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家乡的年轮》后记
很早就想出版一本自己写的书了,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未能如愿。
最早有出书想法的,大概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我刚加入江门市作家协会,是一个热心文学创作的青年。看到作协部分会员都陆续出版了他们自己的文集,我是十分的羡慕的,同时也渴望自己能出一本书。那时,我心目中是没有自费出书这一说法的,我想,要出书就要免费出书,凭自己本事出,堂堂正正地出。但可能是因自己水平还达不到那个程度,所以,那时,我要出书的愿望,想想可以,但很难实现。因为免费出书对于我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进入新世纪后,看到很多人都自费出书了,我也开始有自费出书的想法。当然,并不是单纯只想自费,心目中其实更渴望免费出书。这两种想法在我心中互相产生矛盾,自己并持观望态度,所以,对于自费出书,只看见别人一本一本地出,我自己虽有想法,但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对于自费出书这个愿望,在前几年,我几乎就实现了。
事情还得从我创办作家故事公众号说起。2017年,我创办了作家故事公众号,开始在公众号连载我写的长篇小说《百里呼啸》。2018年底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自媒体时代,我的2018》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曾经提到我的长篇小说《百里呼啸》打算在2019年内找出版商出版的事。那时,我自己筹集到近3万元。起初,这些钱是准备用来自费出书的。我自己还特意去了解过自费出书的行情,也曾有出版代理商联系我和他们合作出版,并提供国内书号及国际书号供选择。由于觉得国内书号费用比较大,国际书号出的书又不可以在国内销售。我考虑再三,最后冒出一个想法:不如将这些钱用来办一份文学杂志吧。这便是后来出现的《作家故事》季刊。
作家故事从公众号到纸刊,一步步走来,经过作家故事编委们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很多作者读者的支持,我们一鼓作气办了10期纸刊,最后因疫情和经费欠缺停刊了。虽然有点遗憾,但我却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以来,我陆续写了一些散文,并且编发在作家故事公众号上,同样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及支持,使我有了要将这些文章收集制作成自己的散文集的想法。于是,我利用自己编辑公众号的便利,制作成电子散文集《家乡的年轮》。虽然一直未能出版纸质书籍,但能够制作完成电子文集供大家阅读,也算是完成了我自己的一个心愿吧!
也许会有读者问我,《家乡的年轮》这个散文集是不是就要自费出版了?我说,暂时还不是。现在对于我来说,自费出书不是问题,问题是为什么还要自费出书!在纸媒日渐冷落的今天,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章汇编成文集又自费出书后,因没有人翻阅而成为废品,还不如制作成免费的电子文集放在网上让更多的人看到呢!
《家乡的年轮》暂时只制作电子散文集。制作电子版文集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看到读者在文后的留言,并且可以随时与读者互动,这是纸质书籍无法比拟的。
由于公众号平台发文后对修改文章的限制(平台只允许修改一次),一些想再修改的文章已无法修改了。还好,此散文集的全部文章,我都另外保存在U盘里,可以随时修改。我想,如果以后真有机会出版纸质书籍的话,这个文集就是现成的版本,不用再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收集和整理文章,单凭这一点来看,就已经值得高兴了。
【作者简介】宋新强,作家故事公众号总编、自媒体人。1991年开始小说创作,1995年加入江门市作家协会。在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市文联、江门市作家协会、《江门日报》主办的征文大赛中多次获奖。已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著有《百里呼啸》、《当今写作圈》等长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