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家步伟光”与“书法篆刻家庄则”的年终对话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这句出自战国初期田和所著《司马法》一书中的名言,现在读来仍意味深长,但同时也揭示出一个人人要问、人人又回答不全的问题,那就是“文道”与“武道”!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由此观之,看来“道”是一种“精神”,或者一种“境界”,总之是一种很让人着迷的神秘的东西……人活着总要求“道”,那么何又为“道”?习文者的“道”与习武者的“道”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就这一问题的回答,笔者有幸见到了武术家步伟光先生与书法篆刻家庄则先生,他们俩一武一文,对各自所求的“道”又有着超越常人的痴迷和执著,于是就有了年终岁尾的这次对话:
步伟光:泱泱中华,从古至今,帝王身边,朝廷上下,从来不缺文臣武将,文可兴邦,武可立国……文与武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人们崇尚家国情怀,其实,家就是最小的国,国就是最大的家……文与武,正像一个家庭的男人和女人,只有对立,则家不和人不宁,家破人散;唯有统一,方可家和业兴,代代相传!
庄则:从春秋到战国,从诸侯争霸到战国七雄,再从战国七雄到华夏一统……一个惊人的事实是,近三千年的中华文明所留给后世的,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而战争的本质就是“流血”……
是的,也正是那一代代一茬茬中华儿女青青脉管里流出的红如枫叶的“血”,汇聚成了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并引领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战争走向和平,从苦难走向辉煌,并把对“血的红色记忆”,融入生命,融入灵魂,最终化成视死如归、可歌可泣的对“血的信仰”,——那就是“红色信仰”!

步伟光:今天的主题,是文武对话,那我就谈谈我对武的感受与感悟,谈到武,很多人会立马想到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又会想到当代明星李小龙、李连杰……放在一个人身上,文与武,正像大脑与躯体的组合,只有文精武粹,才能形成完美的组合,只有完美的组合,一个人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人之骄子!
就时下而言,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已然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职业……人们发扬武文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说不尽其穷,各尽其妙,我现在教授的“杨氏太极拳”就是其中的一种样态!
庄则:《论持久战》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作“兵民是胜利之本”。“民”是“兵”之本,“兵”是“民”之器,有了这样优质的“本”和优良的“器”,任何企图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发动的战争,都注定必将在由“兵”和“民”组成的“人民战争”中灰飞烟灭,都无法逃脱其失败的命运!
步伟光:大凡在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一般出于两种:一为天生体质较弱者,习武以强其身;一为生来便对武术有着先知先觉的痴恋与着迷,修武以终其道。
我自身便属于后者,我9岁专练大洪拳,后拜杨氏太极拳掌门人傅声远泰斗为师,专修杨家拳、剑、刀、棍及推手。进入“红色军营”,我把自身练就的精湛武功与杨氏太极加以融会贯通,便在“红色文化”的浸濡熏陶下,进行了“红色改造”与“红色升级”,由此而诞生了现在的“红色太极”!
我传授的“红色太极”,与其他传承千载的各类太极的最大不同点,就是为“杨氏太极”注入了“红色基因”与“红色灵魂”,不仅解决了千百年来“太极”的门派之争,更为重要的,是解决了千古传承、历久弥坚的“中国太极之道”,是为门派一极所用,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多极服务的大问题!
我倡导的“红色太极”的终极使命:就是为人民谋福祉!为万众谋幸福!

庄则:历史不可追,但却记住了中国军人自强不息的宝贵精神;镜头不可忘,留住中国军人征程的瞬间,并把瞬间变成历史的永恒……也就为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了中国军人穿在身上的“一片绿”,闪耀心中的“一片红”……
那些曾经的“士”,那些曾经的“兵”,那些“化‘士’为民”拥入“新家”后的感人片断,那些“化‘兵’为民”拥入“新家”后的泪目瞬间……都将凝成中华民族的“军魂”和“民魂”,都将成为一个伟大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从卓越走向卓越、从崇高走向崇高的“魂之源”和“魂之力”……

有了这样的“魂之源”和“魂之力”,中华民族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称得上“木秀于林”的“林之魂”,“捍卫和平”的“力之魂”!
步伟光:《孙子兵法》无疑是战略层面的“武文化”,讲的是“用兵之道”;而战术层面的“武文化”,诸如南拳,北腿,柔道,太极等等,讲的则是“强身健体”。仅“太极”一脉,又可分为“陈氏太极”、“杨氏太极”多支……也正是这些战术层面的南拳、北腿、柔道、太极等等的绵延不绝,方才构成了中华民族群星熣灿的武道群峰……
然而,如何化古为今,化繁为简,把诸多的“武术理论”与“太极文化”融汇贯通,不论男女老幼,人人得而习之,最终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更高境界,创造出更能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尚武精神和文脉传承,并可源发济宁、辉照齐鲁、绵延中华,乃至越洋跨海惠泽全球影响世界的“文武融合”之道?!

正是肩负着这样沉甸甸的民族之问和历史思考,如我辈者,才历史性地登上了“传道授业”的舞台,我从爱国诗人屈原那里,拿到了一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钥匙,然后带着将千百年来“兵学经典”与“儒学经典”“文武融合”“融会贯通”的历史责任,然后将博采百家、终归一体的“红色太极”,以身示范,惠施周围,目的简单而明确:造福黎民苍生,佑我中华大地!
……
一个普通的年终,笔者有幸遇到了各持一“道”的武术家步伟光先生与书法篆刻家庄则先生,有了他们“一文一武”的对话,一个普通的年终也就显现出了非同一般的不普通,愿每年都有这样的相遇,每年都能体验这种关于“道”的极致的快乐!

人物简介:
步伟光,男,1963年生,汉族。
2006年-2009年,自费到邹城市体育局和文化广场传授杨氏嫡传太极拳,并馈赠太极拳教学光盘,推动了当地太极拳运动的迅猛发展。2010年-2012年,根据太极拳内部的规律,结合部队管理、教育及教学法的实践活动,撰写并出版了太极拳及杨家拳实用解析,自费去广东传授太极拳、并创新出太极拳步式教学法。2012年以后,在潍坊、青岛、济南、济宁、邹城等地及兖矿集团,积极推广中医太极拳的强身治病、防病原理及拳法,并创造出“太极养生功”。许多井下工人、退离休干部和病人练习太极拳和功法后,身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
组织百人方队,参加了2014年9月山东省第二十三届全运会开幕展演。承办了第32届、33届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文化与太极养生”专题汇演。参加了嘉祥国际武术精英大赛的组织、百人义演。
组织纪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6周年百人太极汇演。进行了济宁第六届运动会开幕百人太极义演。组织潍坊明德学堂师生,参加了2016年奎文区夏令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等。

庄则,原名张东瀛,字庄则,山东济宁人。现为济宁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理事,济宁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首届孔子文旅杯文创产品金奖获得者。
(王长鹰)
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