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由来
作者/加贝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其中两个有两把火发生在南阳大地上,由著名谋士诸葛亮提出。

话说诸葛亮被刘备请去做军师后,看到刘备手下人才济济,自己若不拿出真本事很难让大家信服。于是,诸葛亮出谋划策,在短时期内打了三个漂亮的胜仗,因为这三次胜仗都跟火攻有关,所以就叫“三把火”。
第一把火发生在公元202年,当时刘备和曹操打得处在不分胜负的状态,诸葛亮给刘备建议“火烧博望坡”。明的是刘备为躲曹军逃到新野,暗地里是火烧方城“博望坡”,计划完成后,把曹操大将夏侯惇和于禁率领的10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

第二把火是在公元202年之后,夏侯惇大败之后,曹操觉得很憋屈,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讨伐新野,刘备继续逃,也没吃啥亏,,诸葛亮设空城计,火烧新野,这一战曹军大败。

第三把火发生在公元208年,就是著名的“火烧赤壁”,当时,曹操大军多达20万,刘备和孙权的联军不过5万余人。这一战直接让曹操元气大伤,从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这句话广泛的运用,用来形容新上任的官员要做很多的事来理清头绪,但是都会选出最重要的三件事来处理,俗称“三把火”,以此来向下属展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自己的威望,于是就演变成了“新官上任三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