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严谨的字典竟这多错讹
——第12版《新华字典》问题质疑
刘冀人
看到一个小视频《老师们都蒙圈了 玩呢》,作者发现第12版《新华字典》有几个让老师蒙圈、让学生迷路、令国人担忧的问题,笔者深感对《新华字典》这几个问题揭的好!脓包只有捅破,毒液只有排除,才能保障健康之躯体不受侵害。
问题之一:字典第186页(“横”字读音页码)中,“噷”和“哼”两个字后所注的拼音,规范的拼音是声母加韵母,而这两字的拼音却都是2个或3个声母拼在一起,只有声母没有韵母的拼音,哪里有这种“神拼”呢,“神拼”使人根本没法读,连老师都蒙圈了,何谈怎么去教学生查字典。作为严谨的字典竟犯这种浮浅的常识性错误,字典的编辑水平怎么连小学生都不如?审读们干什么吃的呢,莫非喝酒也喝蒙圈了吧。这种字典怎么能成老师、学生之师呢?
第二个问题:该字典第511页(“窝”字读音页),对“倭”字的注解是“古代的日本”,此后无语。人们习惯想到的倭即“倭寇”却不按常理、常识加注,显然有故意避“倭寇”之嫌,这不能不令人怀疑编审的阴暗意图?
字典无疑应该是十分严谨的辞书,是指导读者尤其学生的指南针,然而却出现这类草率做法和政治性错误的意图,令人深思。
笔者认为,对这个並非学术性问题,而是十分明显属不负责任、贻误子孙后代,甚至带不良政治色彩的问题,应该反馈给出版部门的上级领导机关,由上级查处社科院和下属出版社,不能让社科院和出版社自己查自己,如果让他们自查,说不定又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孩子们的教科书曾出过多少问题呀,前车之鉴,不可健忘。
看来国人不是没理由怀疑社科院辞书出版部门是否混有奸贼或渗进了“倭寇”。
笔者杂文,愚之管见,拳拳之心,明鉴求是也。
(作于2023年
12月5日)
附注一:感谢中石油李月光同志提供小视频。
附注二:附《老师们蒙圈》小视频

附注三:作者刘冀人简介:中石油东方公司退休干部。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曾为《人民海军报》记者、编辑,中石油《石油物探报》总编辑,主任记者、副处级。退休后在京历任《中国改革报》《中国贸易报》《中华合作时报》《中华建筑报》“北京海洲公司网站点”等多家媒体部门主编。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内参和《中国青年报》《杂文报》等媒体发表评论、杂文等文章3000多篇。百度至今收藏其《王麻子破产风波思考》《顺义农民的“顺义”之路》调查报告等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