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风俗节令系列散文
【大雪】
作者:罗雅博
“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月令七十二集候》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孟冬在野,仲冬在望。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就要进入倒计时了。十一月的初冬清寒仍未散去,十二月的大雪就即将纷至沓来。徘徊在黄河的北风终于毫无顾忌地吹向岭南静江。天空很高很蓝,没有鸟儿飞过,也没有万里浮云,只有那阳光,诉说着冬日的沉静和内敛。我们挺胸抬头地迎接这一年中大雪节气的到来,迎接一年最后的时光。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行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时间是公历每年的十二月七日或八日,也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五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大雪节气的习俗: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民间还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大雪时节正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的说法。
让我们还是回到大自然与尘世吧。此时正值冬季到来,少了前秋的红红火火,喧闹嘈杂,多了些颜色俱寂的安然。这样的清静会带给人一种怡然的心境。冬天的太阳虽然不是春夏那般热烈,甚至还略有点羞涩,但它依然是温情的,太阳在无论何时何地都还是饱含着温情的。
冬天怡然当然离不开太阳的缕缕温情的照耀,它带给冬季的景色是另一种明媚:清浅淡泊,素雅美妙,执着动人。太阳总会在明天又冉冉升起,继续自己的使命。

冬季的夜晚虽然不像秋夜那样皓洁,甚至有点灰暗,但它是有渴望的,夜晚无论如何都孕育着一丝天明的渴望。冬季怡然也少不了夜晚的渴望,因为它带给冬天的期盼是另一种欲望:朦胧,暮霭,静谧而神秘,灯火,远阑,温暖而恬淡。漫漫长夜总会在黎明前,悄悄退却。所以,无论怎样也要留住阳光的心情,牵手冬夜,因为冬天不能没有热情,也不能没有热情。
冬季的怡然,或许秋味中的桂花清香还在萦绕,或许秋色中的黄菊绽放的篱扉还在敞开,如果是这样,那此时此刻就没有必要感到伤感,因为生命的已知或人生的通达在于对往事的轻快洒脱地回味,在于四季里的臻于完美与坚强。
我们既要有能徜徉万紫千红的春天,经受电闪雷鸣的夏季的心态,也要有能享受果实累累的秋日,白雪梅绽的冬令的立意,冬季,恰恰带了人们对生命与人生的许多理性的思考。
冬日最不可错过的,是一场雪的盛事它是丰收的来年,是一时惊喜,也是一念清净。漫长凛冽的冬日,需要一场雪,才能让冬天不再孤寂。可惊喜闹腾终归一时,雪之所以迷人,还在于世间一切在它的覆盖下变得纯粹清净。

人们喜欢雪,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洁白,还因它有诗经的大雅,有楚辞的浪漫,有唐诗的磅礴,还有宋词的婉约与豪放。一场雪,覆了山川万物,还世界一片清净与安宁。
邂逅一场大雪,便是邂逅满城花开。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最爱温一壶清茶,约三五好友欢聚一堂,闲聊家常,共赏雪落,与岁月温情相拥,用真心温暖寒冬,互道一声珍重。
冬天着一身素衣而来,没有了往日的姹紫嫣红,却用简单的颜色,勾勒出一幅通体洁白的画,纯洁通透,轻盈自然。
有人说,一下雪,西安就成了长安,北京就成了北平,南京就成了金陵,开封也成了汴梁。当雪落下,在世间慢慢融化,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变得复古柔软了。

雪,一片一片,落满山头屋脊,落满庭院心窗。昔日的烦忧,哪怕是千年的夙愿,都被一场雪倾覆,然后,便释然了。
人生,有时候需要一场大雪去记起或忘掉一切,犹如飞鸿踏雪泥,留下似有若无的痕迹,飞走了便不计东西。
冬日寂寥,所幸还有雪花盛开,花下掩埋过往,花逝便是春天。大雪时节,期盼一场大雪,覆了红尘烟火,只留心底最深的纯洁。然后,我们静坐窗下,细细听窗外雪落青瓦,雪染松竹,雪打残荷的声音。此时,月光在缓缓落下,白云在悠悠舒卷,树枝在轻轻摇曳,一切都安静而舒缓,温暖而流长。正适宜围炉夜话,煮雪烹茶。雪染倾城,冬来无恙。暖阳待雪,灯火可亲。

作者风采:罗雅博,陕西省延安籍人,中国计生协摄影社摄务委员,《陕西日报》特约撰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外华语作家》、《中国作家联盟》、《华人文学》签约作家。有小说、散文、诗歌、摄影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出版文集《凝望延安》、诗歌集《落雨如诗岁月如歌》、散文集《歌唱延安》。作品被收录于《当代华语名家囟《选》、《2018、2021诗歌年鉴》、《中华当代诗典》、《新时代诗典》、《中国黄金诗典》、《中国散文名家三百篇》、等书。在公开媒体发表影、文学作品300余篇(幅)。
党育:原名张党育生于1964年,内蒙古五原县糖厂下岗,喜欢文字,热爱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喜欢诵读,愿把美好与人分享。

◎征稿启示◎
*本平台招募金牌签约诗人、作家,文学艺术家,要求:
①作品质量第一;②留言不低于300人;③阅读量不低于3000;④赞赏不低于100人,投稿达到三次,每次特聘的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首发的新作。
*投稿及特聘金牌金笔作家诗人,文化杰出传承艺术家及文学顾问,各项目主编要求:
新诗三到五首,古诗词二到六首,小说1000~1500字,散文诗1000多字,民间故事1000多字,书画作品两幅。
编辑总部:
总编:霞满天
主编: 张馨予 副主编:陌上花开 山无棱
主审:临江独立
分类编审:水云间 暖阳 紫竹
顾问:光明乾坤 曹式清
总监:芙蓉沐雪 红剑
宣传部长:蓝克 心灵活水
运营管理: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