实正是如此,当办事员数十年后,阿福终于熬到退休。
退休后的阿福决心在“正道”上发财,即使发不了财也要走“正道”。正道在那里呢?他终于摸索着向文坛迈开了步子。数年笔耕,他在报刊发表了不少作品,但“十五的月亮十六元”,几文稿费除了换得几包烟,能成什么大气候呢?尽管如此,阿福没有放弃,仍理直气壮地走下去。他心想,退休金节约点够花了,这“舞文弄墨”的收入,就当做补贴吧,而辛辛苦苦得来的作品,不就是人生价值的升华,不就是给社会留下的纪念品吗?
最近,阿福可高兴了,他被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团体吸收为会员了。然而,收到会员证书、看到证书编号时,他却惊得目瞪口呆了。“哎呀!怎么搞的?4444,这数字念出声来,不就是‘死死死死’吗?若论人间的背时事,有哪样超过死?而且,还是一连串的死!……”
正当阿福在困惑和恐惧中度日如年时,一位朋友为他充气鼓劲来了:“阿拉伯数字的4,用中文写是“四”,是吉祥数字!难道你不会划拳?——哥俩好呀!四季财呀!——老兄,大器晚成,你、要发了!”
朋友的开导、鼓励突然让阿福想到自己的生日,不觉自言自语起来:四十余年没有见“我一路发”,四个“死”又怎能变成“四季财”?那“四面楚歌”“四大皆空”“四分五裂”“颠三倒四”又怎样解释?这不是“嘴皮子翻粑粑,说好说歹都是它”吗?阿福摇了摇头,一声苦笑后,竟开怀大笑,说:“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他没有说。

陈怀志 1945年2月生于云南石屏。迄今在全国300余种报纸、杂志、书籍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作品多次获奖。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明代王廷表传奇》、小说选集《清河缘》、130首诗词入编《诗书画三人行》,即将出版散文集《文心琢玉》、诗词集《倾听天籁》、古籍评赏《明代杨升庵王钝庵双百梅花诗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