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漫谈》(一百)
中华之魂 信仰之基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三阳筑泰翰林深
回首月笼万里云
信仰之基道未远
魂染中华万国新

民族有信仰,国家有力量!而民族之魂就是信仰之基。千万年来世界任何一种民族文化最终都会衍生出民族文化信仰,这种文化信仰携带民族血统基因流淌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承前启后,慎终追远。《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易经》作为心法之径,会让我们联想到宗教信仰,其实《易经》与宗教经典的区别在于《易经》脱胎于中国古人对自然法则的智慧提升,没有任何神秘的成分僝落其中,完全是一种天道思维,所以孔子在《系辞传》中明确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道是自然规律的化身,也是自然规律向社会规律延伸。
众所周知,西方《圣经》历万余年成书,从亚伯拉罕、摩西至耶稣等圣贤们的集体智慧结晶,而东方《易经》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成果,所以东汉班固在《后汉书》中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即《易经》骨干成书于伏羲氏、周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经历了远古、中古、近古三个时代,“伏羲画卦、文王演绎、孔子作传”这是目前的最流行的说法。一部易经它凝练着中国智慧的精华,“易”本身具备了“变易”的性质,从伏羲之先天八卦到文王之后天八卦,伏羲八卦从坤卦开始以定乾坤,而文王八卦则从乾卦开始,有日月星辰皆“创生于虚空”之意。然而不管以乾坤何卦为开始,皆不影响对宇宙规律的探索。各卦之变它们犹如地球四季是循环往复的,本来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起点就是终点,终点亦是起点,例如如果东方世界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作为一年的开始,东方人类就习惯了春节是一年的开始,若西方世界以元旦作为一年的开始,西方人类就习惯于元旦作为开始之日。若从四季阴阳的节气变化而言,每年冬至的一阳来复之日其实才是一年的真正开始,所以古人将冬至日的十一月称为“子”月,十二月称为丑月,正月称为寅月,以此排序下去。然而在地球上不管我们从哪一个节气拐点切入四时,皆可以探寻到四季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这与易经八卦中不论以何卦作为开始都能预测宇宙社会人生的运动规律一样!
道亘不变,术化神奇!人类大都追逐术数聪明,但缺少大道智慧!因为智慧靠悟性去领略,然后由先知先觉去觉醒后知后觉。而人类的悟性提高不是来自于知识的博广,而是对宇宙道理的认识高度。而我们今天所要研讨的《易经》仅以《周易》为探索核心,而夏商时期的《连山易》及《归藏易》都已失传,若能零散地将其它二《易》贯穿其中将更宏伟地观察《易》之本质内涵的全部。易之智慧表现在“道”与“术”两个方面,道代表本体及规律,因而是恒定的,术代表现象与生灭,所以是变化的。从《说文解字》以及历史通观“易”有三种解法。一,从形解字,“易者,日月也”,上日下月为易,阴阳刚柔相济;二,“易者,蜴也”,蜥蜴随寒暑四季而改变颜色,有变色龙之称,取其变化之意;三,“易,曰从勿,勿者物也”,日象征太极,有太极生万物之象。而近代《易》解将“易”分为三层含义,即简易、变易、不易。此三解将“易”之含义从象之简易、数之变易、理之不易等全盘概纳。
有人说《易》为古代卜筮之书,有人言《易》为哲学巨著,有人认为《易》为研究关于宇宙人生世界观的思维工具等等不一而论。但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对《易》做出的高度评价看,共推《易》为中华文明及文化思想的总源头!它是中华文明的灵魂之根!它是中华文化的思想之根!中国古人以《易》为基础不仅建立其宇宙观,还成为中华文化的活水源!
“易有太极,以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语。但从此语中,我们可以解读:“易”有“太极”,而太极是东方世界宇宙哲学观的最高峰用语。虽然“太极”之前还有“无极”,但太极和无极,几乎没有人能够区分两者的内涵,因为太极和无极是浑然一体的,在概念上可以区分,在物理学上就是一体,犹如已经结冰的水,水就是冰,冰就是水,冰水浑然一体难分难解,借用《心经》之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若明白此道理后我们也就理解了老子《道德经》中的“有无相生,福祸孪共”的意义所向。
无极而生太极,浩瀚的宇宙就是一团太极之气,太极乃混沌未开之气,阴为浊气,阳为清气,混沌未开则为太极,阴阳洞开则生万物。所以太极之“气”与当代所言的空气之“气”的含义完全不同。“气”是个宇宙基本粒子成物概念,即万物组成的最微小的粒子。这个最微小的再也不可分割的却能构成万物的粒子,宇宙粒子的组组合合构成了大千世界万花筒般的生生灭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文以载道,我们研读易道就必须跳出易经的文字束缚!用心领悟文字及符号所表达的智慧内容,去领略易域旷野的旖旎风光与奇葩异草,因为从乾坤到未济,宇宙生命的风光后浪推前永无止息。一部易学研究史承载着多少东方智慧代代承传,虽说文化波澜也起伏难定,但最终归宿却是由术向道,还朴归真。当下人类所能,不是功业千秋,而是道耀万邦,让中华之魂普染天下之心,让信仰之基恒度文明之船。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4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短小说不得少于三百字.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1月底 截稿。
6. 阅读量与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永远不得参本平台的赛事!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10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平台征文不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