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诉
文/辽东天赖
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
都当作无聊的聒噪
等吧,等秋后
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
秋后,再无我的声息
(发表于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微诗栏目2017-6-23 15:16)
舟自横渡:蝉诉之诉
人微,自然言轻。“声音再大,又有谁会在意?”即便是歌功颂德也不一定可达天听,更何况是不同的或者是叫屈的声音,“都当作无聊的聒噪”吧。
读辽东天赖的《蝉诉》一诗,如果不看题目,或者看成蝉鸣、蝉叫、甚至蝉欢,都不过是对成蝉上树后短暂又悲怆生命的真实写照而引发的些许感慨罢了。
大凡写诗的人都会追求诗眼,因为诗眼决定了诗的立意高度,也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个人以为《蝉诉》一诗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诉”字,让平淡无味的蝉鸣具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由诉而引发的联想五味杂陈,诉说也好控诉也罢,那么声嘶力竭的声音如泣如诉究竟为了什么呢?在此,我不得不佩服诗人的高明,他将留白交给了读者。“等吧,等秋后”,然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又是算账的时间,而蝉却已死亡!那薄如蝉翼的希望竟然死亡!
“秋后天清气朗,明日高悬/秋后,再无我的声息”,作为蝉它必须死去,这个是自然的造化,但作为人,无论秋高气爽还是秋风萧瑟他都必须活着,而活着却没有声息,那是何等的悲哀啊!正如过去之社会,弱者的声音无人会听,纵然有一二强音也被秋后问斩,那么噤若寒蝉亦非偶然!不过,寒蝉也总算见识过丝丝寒意,也可以无愧于一个寒字带来的殊荣了,相较于厉王执政时的厉害来,也算是够幸福的罢!
注:本文转载自Poetry Weekly2017-08-22 10:00诗日历1403期【评诗·微诗】舟自横渡微评《蝉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