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在投垃圾

上级领导来视察垃圾分类工作

居民主动投放分类垃圾

路人帮忙整理分类垃圾

检查团在讨论社区好的工作做法

社区副书记王玉芬在组织孩子抢答垃圾分类题

街道领导来检查垃圾分类工作

经常这样在大门外宣传垃圾分类工作

给孩子制定的抢答题

走进哈尔滨新区太阳岛街道中海江城小区,总会有一种感觉,自己步入了一个最美的大花园中,眼睛不够用了,那浓绿的树林,那姹紫嫣红的花朵,那各种各样的人文景观,如诗如画。
我欣赏着,手机落到地上,低下头,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地上找不到一根草刺,哪怕一根线头或一个瓜子皮。那悠长悠长的塑胶路上像刚刚刷过一样。
一位女同志左手一大包垃圾,右手几个装牛奶的纸盒,走到垃圾分类智能箱房前,拿出手机扫码,一扇门打开了,她把那包垃圾扔了进去。她又走到另一个垃圾分类智能箱房前,扫码,门开了,她把纸盒扔了进去,里面纸盒满了,她就在里面摆弄着。这时,走过来一个男孩子,刚喝完一盒奶,走过去,把那个小奶盒儿也扔了进去。那位女同志把纸盒摆放好,把门关上,走了。
看着她那熟练的动作,我知道,她习以为常了。
我立即喊住她。
“您家住哪栋楼?”我问。
“那栋。”她指指前面的楼。
“你们每天都这样扔垃圾吗?”
“是的,大人孩子都是这样。”她笑。
我又和她聊了很多。从谈话中,我了解到,这个小区有1788户居民。2019年入户。小区共有垃圾分类智能箱房五个,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注册率达到90%以上。2023年7月,小区其他垃圾1800桶左右,除余垃圾五桶。八月份,其他垃圾1800桶左右,厨余垃圾四桶。小区内智能垃圾分类箱房点位设置合理,并推行互联网加物业回收模式,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清运体系和生活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
中海江城小区内按有害垃圾、可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小区内九小门店按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分法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实行集中供餐或从事餐饮服务。果蔬生鲜售卖的,增加厨余垃圾类别。
我们正聊着,远处走来十几个人,有拍照的,有录像的。大家围着一个人在说着什么,我看到社区书记杨丽同志、副书记王玉芬同志都陪伴在旁边。
杨书记看见我走过来,笑着对我说:“省委相关领导和哈尔滨新区领导、太阳岛街道领导联合检查垃圾分类工作,如果有时间,您可以过来听听。”
真幸运。赶上这样的机会,让我能了解更多。
街道一位负责同志在汇报中海江城社区是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的。中海江城社区在党建引领下,联合小区物业,立足实际,先行先试,提升社区垃圾分类的覆盖率,知晓率和参与率,为打造绿化新区美化新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太阳岛街道对这个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非常重视,除了不定期督导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还鼓励物业工作人员把垃圾分类视为提升居民居住感、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工作。
中海江城社区定期对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服务活动,对于一些不太擅长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帮助他们进行注册,耐心教会老人投放方法,同时指导小区物业与运输单位配合,规划生活垃圾分类运输方案。
中海江城社区党支部还定期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对物业工作人员和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的好处。他们印制了很多宣传单,在大门口向居民发放。他们还利用小区各种活动开展时,发放垃圾分类答题,让居民认真在问卷上写答案。
垃圾分类中,孩子起着重要作用。中海江城社区便把对孩子的宣传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他们多次把孩子组织到一起,做有关垃圾分类的游戏和抢答题,答对的给发奖。一年里,太阳岛街道和中海江城社区举办垃圾分类宣传活动200多次,普及率达到100%。
省委相关领导听到这些介绍,满意的点头,微笑着给予高度赞扬。
检查团走了,我绕道去了外面停放的普通垃圾箱前。
一位保洁员正把里面的垃圾袋儿往外提。放到地上打开来,检查里面是否有没分类的垃圾。
我探头望过去,不可回收的垃圾袋里都是厨余垃圾。另一个袋里是废纸、纸盒、纸箱、矿泉水瓶等可回收垃圾。保洁员告诉我说,一会儿会有车来拉这些东西,统一处理。
我说:“您真认真,这么冷的天气,还用手去翻腾那些废物。”
她笑着说:“有的时候居民着急上班,也有放错的时候,这就靠我们处理了。”
我问:“你们怎么记得这样扎实?”
她说:“社区天天宣传,经常给我们开会,让我们看宣传单上的问题,我们怎么能记不住啊。说起来社区也真是负责任,我们小区搞的这么好,我们都有一种幸福感呢。昨天,我家邻居还搬来一户人家,他家听说我们小区搞的好,才选择了这里。我们小区的房子贵,他家不怕。他说,住在这样的小区,幸福快乐。。”
和她告别后,我回头望望远方。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无废的画卷。这次漫步,收获太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