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这么忙?(散文)
文/杨爱昭
最近拜读了中国作协会员,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书法家,词作家,享受国务院专项特殊津贴的,多才多艺,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管用和先生的一篇经典随笔——巜我为什么那么忙》。拜读佳作,涨知识了。瞬间灵感四起…倘真要我写篇读后感之类还谈不上,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想照着葫芦画瓢,也来简简单单写一篇巜我怎么这么忙?》。
笼统的讲,从出娘肚皮的那一天起直到今天,我都没有闲下来过。此话怎讲?刚出生时,听奶奶讲母亲就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我被奶奶抱着到处找别人讨奶吃,初生的婴儿我怎么这么忙?
四岁记事,大家人口,母亲体弱多病,我是家中的长女,五岁开始学做家务,六岁站着櫈子帮妈妈洗碗涮锅学做饭,七岁就读“观音堂”重点上学,在班上还有很多个“头衔”,管的事也多。放学后,放下书包都要帮助妈妈做家务,那时起,我就非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条件差点,但可以尽情的玩耍,无忧无虑的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我却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心里想:我怎么这么忙? 十二岁考取离家五、六里地的重点中学,一天来回四趟。仅管如此,在校期间还参加了校宣传队、讲用会、报告团。从不迟到从不早退。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天到黑,马不停蹄,汗流浃背,忙个不停,我都不知道我怎么这么忙?
十五岁考入“丰集”重点高中,离家十来里远,我完全有条件住校。偏在这时,奶奶因高血压患病中风偏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亲工作繁忙多在外少在家,母亲体弱多病,叔叔婶婶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的小家庭且子女多,我是家中的长孙女,照顾奶奶的重任习惯成自然的落在了我的肩上,每天天不亮起床,把奶奶穿起来,帮助奶奶梳头洗脸,从头到脚一样不能马虎(奶奶大家闺秀,一生爱干净讲卫生,对卫生标准要求特高)料理完毕做好早餐,早晨的时间如流星,特别紧张,忙进忙出,分秒必争,很多时候身上的汗水浸湿了衣服,哪还顾得上吃早餐!一路小跑来到学校,天天如此,有时也会喃喃自语:我怎么这么忙?
高中期间校宣传队、讲用会、报告团、黑板报…这些所谓的有头有脸的事、班里班外的事,老师同学都会找到我,不禁自问;我怎么这么忙?
晚上放学一路小跑回到家里,继续完成照顾奶奶的“任务”,给奶奶脱衣、洗澡、料理奶奶上床、陪着奶奶睡觉、帮着奶奶起夜大小便…天不亮又要开始重复做这些循环往复没完没了的琐碎家务,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照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奶奶整整十年有余!连个谈婚论嫁的时间都没有挤出来,你说,我怎么这么忙? 高中毕业那年我17岁,高考没有恢复,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我徘徊、犹豫、纳闷,何去何从?不得而知。其实,我完全有把握可以进父亲的单位工作。“屋漏偏遇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正是这一年,父亲的事业从颠峰迭至低谷,正是这一年,母亲闭上了双眼…之后的几年爷爷奶奶的相继去世,让我伤心欲绝,悲痛万分,泣不成声,这么一个烂摊子让我这个还算是一个未成年的人,“狗咬刺猬难下牙”,无从下手,可身为长女,”该出手时就出手”,家里家外,跑进跑出,唉…我怎么这么忙?
家道中落,我不能因此消沉下去!我要努力!我要奋斗!我要拼搏!我知道要想将“一手烂牌打成王炸”需要何德何能!一个怀揣着初心,有着目标、理想、梦想的弱女子,单枪匹马,行走社会…我怎么这么忙?
弟弟妹妹们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为了方便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我也只能选择家门口的一所民办学校任教。我要特别特别的感谢这九年的民办教师生涯:让我无论刮风下雨起风落雪,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的一边干着家务一边听着收音机,整整三年,没有落下一节课,圆满修完了由中央人民广广播电视大学编制的英语初、中、高三个阶段,高考恢复后,我是我们这里唯一的一个敢于报考英语专业的考生。也是我们这里唯一的一个敢于给巜青年报》投稿的人!大弟弟成为当地唯一的一个最年轻的第一书记,直到四十年后的今天还在继续任职…他们各自也都有了自己的儿孙满堂幸福的大(小)家庭,孩子们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哈!哈!我怎么这么忙?
忙完娘家忙婆家,忙完姊妹忙个人,自从见了公婆面,二老把我捧上了天,巜妈妈,只要您还能再活一天》里面可以见。二老年龄高,生活不能自理整十年,为二老做了一点点,街房四邻把我说成孝子媳妇美名传…几十年来养成好习惯,学会了忙里如何来偷闲?每天议事曰程排个单,(年排单、月排单、周排单、日排单)这样再忙都不会乱,突发急事再来变换,几十年来看见别人三三两两在一起交谈,我都很好奇以为出了什么事他们在一起围观…亲朋好友红白喜事大多礼到人不到。一年到头忙!忙!忙!不知忙的啥名堂!订过二十几年的报纸上千斤看完整整齐齐摆放;家中各种藏书近万册;写过的碎纸板上百斤;用坏各种笔类几百支;记过的好词好句几十本百万字;出版书籍十几万字;发表过的作品以及尚未发表的不少于百万字;第二部散文集正在筹稿中…每天还有好多文学交流群要进行学习交流。我怎么这么忙? 凡事都要讲究平衡利弊,要取利大于弊的一面,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长期以来,忙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习惯了就会成自然,自然了就可以成为一种爱好,爱好就会成为一种特长,自己喜好的准能干的好。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一种坚持。“其实,成功就孕育在每一次“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有位主持人说过这样的话我很喜欢就记了下来:“你只有坚持別人无法坚持的坚持,你才能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拥有”。“忙”其实也就是一种坚持!我怎么这么忙?
有谁敢说人老了退休了,孩子们都有了自己小家庭,理应可以享享清闲了?孩子大了安排工作、买房装修、结婚生子,条件差点的连气都没喘过来,又要带孩子。这不咱是常人也不例外,孩子们工作的地方上班时间跟接送孩子点达不成一致,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解决好“隔代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我也只能“越俎代庖”,“种”了块小小的“试验田”初见成效!
为了防止老年痴呆,信任我的社区干部们推荐给了我一个“楼栋长”志愿者做做,“随时准备着”:随叫随到。我忙,我愿意!我忙,我开心!我忙,我快乐!
【作者简介 】
杨爱昭,女,笔名王文,湖北武汉市人。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文学学会会员。巜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河北名人名企文学院院士。中外华语作家文学院院士。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九十年代初开始在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散文、多首诗歌。著有散文集《和平年代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