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间教育机构,我国历史上曾有七千多家书院,从唐朝到晚清,传统书院存续千余年,在中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中山市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之一,烟洲书院逐步从烟洲学校发展为今日的烟洲小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得以一脉相承,如今不仅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也是传承中山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

今年恰逢烟洲书院创建15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结合中山“百千万工程”和“文化兴城”战略部署,进一步弘扬烟洲书院百年学风,赓续烟洲书院百年文脉,11月21日,由西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市烟洲中学、中山纪念图书馆西区分馆、西区文联联合承办的“诗说中山 书院文化”中华诗词楹联文化公益讲座在中山市烟洲中学大讲堂举行。

活动邀请了中山市中华诗词楹联学会主席高松为主讲嘉宾。高松以“香山八景”中的“长洲烟雨”为引,向烟洲中学的学子们讲述烟洲书院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并引用唐代诗人郑愚的诗,阐释了学习中华诗词楹联文化的重要性。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活动最后,高松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剖析了烟洲书院校训“诚勤朴爱”的深刻内涵,鼓励学子们要广泛涉猎书籍,多读优秀作品。

接下来,西区街道将继续深挖辖区文化资源,联动多方力量,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等公益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章来源:广东中山西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