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女子
文/老悟
孙亚玲、田丽娜、孙小群,是大长安茫茫人海中,我所认识的三位女子,且都是省散文学会会员。她们普通而特别,俏丽而个性,柔弱却身怀绝计。与她们认识,就是那种五百年修得同船渡的缘份,既没有邂逅的惊喜,更无认识之后的罗曼蒂克,就平平淡淡的交往,让我的心中住了一个大长安,想着都美美的。
最先认识的孙亚玲,算起来有小二十年了。那时的她青春着哩,娇小的长安女子,单薄柔弱,个头近一米六,脸庞红润,仄仄小小,整个人儿像一片树叶,有被汉江边的风吹跑之感。时在仲春,汉上大地正披着油菜花的金色曼纱,亚玲不动声色地走进油菜花田,将一袭天蓝衣裙淹没了去。青春芳华与油菜花一起绽放,她是沉醉其间,可我却在想:她怎么能是大长安的女子呢,分明是那条小巷撑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嘛。没想到,几年之后,她竟然出版了散文集《太白烟雾》《一轮明月映秦岭》,长篇儿童小说《回家》,还入了中国作协。她能写文章,我没想到;她能出书,也没想到;加入中作协更没想到。可是,这些事儿就发生在孙亚玲的身上,是真真切切地现实存在。且上百度搜“陕西作家孙亚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创联部主任,碑林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蓝田县十八、十九届人大代表。在鲁迅文学院、西北大学作家班学习。出版有散文集《太白烟雾》《一轮明月映秦岭》《枕着秦岭入眠》,长篇小说《回家》。

