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女神周家启
作者:谭应建
早几天,周家启在“汨纺人在长沙”这个群里发了一帖,问我还能找得出当年汩纺男同胞心中的女神吗?
其实我在四十年前就已经找到了,时至今日,这个女神在我心中始终没变。
我虽然写了四个美女,但美女与女神毕竟不同,女神汨纺只有一个,那就是周家启。
我想周家启早就心中有数,知道这个女神非她莫属,现在按捺不住叫“嘟”,无非是想引来更大关注。
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帖子一发,群里就象当初我写“网名趣谈”中找“麻子”那样热闹起来。
黄平,尹湘英,张小红,毛友清等都认为周家启是女神,我也发表了同感。
虽然周家启一再表示承受不起,但心里肯定还是美滋滋的。
凭心而论,周家启成为男同胞心中的女神是众望所归,名符其实。
我几次提笔想写周家启,因担心写不好,怕在其先生章丁这个大文人面前出丑而打了退堂鼓。
写完黄平,骆满芷,陈大力,肖湘生四个美女后,我本打算从此收笔,不再写了。我脸皮薄,怕别人说我人到黄昏还不正经,担心英名一世,晚节不保。
今天被周家启点名逼到这个份上,我只能豁出去,麻起胆子写写周家启留给我的印象。

周家启在筒摇,我在准备,虽然都是长沙人,但并没打过什么交道。
认识她,要追朔到四十多年前,那时我在厂美术组,她在厂宣传队,厂工会许多活动使我们经常可以见面,我虽然不爱和女同事讲话,但暗中观察还是在行的。
我对美的人和物非常敏感,而且非常留意。
说实话,周家启当初也入了我的眼球,不过她比我大点,我只能把她当成漂亮姐姐。
周家启是厂宣传队的独唱演员,第一次听她唱歌,就被她那银铃般的嗓音所吸引,让我如痴如醉,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唱京剧样板戏“红灯记”。
七十年代,全国各地都在唱八个样板戏,为了紧跟形式,用革命的文艺活动占领无产阶级文艺舞台,厂工会要求各车间选排一部样板戏。
我们准备车间因为女孩子条子好,模样强,当仁不让地选了舞剧“红色娘子军”。
后纺(细纱筒摇合称)因为有周家启可演李铁梅,所以“红灯记”花落细纱。
周家启身材匀称,精致的五官无可挑剔。
她照着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铁梅扮演者刘长瑜的样子化妆,脑后留条用红绸子扎的长辮子,额前的刘海须剪得整整齐齐,上穿一件侧边开扣的红花布衫,下穿一条浅蓝色长裤,衣服和裤子上都用不同颜色的布缝了几块补丁,活脱脱的一个李铁梅的形象。
演唱时,周家启眉毛紧锁,表情凝重,当唱到,“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时,因字正腔圆,京味十足,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甚至有人还扯起嗓子高喊:周家启,周家启!
后纺不晓得禾什看中了姚国良演李玉和,可能是姚国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扮演李玉和,一身正气。
李静珠演李奶奶实至名归,唱腔有板有眼,很有京剧老旦的范。
当幕布徐徐收拢,聚光灯集中打在她们三人身上,只见李奶奶紧握双拳,李玉和挥舞右臂,李铁梅则高举红灯唱着:“红灯高举闪闪亮,照我爹爹打豺狼,世世代代打下去,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时,整个礼堂顿时沸腾起来哒,台上台下一同齐唱,站在最后几排的把椅子都踩烂了几把。
谢幕时,三人摆好姿势亮相,等待关幕。可观众意犹未尽,迟迟不肯离去,幕布始终关不了。
周家启因要高举红灯,手臂伸得老直老直,因亮相时间过长,有点支撑不住。
厂工会向秋桂师傅发现周家启手有点往下垂,担心红灯掉下来影响英雄形象,只好赶快将幕布关上了。
当初八个样板戏我个个爱看,而且有的唱段还能唱得有模有样,但自从看了周家启演的李铁梅后,对“红灯记”情有独钟,如痴如醉。
周家启 姚国良 李静珠演红灯记
周家启不仅才艺出众,而且事业心极强,厂工会早就看中了她,只想把她调到厂工会做文艺干事。
可咯样的才女,车间禾什舍得放啰!她既是车间的文艺骨干,又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操作能手,车间领导脑壳摇脱,只有一个字:不行!
经厂部多方协调,工会苦苦请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调了出来。
小舞台换成了大舞台,周家启如鱼得水,其才干在工会得到充分施展。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不辞辛苦,把厂文艺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厂宣传队每次到岳阳汇报演出,总是满载而归。
为了丰富基层的文化生活,她总是下到车间,班组,手把手帮他们编排节目,教他们识谱唱歌,深受广大职工的好评。
八十年代后期,我在二织车间担任党总支书记,各个班岁未年初都要举办联欢晚会,我总是邀请周家启参加。
她虽然工作很忙,家里事也特别多,但总是给足我面子。 每次她的到来,都给晚会增色不少。
有一次她拉我对唱“浏阳河”,让我受宠若惊,第一次与歌星偶像同台,感受真是不同凡响。
“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长沙新河三角州正是浏阳河与湘江的交汇点,离我们的家不远,这优美的歌词对我们两个长沙人来说特别亲切,对唱中,我们饱含深情,虽然我的唱歌水平和周家启不是一个挡次,但还是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以后我也和别人对唱过,但总找不出当年的感觉。我想可能是与崇拜的人一起唱,更能激发我的激情吧!
周家启与谭应建对唱浏阳河
九十年代初,我们都离开了不舍的故土汨纺,分别来到了军蔴和长沙三纺厂,从此各自一方,很少来往。四年前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才在微信这个平台写了周家启给我留下的印象这篇随笔。
周家启是我心中的女神,她的先生章丁也是我的偶像,心目中的男神。
章丁身材伟岸,仪表堂堂,知书达理,幽默风趣。我们在一起喝过二次酒,我觉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说天上的事晓得一半,地上的事全晓得。尤其是听他讲故事,那出神入化的表情,生动幽黙的口才,简直是种享受,每次都意犹未尽。
都说男才女貌,安在周家启和章丁身上,那真是绝配。

周家启 章丁幸福晚年
他俩不仅是模范夫妻,而且是志同道合的典范。
退休以后,他们一直置身于公益事业,热枕为老年人服务。
去年我曾邀请他们参加汨纺老友聚会,他们正处在最忙的阶段而无法抽身,我从内心发出感慨:真是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早几天我好奇地问周家启,你禾什显得咯样年轻啰?她笑着对我说,保持年轻的心态,活出老年人的风采,就会显得年轻!
我完全相信周家启说的话,你看她在六一儿童节,站在烈士塔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行着标准的少先队队礼,哪象七十岁的人?不仔细看,还以为是邻家小女孩哩!

邻家女孩周家启

88年对唱“浏阳”河仍在耳边迥响
23年再唱“为了谁”永远激情流淌
照片摄于新麦克量贩KTⅤ
2023.年11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