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 桐 杂 谈
文/清白相承
仲冬季节。午后,沐着一抹慵懒的阳光,我隔着玻璃窗,看着马路两边的梧桐树。当初,那绿叶成阴,遮阳蔽日的情景早已不见。只见在寒风中又抖落了一片又一片的金黄的树叶。当视觉拨开梧桐树上依然还留存着的金黄的树叶,还可以看到在梧桐树的枝条上还三三两两的挂着不知名的梧桐果,形状像荔枝,颜色同样是金黄的。每当一阵寒风吹过,那梧桐果就象圣诞的小铃铛一样在迎风摇曳。
(此梧桐非彼梧桐)
记忆中的梧桐树,好像是文人墨客发抒情感的寄托物。
比如晏殊的《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晏殊在这里抒发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而词语却和婉清丽。从字里行间又能品味出含蓄的愁绪。
又比如孟郊的五言诗: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狥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里,孟郊在诗面上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其实是借赞颂贞妇烈女,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品行。
再比如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亡国之君无言的忧伤,更胜过痛哭流涕的哀嚎。想那酸甜苦辣酿的酒,也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
也许,在古代诗人的眼里,梧桐树的寓意就是相思雨的代名词。而延续到今天,更有文人把【梧桐】和【相思雨】合并成一个新词汇,叫做:【梧桐相思雨】。可以作为书名,也可以用作歌曲的名字,也可以当作网名。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传承和发展吧。
其实关于梧桐树的寓意,并非只是单纯的与相思雨连在一起。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里,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在庄子的秋水篇里,也说到梧桐。在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
人们常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大概这句话的出处就在这里。因为梧桐不但有气势,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所以,以前的大户人家大都在院子里栽种梧桐。
树与人都一样,只要出了名,就会有一个原产地之争。有人说梧桐树的原产地在中国,也有人说梧桐树是引进的产品,(还像模像样地说是据文献记载,可又说不出是哪本文献)。有人称之为法国梧桐,有人称之为悬铃木,也有人称之为落叶乔木............是是非非一时难以判断。梧桐却还是那棵梧桐。
窗外的寒风依然把梧桐树上金黄的树叶扫落了一片又一片,也许某一天会把梧桐树上金黄的树叶扫落的一干二净。但是,梧桐树依然挺拔着腰杆,在寒风中顽强的屹立着。也许,梧桐树在默默地等待着春回大地,也许梧桐树在暗暗地积聚能量,等待来年的枝繁叶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