此刻,我反躬自省:噢,原来,亚玲并非“单薄”之身,她是有仙根的,且有许多的护花使者呵护着呢。其父孙兴盛,蓝田县作家协会首任会长,与写出影响中国文坛的长篇小说《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先生很是要好。老哥俩谙熟长安事,均以文字为长安造像,是西安文坛巨擘。孙老一生为文,著作等身,亚玲是他的掌上名珠,几个儿子都拜了孔方兄,唯小亚玲悄悄继承衣钵,且受老父谪传,又有父亲身边那么多文学大家文气熏陶,不成长为“作家”都没有道理啊!再者,那时的她,还在省作家协会办公室工作,由她鼓励,我整理了自己的作品,她联系了远村老师,为我的诗文集《皎月如瀑》作序,通过华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也是我面世的首部文学作品,自然对她的一路“提携”感激不尽。就这样,我与亚玲平淡交往,一来二去就到了现在的鬓发斑白。而她,依然静如处子,不事张扬,默默地行走在大长安的文坛。两年前惊悉亚玲父亲突然故去,我劝其节哀顺变,之后写了一篇散文《蓝田一门两“国手”》,以记之,表达了追思。因为她父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加入中作协的,爱女亚玲是其父去逝前两年才入中作协的,父女二人双双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就是件稀罕事,且这门槛之高,进入之难,只有他们心里明白。从亚玲的做人做事,用惯常俗语加持,我觉得再恰当不过。做人:低调务实不张扬;做事:高端大气上档次!
田丽娜,我称“小田”,在群里,姐妹们昵称她“丽娜姐”。我叫她小田,是因为她年龄小一些,人年轻嘛,西安称其丽娜姐,既是尊称,又有对其“能干”的肯定。她长得港台名星模样,都说像林志玲,我说林志玲像她。小田个子高高,长发飘飘,面部棱角分明,很具骨感;她开朗活泼,大大咧咧,天生乐天派,说话图嘴舒服,是不过脑子的那种,快言快语之人。她智商高,深研中国传统诗歌,古诗词写得炉火纯青,疑似叶嘉莹先生的高徒。写诗填词口占便佳句叠出,随吟即古风拂来。五年前出了一本古诗词集,取名《一拢清欢》,淡粉色上一册书正徐徐打开,端庄、清雅,静气。书出之后,她还被西安广播电视台邀约,做客《长安有约》,通过电波,讲解古诗词,圈了不少“娜粉”。我也牵线搭桥,她来到汉台区图书馆,在莲花池畔做古诗词专场文化讲座。古诗词造诣高,取得这般成就,应属“做学问者”,这样的长安女子自带光环,让人肃然起敬。
就是这么一位痴迷古诗词的长安女子,生活中却时常被人善意“捉弄”而浑然不觉,让人生出几多惜怜。举例说明。第一次见她,我、亚玲、她,同一车行,去蓝田玉山镇红酒庄园采风。大热天的,下车后采风团成员很快集结,要在酒庄大门楼前合个影,却就差田丽娜一人。孙亚玲主任(省散文学会创联部主任)打电话过去,她总是那句话:来了,来了,等一下,等一下。你猜,后面怎么着了?过了两年多,亚玲一篇文章披露了那次等她的细节。文中写道:“我们一行人一个一个都离开了小车去酒庄参观,她却坐在车上迟迟不见下来,不知在里面干啥。八月的太阳最没心没肺,晒得人直想拿根棍子把它戳下来,我等得生气了,便啪的一声,从酒庄门口的石堆上用摇控器锁了车门,把她锁在里面。我站在远处偷看,她竟然连一点焦急都没有,还是那种从从容容的样子,不急不躁,不慌不乱地扛理着头发,戴上墨镜和黑纱遮阳帽,等这一切防晒设施准备停当,才掏出手机给我打话,让我来解救她。当时就想,谁让你这样磨叽,为了臭美,一个人浪费那么多人的时间。”“别闷出事来。”我给亚玲说。“没事,她皮实着哩”。后来,小田整理好妆容,十分焦急地打电话过来,亚玲才开了车锁,放“囚”出笼。这次被善意“捉弄”的教训应该够深刻吧?可后来的出行,小田同志依然故我,说话急火火,行动慢腾腾,总是慢半拍的那种,叫人拿她没办法。去年,她又出了一本新诗集《一壶清风》,真是长安女子总有“绝活”在身,冷不丁出一招,都在关键处,不致命,也令人倒吸一口气:啊,高手,真是高手!还有,小田自悟性“禅舞”,跳得深情自然,很是自我享受。入心而禅定,老胳膊老腿,不一定很到位,却每有表现,即深情款款,自我陶醉,达到忘我的“境界”。且看百度所录:田丽娜,陕西长安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对外创联部副主任,长安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已出版古体诗词集《一拢清欢》,新诗集《一壶清风》。近年来创作颇丰,诗歌、散文、小说都有涉猎!期待小田“清……”系列大作乘风而来。
孙小群,小田亲切叫她“小裙裙”。她是我新近才认识的。具体说是今年8月份的“甘南之行”。小裙裙,人静静的,慢声细语,娇而不嗲,略微显胖,圆乎乎的脸庞上架着幅眼镜,给人很是斯文的感觉。一张娃娃脸,谁见谁爱,说话走路不急不慌,在甘南7天之行中,她屈居“理想“三排小小空间,始终没有喊调换座位的话。这样“负重前行”的“忍者”,那颗“小心脏”该有多么“强大”啊!尤其是她心细、体贴、周到的为车上的我们服务,让人很是感动。在后排烧开水,削水果,递零食,一路上乐此不疲,毫无怨言。小裙裙就是那种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劳模”。细细想来,她是亚玲与小田二人的集合体,有亚玲的聪慧,有小田的可爱,长安有此一女子,何愁不“盛世”啊!更令人震惊的是,小群同志会吹埙,有板有眼,把埙吹得使人回肠荡气。我小地方汉中人,孤陋寡闻,总觉着埙属土,是一件很难把控的“玩艺儿”,可听小群自如的吹奏,就想起此乃雅乐也,如同考古发现的“编钟”,那是怎样神奇的“造像”呀!且看百度所录:孙小群,笔名、网名:冰莹水晶。教师,陕西省朗诵协会会员,都市头条金牌主播,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少儿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西安市作协会员,长安作协外宣部主任。著有诗歌散文集《为了春天》。

在九曲十八弯的黄河之畔,我即兴朗诵起李白的《将进酒》,小群悠然地吹起《长安烟雨》的埙曲。我想,这萦绕在黄河之上..浑厚、悠扬的天籁之音,在此处,小群一定是吹埙第一人!她那自信,淡定,优雅的神态神情,感染了每一个游人,他们不由自主的停下匆匆的脚步,在落日余晖里,争睹这千载难逢的“黄河雅乐”盛事!我“装模作样”的朗诵,小群深情自在的吹埙,小田翩翩起舞,亚玲看客般静静的欣赏,真没想到今生与长安三女子,在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边,共同演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神奇图腾。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台戏堪称完美,我算是服了……

人生海海。结识长安三才女,幸也,福也,乐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