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力量
文/刘 光 琳
朗诵/慧觉
早个年头没有电脑、电视,也没有手机,人们的文化活动大多数是到说书摊上听先生说书或是到戏园子里看戏。但是由于我们这里比较落后,经济不发达,外面唱戏的来我们这里都是找块空地临时搭个台子演出,老年人们大多数人都爱看古装戏。每当有唱戏的,他们便一窝蜂似的蜂涌而至。戏台前看戏的人特别多,简直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看戏时別人都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了戏台上聚精会神地看演出听戏文。而我看得似乎全面一点,既看台上的演出,又注意台下的动静。把更多一点的注意力放在了戏台下面观察观众们的举动。一面看戏一面思考问题。
依稀记得有一次演出“铡美案”,当人们看到秦香莲带着孩子跪求鲍爷、哭诉陈世美昧了良心,狠心抛弃妻儿,独享荣华富贵时,台下一片唏嘘,忿恨和咒骂声如鼎沸的水翻滚不断,此起彼伏。当人们看到鲍爷开铡问斩陈世美时,台下暴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中间还夹杂着叫好的声音,几经折腾又恢复平静。
观众的情绪都被台上的演出所牵动,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台上演悲剧台下看客则落泪,台上演喜剧,台下观众则喜笑颜开,欢心鼓舞。
曾记得在解放后的六十年代,乡下第一次演歌舞剧“白毛女”,当人们看到地主老财黄世仁的丑恶行经时,立刻就有人往台上扔土块疙瘩,更有甚者,还有手握木棍欲上台去揍那可恶的黄世仁。若不是民兵拦住,不知会弄出什么乱子来。
当时就有人带头高呼:“打倒地主黄世仁”,“解救杨白老,为喜儿报仇”!声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我如梦初醒,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立刻就想到:“这个可能就是艺术的力量吧?”!它打动了人心,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暴发力。
凡是文化艺术类的东西,无不蕰藏着吸引力和感染力。无不打动人心,给人以精神鼓舞和努力向上的力量。
就拿公园里唱歌的来说吧,他们悠扬婉转、嘹亮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不少人。每当歌声一起,便有三三两两的中老年朋友们手里拎着个小櫈子,就来到唱歌的地方,远远坐在周边聆听那美妙而动人的歌声。有时遇到节日,便有文艺演出,来观看的人会更多,成千成百,万头攒动。
你说说,这是不是艺术的感招力?否则决不会有人在冬天来看演出来听歌。他们绝对不是来凑热闹的,也不是来看红火的。至少是个音乐爱好者,不然夕阳红的歌声怎么会打动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