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道传心 翰墨抒怀
——记新疆阜康市焦旸公益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事迹
焦旸、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阜康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讲师团讲师、阜康市新媒体协会文化专属委员会副主任、阜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焦旸原阜康市委统战部民族团结创建办专职副主任退休,曾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多年,是陕西省历史教学研究会员、政协阜康市第六届政协委员。
焦旸从事教育教学期间曾荣获国家级课题研究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参加两届新疆教师技能大赛荣获现场书写大赛一等奖;荣获昌吉州骨干教师、阜康市“十佳”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从事行政工作期间曾撰写民族团结方面的信息稿件刊发到国家区州市各级刊物媒体网站1000余篇次;在全市巡回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主题讲座百余场次,先后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个人称号、荣获自治区三八红旗手称号、荣获自治州劳动模范称号、荣获自治州、阜康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多项荣誉。
焦旸自幼爱写毛笔字,在就读高中时,其书法作品在学校厨窗展示;上大学期间作品获奖。在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悉心研读字帖、笔耕不辍,积累了丰富的书法实践功底与理论知识。自2021年8月开始,在抖音平台开设“焦旸爱书法”网络直播讲授书法课,热心公益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书法,通过抖音平台讲授《草诀百韵歌》《书谱》《兰亭序》等字帖的笔法、字法、章法等相关内容,重点讲解“草书”符号识记,粉丝已上万余人。网络授课时长累计达1100多个小时。2023年被昌吉州党委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被阜康市党委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最佳文化传播网络达人”和“最美读书人”等多项荣誉。

焦旸书法五体兼修,师从古法,从古碑帖中汲取书法营养。书法主攻方向为行草书,取法“二王”米芾风格。行草书字体灵动收放有度,笔力刚柔相济,墨法丰富,层次鲜明。行草书作品中草法符号在规范的法度中使用又赋予变化,笔势雄健洒脱灵动,作品章法气象山河万千、气势磅礴,有落笔云烟之意境,笔墨语言和情感表达高度融合,其大学书法老师、当代著名书法家杨立言评价焦旸:“作为女孩子能写好草书,真是特别难得的!”
中国的书法是孕涵着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一门技艺。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为心画”。焦旸深深赞同,她常说:“人品好、学问好、字才有可能写好!”。焦旸不以狂怪乖张博取关注,而是希望以人们看得懂的洒脱自然、灵动秀敏,让书法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焦旸十分注重字外功夫的学习与修炼,广泛涉猎学习中华名著经典、诗词、文章和艺术,其书法笔法运笔和结字气象中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坚毅、果敢、进取和正气;融入了道家思想的辩证统一规律与大气;同时也蕴涵着清雅、内敛和静气。在运笔中省去尘世浮燥,以求书卷气息和玲珑真味的意趣,可谓雅俗共赏。多次参加阜康市公益性的“文化进万家”送书法作品、送“福”字、送“春联”活动,作品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近两年,焦旸书法作品在2021年“典阅杯”全国书画艺术大赛荣获三等奖、2023年2月双骏全国楹联作品征集荣获“优秀奖”。
“心手相应具匠心,笔墨生花开生面。”这是焦旸在书法艺术道路上执着和不懈追求的目标。
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代,焦旸将一如既往坚定理想信念,做有信仰的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做有情怀的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坚持崇德修身,做有担当的新时代文化工作者。把崇德尚艺作为功课,自觉追求临帖、创作与修身共进,努力追求人品与作品的俱佳,提升思想境界,用经典艺术作品服务社会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