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作秀叫虚荣
文/铁裕
狗苟蝇营笑俗情,机心降尽倒风旌。
人生六帙不为天,家累千金能享成。
老去月评推吉德,生前天爵谢虚荣。
悲风瑟瑟飞丹旐,行道歔欷亦失声。
这是宋代诗人许应龙挖苦、讽刺那些有虚荣心的人们的一首诗。
何谓虚荣?那是由人的内心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情绪,一旦这种情绪波动时,人的内心就会极度的膨胀。虚荣是指表面上的一种荣耀,或者是虚假的,毫无意义的荣名。
读着这首诗,我不禁想起前不久有人靠拉关系,在某地方小报上发了篇小文。于是,此人便将它拍照传在朋友圈、QQ群、微信群上,以展示其文才。一时间,廉价的点赞声、吹捧声不绝于耳。那架势,真有点像得了什么大奖似的;那场面,真是让那位作者激动得连连称谢,连连媚笑着拱手还人情。
作者那种激动、兴奋;那种自豪、骄傲;那种轻狂、自负,使其沾沾自喜,好不得意。而那些点赞者、起哄者、吹捧者大多是对文学一点也不感兴趣的人,甚至还有文盲、半文肓。我问一位点赞者:“你觉得文章写得怎样”?他说:“我看都没有看就点赞了,反正是人云亦云”。
他的话使我想起了QQ空间一位网友对我说:“某文学交流群的群主的文章、诗歌一发表,瞬间点赞铺天盖地接踵而来”。也就是说,他们连内容都没有看一眼就点赞了。同样的,我对于某人的“大作”一旦发出,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就点赞了。因此,点赞的人多,并不一定是某人的文章、诗歌写得好,而是出于礼貌点赞。只因如此,别人对你的点赞,并非证实你的文章或者诗歌真的很有分量,很优美。所以,你别太骄傲,也别太高兴。
那篇小文章我看了几遍,实在咀嚼不出什么味道,或是看不出有什么深刻的内容。我不知是自己不在状态中,还是没有欣赏的能力?我再问几个点赞者,有何感想?有人说:“实在不敢恭维,病句太多”;有人说:“内容肤浅,词不达意”;有人说:“没啥新意,极为苍白”;有人说:“都是些陈词烂调,瞎扯”;有人说:“就像一篇一、二年级小学生的作文”。我听了,不禁感到悲哀,为什么会有人点赞?为什么写作者还敢把它拍照发在微信上、QQ群?我真的不知,这其间作者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厚的脸皮;我真不知,这其间的玄机有多妙;我更不知这里面的塘子有多深。
白居易还有一首诗是写虚荣的,不妨再看看:
闻道北都今一变,政和军乐万人安。
绮罗二八围宾塌,组练三千夹将坛。
蝉鬓应夸丞相少,貂裘不觉太原寒。
世间大有虚荣贵,百岁无君一日欢。
有的人有了点小成就,就迫不及待的要让人知道;有的人其实胸无点墨,硬是要装成高级知识分子;有的人根本没有什么才华,硬是要把自己说成是满腹经纶;有的人本来就很平庸,偏偏要装作很有智慧。农村人常把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出息的人称作“半灌水”,真是绝妙极了,半灌水,只要一摇晃,就会想个不停。
虚荣心,人皆有之,不过多点,或是少点。
涂磊说:“人,都有一个共性,贪婪和虚荣,贪婪是想得到更多,虚荣是怕别人知道的太少。但从某个意义上来说,这种共性也成就了不少人的一生,当然也毁灭了不少人的一生。在成就和毁灭中,多少人成为英雄,多少人却为此牺牲”。
是的,人活在这世间总是需要有点幻想、憧憬;有点成就感、自豪感;有点作秀、虚荣,以此来支撑自己空虚的精神。哪怕是一点点的安慰、赞赏,都可以用来平衡早已倾斜的精神支柱,或者是弥补因自卑而伤感的内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虚荣可以弥补人生的不足,生命的遗憾、空虚的精神。
雪峰说:“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灭除得物累便入圣境。虚荣心就是俗情,是俗世俗心,若能摆脱虚荣,便可超凡脱俗,修行修炼升华生命的品质没有什么高深的法门,摆脱虚荣即达圣境”。
喜欢虚荣的人实际上活得很不自在、不踏实、不真切。因为他总是想着要怎样才引起别人的注意;要怎样才能使别人恭维他、吹捧他;他总是在焦虑、烦躁、不安、忐忑之中生活;他总是在虚伪、幻想、困惑、茫然中煎熬;他更是在害怕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有才华,或是怕别人揭穿自己的老底。他就是在这样的恐惧、担忧中度日如年。本来是好端端的日子,只因他的虚荣,变成了苦日子;本来是有很好的人缘,只因他的虚荣,因而弄得反目为仇;本来是与同事、朋友相处得很好,只因他的虚荣,因而引起了嫉妒、埋怨、愤恨;只因他的虚荣,本来是亲密无间的朋友,而被搞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本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只因他的虚荣,因而弄得心灵中杂草丛生,生活中风声鹤唳嗯,人生路上草木皆兵。
