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大 爱 无 声
一茬又一茬地守岛者,用心血浇灌着小岛,把爱洒在小岛的每一寸土地上,那整齐的营房,环岛的堑壕交通壕,四通八达的坑道工事,哪里没有官兵们的血汗,甚至生命呢?但是在这里,他们却吃不上喝不上,甚至连个女人都见不着,满眼都是清一色穿军装的男爷们。
难怪呀!有的战士当兵三年了,还没出过一次岛,有的入伍上岛,退伍出岛,在这里,女人已经是在他们心中常想,嘴里常说,但却非常抽象的概念
“说句心里话,我也有爱,常思念那个梦中的她”。无情未必真豪杰,军人的爱最真,最烈,最深。
最让那些兵哥军嫂们日盼夜想的莫过于一年一次的鹊桥相会了。每次都是从分手的当天就开始板着指头数了星星数月亮,好不容易盼到那个多彩的梦,亲属来队了,却风大无船上岛,这不啻于一条噩耗,使人心灰意冷之后又悲壮得不能自已。
为了确保干部在位率,上级规定临时来队家属一般都要进岛,这样丈夫们就把自己守岛的艰辛,合法而又无奈地分给了不堪重负的妻子们。当一个个为奉献而奉献的军嫂们,在海上经历了比分娩还痛苦的七八个小时的颠簸后,站都站不起来了,战士们不忍心嫂子们下船后还要爬山上岛,便抬来担架,不管嫂子愿意不愿意,抬着就走。嫂子们上岛来,不仅使战士们真切地感到这个世界上拥有异性的风采,更重要的是嫂子们给全连缝补浆洗,帮厨做饭从不停歇,谁愁了是嫂子好语宽慰,谁病了,又是嫂子送来病号饭,嫂子在战士们的心中有着神圣的位置。
军嫂们每次来队拖儿带女,大包小包装满了奶瓶尿布,乘了火车换汽车,铁路到了头还见不着要见的人,在码头临时招待所里一边望苍天祈祷,一边对大海期盼。忽闻明天有船的消息,激动地背着孩子上街买菜割肉,几个苹果筐都装不下对那守岛者的爱。天不亮就赶船上岛,最糟糕的是,在风浪中苦熬了大半天,岛也看到了,远远的亲人就在码头上,可就是浪大靠不上岸,无奈船被迫返航。留给了大海一片叹息,留给了岛上船上两处伤心。还有更无奈的是,有的妻子利用星期天加班换来的假期特意赶到部队,不料却无船进岛,看看假期已过,夫妇二人只好断断续续地通个电话,就算来了一次队,探了一次亲。尔后,我们的军嫂们匆匆赶紧回家,上班工作,种地喂猪,孝敬公婆,抚养儿女。在阳光下,挽起袖管与艰难困苦的生活继续扳手腕,晚上躺在床上,抱着枕头,又开始编织下一趟探亲的梦……
一批又一批来自祖国各地的有志男儿,告别了都市,乡村和父老乡亲,带着理想与憧憬,藏起了出国留学,经商发财,当演员做明星的种种愿望,来到这大海深处,以艰苦为伴与寂寞为伍,把自己灿烂的年华,无条件地奉献给这片鲜为人知的国土上,小岛长期的艰苦磨砺,铸就了他们独特的人格秉性,他们在这里站岗放哨,施工训练,潮涨潮落,风风雨雨。尽管每月只有八元钱的津贴却一分钱也无处花。退伍时小岛赠送给他们的是比别人多一张带病还乡的证明。但又有哪一个不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呢?转业退伍前夕,老海岛们顾不得去整理那一根竹扁担两个苹果筐的行李,有的整夜地站岗;有的不停地擦枪;有的抬石头修路;有的挖土造田……船来了,有的面对小岛庄严地敬最后一个军礼,有的抱着礁石嚎啕大哭……岛不恋人人恋岛啊!
有人问,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商人物流教师育人,他们的价值看得见摸得着,可军人的价值在哪,尤其是和平时期军人的价值究竟何在?甚至有相当一级的领导居然也这样问。让人心痛啊,我好想问他,当你度过欢乐童年的时候,是否想过是谁让你没有流离失所,无忧无虑?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读书的时候,是谁使你没有头上随时落下炸弹的担忧?当你与情人在花前月下杨柳依依时,有没有想一想,有多少军人与妻子正天各一方,受尽相思之苦。当你经商从业挣得大把大把钞票时,又有多少军嫂正在为交不起孩子的学费发愁。
军人盖天的价值,就是写在共和国旗帜上的和平与安宁,炮火硝烟的年代,军人浴血沙场马革尸还自不必说,在时下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明媚中,如果没有一代代军人用青春年华和无私奉献,在高原边陲,海疆大漠筑起祖国安宁的血肉长城,谁敢保证,那亡我之心不死的敌对势力没有对我分裂肢解瓜分的野心?谁敢说,在国家急难险重的关键时刻少了军人?谁还会说和平年代军人是多余,是负担?和平是美好的,但和平环境里也容易让一些人忘记战争的残酷。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的“红色记忆”节目,就是提醒国民为了忘却的记忆。
时下有一个时髦流行的词叫岁月静好,可又有几人知道,在这竞争对抗,霸道欺凌,尔虞我诈的人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默默地为你遮风挡雨,负重前行罢了。

刘振平,1954年2月出生,学生出身,大学文化。原南通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先后担任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入伍后,他能正确对待苦与乐,在黄海深处、远离大陆、荒无人烟面积仅有0.056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从士兵到营长整整驻守了15年。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能够以苦为荣,以岛为家,无私奉献,尽心尽责。先后入南京高级步兵学校、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深造。入伍来,他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受嘉奖二十余次,多次被省军区和师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干部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