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圣源泗河连载之二
在山东济宁有这样一些热爱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批人,他们来自于从事企业、教育、金融等各行业,他们教学相长,互相以"学长"为称呼,以"学经典、做义工、徒步和诗情画意"为四宝,影响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弘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川是何川?泗水也。
今天2023年12月9日周六上午,天气阳光明媚,第二次徒步圣源泗河的活动。
参加本次徒步的有18位学长:
张允伟学长,张传廷学长,刘建功学长,何春霞学长,高艳涛学长,刘元秀学长,李慧妍学长,孙瑞晨学长,苗滋露学长,王幼卿学长,高守军学长,刘荣华学长,阚延国学长,李森良学长,徐化彬学长,王建国学长;还有两名中学长:孟智浩小学长,张涵铭小学长。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济宁伏羲文化学会党支部书记、济宁市文化专班始祖文化专班副主任刘昌国同志参加。

为了让学长们对圣源泗河有更好地了解,升华徒步的意义,在徒步之前特别邀请到贾庆超教授做了一场圣源泗河的专题讲座!感恩并且佩服贾教授!

通过教授的讲解,我们油然升起对祖先圣贤的敬畏,升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感恩伟大的中华民族,至圣先贤!

这次徒步接上次上九村河边为起点,上香鸣炮,行祭拜礼,成立指挥部,徒前总动员,做足了徒步的功课。

张涵铭小学长说,最害怕的就是放鞭炮,这次一定要亲自点炮,突破自己的恐惧。在学校里最害怕运动,这次第一个扛起红旗,走在队伍最前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孟智浩小学长从小就爱学习国学经典,文质彬彬的他也扛着大旗走在队伍前列!

这次徒步还吸引到我们来自临沂的萧正学长,来自济南的任万山学长,徒步团队的力量立马感到壮大了。

指挥部成员个个在状态,做义工的楷模,他们提前勘察路线,多方了解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给团队策划诗情画意。

走近大自然,沉浸式徒步,一路欢歌笑语,真是非常有意义的有氧运动。







钓鱼高手在民间,老大爷今年70多岁了,钓鱼都用上了高科技,全自动钓鱼设备。

无人机鱼船带着摄像头潜入水底,老大爷在岸上观看水中动静,真是明察秋毫,一览无余,又有鱼。

途经邹城与微山分界碑,上面写着国务院1998年。如果不是在河边,还真的很难知道这些细节呢。

升起篝火开启午餐,烤馒头,烤桔子,味道美极了,带上野炊布,席地就餐,美味胜过山珍海味。


午餐后继续徒步,几经曲折,来到了一座古桥边。

尹沟古桥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尹沟西1000米的泗河之上,是一座平板式石墩石梁桥,结构牢固。全桥77孔洞,长165米,宽5米,加上两侧引桥总长335米。桥墩由石块砌成,桥面由长方形花岗岩条石铺设而成。该桥建筑宏伟,气势如虹,是邹城市境内历史最悠久、跨度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石板桥。该桥无精雕细刻之艺术装饰,是纯使用型的交通运输桥梁,
尹沟古石桥于明代初期建筑,已有近700多年的历史。古石桥位于泗河东岸的尹沟村西,故石桥被命名为"尹沟桥"。

尹沟一架古石桥,
泗河之上领风骚,
全桥七十七孔洞,
桥面条块石铺造。
默默负重七百载,
坚石踏出深沟壕,
车水马龙无觅处,
憨气遗风伴苇摇。
在网上搜到一首关于尹沟古桥的写意诗。

泗河一路形态曲曲折折,沟沟坎坎,有时平淡无奇,有时突然又壮阔波澜,恰如我们的人生。


徒步结束点,太平矿附近的老百姓还有矿上的退休老干部非常好奇,问我们这问我们那,我们发出邀请一起徒步,他们笑着摆摆手:走不动了,真羡慕你们啊!

我们的徒步活动每月一次,欢迎更多的学长加入到我们的徒步队伍,欢迎我们的孩子们周末放下书本,走进大自然,跟着我们一起去徒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