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寻心理平衡,安然度过暮年
~~~~~~~~~
文/程增庄

人生如梦,转眼就失去了当年的肆意潇洒。老就成了延年的成果,任谁都得无奈地接收。
人进入了老年阶段,逸养天年便是对岁月的最好蹉跎。
或许是人性本质的骚动,致使人心里的翘翘板依然在晃荡,锁不住的过往及亲临的现实,旧伤新痛,令人心烦意乱。纠结、嫉愤、郁闷、恼怒等等,似乎象一个个邪灵附体,让人昼夜难安。
偶而走进文字游戏场,看到熬好的盆盆鸡汤,底料多是陈皮、白糖、酒精。喝多了也晕,晕过后还是原形复归。
人活在别人劝慰中的永远不会独处,也永远不会挺起腰杆。只有个人把事想透了,才会知道如何搭理自己的余生。

回忆是人生晚年的一大沉淀,常常思想前多半生,在哪个阶段或哪些事上,愚蠢给带来的尴尬、沮丧。同时又做出多少个假设,追悔莫及。其实,即便当初照如今所悟的去做,也未必就能如愿以偿。
有人说格局决定命运,岂不知是命运设置了格局。人的谋略或成或败,归根结底在于命定。所以,不要总当自己的事后诸葛亮。
走过来了才知道,不哭的孩子得不到奶吃。头领虽认可你的能力,并在工作上也常使用你,但由于你不知道哭,谁还会顾及你的腿脚乱蹬呢?现在哭已失去意义,就不必为年轻时的思想单纯作补裨了。
老了,命运的结局已渐行渐近,似乎不是那么模糊了,把一切归于其下,视作为一,横放在心里的天平上,这不就是一个平衡吗?这是一种艺术,靠它,我们带着 往事里的满滿忧伤,持一颗素心,不急不缓地行走于余生的红尘阡陌之中,再不悲不怨。 九九归一,一既是小也是大,既是轻也是重,既是贱也是贵。
不知足且常与人攀比,这不是坏事,它是人前进的发动机。所谓知足常乐、不比则安,这不过是一句谎言,多数人都做不到。不说不等于就知足,不说不等于就不攀比,常流露出口的多是不知足中的知足部分和不攀比中的可比部分。

知足得有知足的客观条件,不比得有不比的理由。盲然的知足与不比,这是一个人固有的内在机能的完全消失,如同半死不活。
日消费几万元的奢侈者教训乞讨者知足,乞讨者听之若顺,那他就永远流浪四方。
一个位居高官的酒囊饭袋教训一个德智双全的小官不要攀比,斯人若听之以忍,那他永远就是个奴才。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多是伪君子,所出之言都是虚与委蛇,骗人不脸红的。
正常人之乐是在不知足之中获取奋斗得来的果实;不攀比是在个人意识到无能为力时对人生所做出的一种了断。
树老枝残,人老无刚。再不知足、 再去攀比,似乎已力不从心。年轻时的找不回来,当下的也只能打个哈气。于是乎,不如来个以异相抵、以长抵长,因为凡人都有自己的光鲜。
上帝还是讲公允的,不会让一个人把所有好处占全。他官居高位,你子孙满堂;他金屋藏娇,你全家和睦;他有别墅多处,你有美丽家园;他有酒肉穿肠,你有身体健康;他腰缠万贯,你骡马成群;他有买官一坐的喜乐,你有节节奋斗的激情诗篇;他有位高一级的傲气,你有众口皆碑的自豪……。如此相抵相较,岂不是就划上了等号,还有什么轻重之分呢!
这世间,付出的不一定有结果,就如同在一段情里,你付出的真心实意,或许在不经意的瞬间,一切都随云雾一般渺无痕迹,只是在心里剩下一根刺,深深地刺痛着自己。所以,还是把自己原有的艰辛视为应该,甘之如饴为好。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官位的高低,也不在于他资财的多少,而在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自己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不是别人的不幸和低层的熬煎,而是你自己的态度。须知,万事皆有公允,天道亦讲平衡。学会与自己和平相处,内心才能真正平静下来。
沒有先进的工具替代,旧的工具就不会撇掉。心灵中没有新的环境和新的满足进入,那心灵就永远被以往的各种沉积所困扰,想放下却放不下。
世上不乏聪明人,有的选择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品味绘画的美妙。有的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让心灵在语言的巧妙构思中得到滋养。有的选择闭关修行,通过冥想与打坐,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有的选择聚众闲聊,说说自己人生路上的“过五关”,只讲精彩不言羞,让心情放飞,如阳光灿烂,似风儿自由。还有的选择热爱大自然,漫步在山水间,聆听风的高亢与委婉,感受大地的温暖。有的选择走遍天下去旅游,踏高山的逶迤连绵,看大海的浩瀚无边、波涛汹涌,把心灵融入其中,让胸怀开阔能行船。这都是一种不刻意又轻松的辞旧迎新,它会使心灵境界一步步跳跃,从而摆脱尘俗的桎梏与束缚。

在我们自寻心理平衡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不断悟道。要开始明白,平衡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调和。我们要学会放下执念,释放过往的自负,接受现实生活中的起伏与变化。我们要学会宽容,宽容他人的过失与错误,宽容自己的不完美与不识时务。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感恩那些与我们相伴的人。当我们逐渐得到内心的平衡时,就不会再拿别人的骄傲惩罚自己,我们也能更加从容地面对人生的不确定与变幻。岁月的流逝不再是压力与焦虑,而是一种珍贵的馈赠。我们开始深知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因此,在两鬓霜白的今天,要找好适合个人余生的位置,既不靠近钱,也不靠近权,而是靠近灵魂,更加珍惜每一个日出和日落,安然就序地渡过自己的暮年。
〈2023-12-6日于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