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火线桥
作者:陶园
演播:慧觉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中,有一座很大的雕像,叫女子火线桥。非常震撼。
1947年5月,在山东省的一个小村子,村救护会会长李桂芳,接到了一个部队的紧急命令,要马上在汶河之上搭一座桥。时间紧迫,部队天黑就要过桥。然而只剩下五个小时。平时她发动妇女缝补军衣,做军鞋,运送军粮,经验丰富。可眼前村子里的男人们,都到前线去了,只剩下老人,儿童和妇女。而且也没有木料啊。如何搭桥呢?时间迫在眉睫,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很可能会影响前线作战。不,决不能拖后腿,忽然,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马上召集了32位妇女,拆掉家中的门板当桥身,用人来当桥墩。
晚上九点多,先头部队急行而来,李桂芬大喊一声,“姐妹们,架桥”!妇女们抬起木板,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二十多米宽,湍急的河水,瞬间淹没了她们的胸口。但她们却像二十二座坚固的桥墩!看到眼前突然出现的人桥,战士们惊呆了,不忍心踏上去。李桂芬急了,大喊道,“同志们,时间就是生命,赶快过桥”!夜色中,隐约听到战士们感动的哭泣声。但时间紧迫啊,带头的部队领导转身交代后面的部队,两列并一列。过桥时,轻踩慢跑走中间。就这样,一个小时的时间,两千多战士,背着弹药,重机枪等,从三十二位妇女,用柔弱的肩膀搭起的人桥上,顺利通过。火速奔向了孟良崮战场。而架桥的妇女们,她们个个被冻得全身发抖,肩膀磨烂。但她们看到战士们都走过去时,都兴奋地露出笑脸。任务光荣地完成之后,有的累瘫在河中。更催人泪下的是她们当中有的是怀着身孕的少妇。
这场战役后,她们有的落下了终身大残疾,也有的终身无法生育,但她们为了胜利,为了全国人民的彻底解放,义无反顾。这就是可敬可爱的沂蒙紅嫂。用身体架起了通往胜利的火线桥。在孟良崮战役之后,陈毅深情地说,“我陈毅就是死在棺材里,也忘不了山东人民对革命的支援”!是啊,没有先烈的牺牲,哪有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啊!所以,我们要致敬英雄!致敬先烈!传递正能量,让我们携手共进,继承先烈的遗志,勇于担当,为民造福,为国争光!我们可敬可爱的军嫂,你们的功绩永远刻在共和国的丰碑里!
作者简介
陶园,网名:紫薇。齐齐哈尔市第二十九中学高级教师。齐齐哈尔市外语教育协会会员。省中小学心理教育协会会员。省中小学心理教育优秀实验教师,国家级教育科研骨干。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女工委会员。黑河市诗词楹联协会党支部书记。黑河市群文舞蹈协会会员。所著书有《初中试题研究》《资源评价》《课课通大考卷》《试题优化》《假期伙伴》《初中英语单元达标》《学业评价》《中华传美教育》。发表论文国家级,省级,市级论文数篇。其中所著的《说课教案》被编为二十一世纪中国优秀教育论文精品文库。曾参加过《中华美德教育读本》的编写工作。获得过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国家级指导一等奖。本人的作品数篇在卡伦湖文学,远东诗歌,黑龙江省女工委,黑河诗词楹联协会,中国都市文学社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