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穷问惊句,流茑笑开怀 101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春秋志在诗文间
经典骊珠代代传
人生初见相恨晚
漫有书香舞风旋
星拱旭罩饰曦白
情浓婉月别瑶台
左思右想无惊句
徒惹流莺笑开怀
雪梅帘望,竹映书斋,春秋几度,流莺去来。《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世界就是宇宙一切相互关联,蝴蝶翅膀微微扇动会成为千里之外的飓风之源,蝼蚁小穴也会成为千里高堤的溃决之始。一束阳光,一缕微风,一粒尘埃,一丝念动,都会成为宇宙风暴的巨变节点。对于人生,我们应当用自然视野来反观尘世,以德配天,道法自然。人生恰似一盘大棋,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将决定着大局之胜败!然而在共赢的生命链条之中,其实没有胜负或者失得犹荣!我们人生的棋子很多,每一个棋子都可能成为挽回败局的开始,反之也可能成为满盘皆输的败笔!
《孙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何谓天下大善?《中庸》曰:“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地之达道也”。促进宇宙和谐者,不过一个“化”字。万物依赖天道而能化生成形,人文依靠地德而能化民成俗,故而《易经.恒卦》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礼之用,和为贵”者,即和谐、和平、和睦、和合也。久于其道者,万物长久共荣和谐之生存需要,此乃自然规律之选择,而非人为意志所左右!万物并存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因为和谐共荣才是万物共存互为体用的基础,而悖道者,天必诛亡,何须君子动怒乎?

朝涂五色斑,暮染千重颜 1015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坐闲望雁天
颢景乐弦绵
飞雪蒙天意
德芳脱尘凡
朝涂五色斑
暮染千重颜
问声何满子
双泪洒君前
横笛奏月,琴曲乐天,盛德化俗,一念之间。《易传》曰:“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文以载道,德以化俗,这就是文化之用。众所周知,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影响世界、同化世界、感召世界的主要思想力量。文化中所包含的大道思想、万物之理、民族正念、地域风习、道德价值、人文信仰等软实力内涵几乎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族群的精神走向与价值追求。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中华文明只所以五千年没有中断,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天道内涵和绝对正确的精神指引!中国若想长期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文化必须其软实力内容引领并驾驭世界。文化走向世界,就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其实我们来此世界就为传播什么?不可否认语言声音是人类的第二体征!语言则是思想的载体,大观人类历史变化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最大力量不是军事斗争不是科技生产而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载体就是语言,然而对于语言本身的定位,大多学者将其定位于交流工具的形式上面,此之定位尚属肤浅之浅肤。我们要用声音打动世界,用语言去传播正能量,这就借助了文化的软力量,文化的内含是什么?文以载道而去大化天下,就是文化润物无声的无形实力后在。

落英缤纷,天道酬勤,丰林美田,文醉桃源。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应该成为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觉与公民义务。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为整个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好的价值观指引,仁义礼智信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其实传播就是交流,就是互鉴,就是彼此融合。文化也是一种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信息交流的方式很多,其交流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某种信息,而是具备和满足信息传递中的道德存在及价值取向。我们知道人伦关系脱胎于宇宙自然,所以首先是自然关系的延伸,道法自然,以德配天,言行必须承载着自然的无欺与互利,破坏诚信其实就是人类脱离自然违悖大道的开始,也是人失信于自然失信于自我的开始。自然哺育了人类及万物,人类所给予自然的只有感恩与同步反馈!中国古人祭拜天地其实就是感恩之体现,天地万物大到星辰小到虫芥皆有感恩之心,只是强弱而已。
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所以,我们发出的任何信息包括言行信息宇宙自然界也会感知的一清二楚。我们给予世界什么?世界就一定返还我们什么?犹如回音之壁,这就是宇宙能量的动态守衡!所以我们未来得到的天籁之乐,取决于我们曾向世界发出过什么样的锵然之音。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3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