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平为什么要读书
文′魏增刚
在《平凡的世界》的开头,田晓霞见到孙少平之后,对孙少平的第一印象是说孙少平有气质。具体什么是气质,田晓霞没有说出来,路遥也没有说出来。
那么,气质是什么呢?我认为气质更多的是指“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就是说,孙少平经常喜欢看小说,看报,他具有文化气质。他尽管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但他身材高大;加上他常常忧郁着,特立独行着,他有一种孤傲的品质;加上他的正直善良卑微又重友这样的男子汉哪个青春期的少女不喜欢呢?
我问一下大家:为什么孙少平在高中毕业,在故乡教了两年书之后,在揽工当煤矿工人期间还在不间断地看《参考消息》看各种杂书看名人传记看外国小说呢?很显然,一是,知识在不断地更替着,他在学校学习的一点知识,不足以应付社会应付他后面的人生。一是,他要经常充实他的生活,不致他的头脑空虚,不致他变得庸俗不堪,如其他的农民工一样,没有文化生活,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自己的思想。一是,他要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不可战胜。让自己始终有昂扬的斗志,始终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积极乐观。一是,他要安抚自己的思想,他说许多伟大的人都有曲折的人生,何况他这个平凡的人呢?他吃点苦算得了什么呢?这也是他不同于高加林之一点,所以他一直在人生之路上没有栽跟头。他始终高昂着头颅藐视一切,又不敢奢望生活的厚爱:“你是孙玉厚的儿子,你应该正视你脚下的土地。”
我们从孙少平后来与田晓霞的多次约会就可以看出,由于艰苦的体力劳动加上长期的阅读思考,孙少平的思想已经与大学生省报记者的思想不差上下,甚至在许多方面令田晓霞刮目相看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孙玉厚让孙少平回去分家,他只是象征性的回了一次家并没有带走一分一文,可以看到孙少平的高洁不俗对父亲及哥哥深厚的爱;孙少安有钱之后,要投资拍电视剧《三国演义》被孙少平挡了,孙少平说,“你有钱还不如把村里的小学修修。”可以看到孙少平的朴实平凡不张扬;他给他上大学的妹妹定期邮去生活费,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妹妹,我希望你的一生幸福,可是,当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的时候,你一定要忍受住,有位了不起的人曾这么说过:痛苦难道白白忍受了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啊!我们出身于农民家庭,我们不要鄙视我们的出身,它给了我们健康的体魄,勤劳的双手,但是我们要与狭隘的小农意识相背叛,要知道,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有一个国家的总统的孩子上学期间在餐厅勤工俭学……哥哥希望你将来能自立自强,当然,请不要误解我,你的生活费我会如期寄去……”
他后来原谅了侯玉英,救过小翠,同情郝红梅的遭遇,给金波田润生在生活上作一指引……
也就是说,他的思想已经超过了孙少安的思想,超过了以往同学的思想,超过了文质彬彬的顾养民的思想。
也就是说,只有他配得上与田晓霞相约相爱!他们俩深情地热爱着工作,热爱着生活,热爱读书,热爱脚下的土地,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热爱着彼此!热爱这个平凡的世界,又不庸俗的,平凡的高洁的走在人群之中,走过人群,走过山岭,走向远方……
在新的时代,希望同时代的人们,特别希望有文化的知识中青年,能喜欢阅读,喜欢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经过长时间的阅读之后,你就不会平庸,你就会走向平凡,走向充实。你的人生会变得有意义。
路遥说,幸亏我们每个人没有信奉庄子,否则,这个世界便充斥着看破红尘又自命不凡的家伙!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十分庄重,十分宝贵的,让我们把自己充实起来,让我们从阅读开始!让我们学习孙少平,开启阅读,走向平凡!

作者简介:魏增刚,男,49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陕西工人报》《商洛日报》《长安》《作家故事》《作家摇篮》《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西府文学》《新新文学》《岚山诗话》《商洛作家》等十余家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10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