有的人之所以惹祸,那都是因为虚荣的心而致。可以说,虚荣是人生的癌细胞,它会吞噬人的灵性;它是生命的洪水猛兽,它会毁掉人的前程。
人世间的虚荣、薄利,总是被那么一些目光短浅、无甚能耐的人看重,并不惜一切代价的追求、索取。但它不过是蜗牛触角,苍蝇头那么大的利益、得失,无需为之而奔波、相争。
小草之所以狂妄,那是它的心里拥有人类的欲望。于是,它陷入一个虚弱、苍白的梦境。
安迪教父说:“人一生都活在自我欺骗中,人一生都活在自我谎言中,人一生都活在虚荣中。所以,你就是今天的你”。
真正有才华的人是不会声张虚势的,他总是深藏而不露,总是低调、谦虚、稳重,不显山露水,不锋芒毕露。就像老子说的那样:“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成”。

虚荣是一种孤芳自赏的行为,每个虚荣者在内心都隐藏着一种嫉妒、胆怯、虚弱、仇视的阴影。
强求名利是一种自我伤害;
戒骄戒躁是一种好的德行。
虚荣心是对于自己过分自信、自满、自负的一种盲目的陶醉心理,这种表现主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那就是过份的想彰显自己、夸大自己、抬高自己,也就是希望别人赏识自己,从而又贬低别人。
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做人,不在乎你名噪一时,而是在于你的品德;生活,不在乎富有、多彩,而在于平淡、稳定;生命的高贵,不在乎有多少金钱,多大的权利,而在于平静、修行;心存真诚,纵然是粗茶淡饭,咀嚼菜根,也一样可口、香甜;心起歹念,纵然有万贯家财,也是烦恼缠身。
人活于世间,不为名,不为利,以静修身,以宁养性,以俭立德,以勤做事,以诚做人,才是智慧人生。
人生最忌虚荣,生活最怕苍白。过份的虚荣,犹如身体内扩散的癌细胞,会毁掉人的一生;过份的贪婪,犹如砒霜,会毒害人的心身。
如果我们所希望的名声与自己的才能不相符合,那么这就好比是将自己打肿了脸充胖子,不但会贻笑于世,而且会使自己的人格扭曲,也会自欺欺人。
柯里说:“虚荣如杀手,有朝一日会败露行迹”。
如果说凭着虚荣可以升官发财,可以成名成家。那么到头来,一旦败露自己的老底,或许会变成一堆粪土,变成一个低贱的小人。
虚荣的心灵会绽开一种炫目的花朵,但永远不会结果。
莎士比亚说:“虚名是一个下贱的奴隶,在每一座墓碑上说着谀媚的诳话,倒是在默默无言的一荒土之下,往往埋葬着忠臣义士的骸骨”。
人世间的一切恶行都因虚荣心而起,人的烦恼也因虚荣心而生。
我们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虚荣繁华的世界上,不要因一点虚荣而出卖自己、作践自己。要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切不可有那种哗众取宠的虚荣心。
林尚仁诗云:
学书学剑两无成,天乞梅边隐姓名。
未必清闲非盛福,纵教富贵亦虚荣。
百年有限春风老,万事无心夜月明。
何计莫餐烟火供,漱流眠石过今生。
人生当知足,莫要贪图名利,做个真实的自己,做个诚实的人。只因为:人生如逆旅,我也是行人;只因为:浮生若梦,若梦非梦;只因为:严于律己,不负任何人。
2023年12月11日。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
系《散文阅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等多家平台的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作家驿站》、《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中国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社》、《湖南写作》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篇、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