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善交、正义
爱国民主人士程如连
文/常玉田
程如连,字洁臣,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生,赵县西杨村人。自幼聪慧,博学强记,熟读“五经四书”,通晓孔孟礼仪,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应变。二十五岁被推举为西杨村村长。尽职尽责,公正廉明,不分贫富,一视同仁,且常舍资助人,不纳无义之财。倡导男女平等,创办城南第一所女子学校,其言行深得村民拥戴。民国17年(1928)村民感其功德,为其挂阖乡匾额一块,红底金字,上书“公正廉明”,阖乡同立。1966年文革开始,红卫兵误认为“四旧”,匾额被毁。
程善交往,与三教九流都有接触,引起某些人非议。民国24年(1935)为避非议,离职到石家庄闲居年余。“七七事变”,程回家居住,日伪军见其谈吐不凡,办事利索,且威望很高,便委管东西杨村事务。程自此有机会与日伪军头目接触,渐渐混熟,取得信任。凡村民及周围村庄乡亲被抓,或牲口被牵,多请如连到日伪衙门周旋说事。如连从不推托,想法赎回,尽量让事主少破费。抗日区长骆魁英被捕,他受陈翕儒县长之托,多次进城保释。
程抗战期间,虽明与日伪交往频繁,但其爱国之心常存,其家系赵元宁抗日政府一个铁杆“堡垒户”,抗日干部常潜居其家,从未遇险。1949年赵县人民政府成立参政会,程被推选为参政员。1957年赵县人民政协成立,程被推选为政协委员,连任两届。
文革期间,因其经历复杂,被“宣传队”指责为三开(国民党时期、日伪时期、解放后都吃得开)干部,对其展开调查,结果出其意料,历史虽复杂,从无害人之事;交往虽广泛,从未纳不义之财;乡亲多念其恩德。 晚年务农,因心底无私,口无遮掩,常与年轻一代畅述所历,无所顾忌。1980年寿终正寝,享年84岁。
其孙程振伟,1953年生,中共党员,受其祖辈遗传,公允正义,深得村民拥戴。1980年,当时,西杨村公社大搞乡镇企业,建了全国闻名的“西洋罐头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公社党委抽调他到公社任企办室工作,1982年回村,被西杨村广大党员选举为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勤劳致富,深得大队、公社、县拥戴,连续三年被评为“红旗党支部”,当时赵县党委组织部规定,连续三年评为红旗党支部的支部书记,破格转为正式干部。程在西杨村乡政府转为正式干部,2002年合乡并镇后,程被选拔为沙河店镇民政助理。2016
退职后,退而不休,发挥余热,继续担任赵县人民法院特邀陪审员,为广大父老乡亲服务。 【作者简介】常玉田,赵县沙河店镇野鸡舖村人,退休教师。八十年代中后期从事''赵县教育志"和县志教育章编写工作,荣获省级奖励。多年来为河北农民报撰写稿件,近百篇文章被采用,被评为优秀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