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 面
文/张黎(甘肃)
以前没有钱吃泡面
现在没有钱吃泡面
这是最近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梗,打工人对于泡面是爱恨交加。爱它是因为它便宜又美味,恨它是因为常吃会厌倦。泡面在广东有很多种叫法,打工人叫它“方便面”,本地人叫它“公仔面”,大众叫法“方便面”。

第一次吃泡面是到广东的第一天的第一餐,那时候的绿皮火车从西安到广州要四十八个小时。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已经头昏脑涨。在人挤人的火车车厢站立,用摩肩接踵形容拥挤一点都不夸张。火车厕所都站满人,行李架,座椅下都是人。站着睡觉一点都不担心会倒下,两天两夜不敢吃不敢喝,因为根本挤不到厕所。到广州火车站的广场上已是蓬头垢面面目全非,乘坐广州到深圳的长途汽车,经过六个小时才到深圳的工厂。已经是深夜,工厂饭堂为我们熬了一锅清粥,每人发两包方便面。方便面泡在清粥里,确实好吃。不知是饥肠辘辘还是第一次吃方便面,感觉确实不错。从此也与方便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三十年前到现在。
刚到深圳的工厂,每天从早上八点上班到晚上十二点,算是正常,经常还要加班到深夜两点。工厂没有夜宵,上班到晚上十二点发一包方便面,加班到深夜两点发两包方便面。没有开水,只能干吃,吃完了再到水龙头上喝凉水。方便面调料包留着第二天撒在大米饭上。一个月有四个星期晚上不加班,便没有方便面吃。深夜饿得睡不着,如同百爪挠心,在水龙头上喝点凉水,把肚子管饱。有一位初来乍到的同乡,睡在上铺,晚上做梦梦到吃方便面,凳子与桌子有点远,于是身体向前挪移,“噗通”一声从高架床摔到地上,嘴巴碰到地上,满嘴是血,门牙也掉了一颗。有一天晚上梦里梦到方便面像下雨一样从空中落下,很多很多。早晨醒来睁开眼睛,看到床上地上都是方便面,这不是梦想成真吧?后来,有位福建籍的协理才告诉我,是他们车间发方便面剩了半箱,他半夜推开窗户,一包包丢进来的。

方便面伴随着打工人,成了他们的必须品。也是出门在外吃得最多的面,尽管那时候云吞店的一碗面要一块五,但是方便面才三毛五。二零零二年春节,在佛山的工厂放假三天。离得近的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工友都回家过年了,只有我们甘肃人太远无法回家过年,只能待在工厂。放假了,工厂饭堂也停伙了。工厂外面的小店饭馆也关门了,无奈之下只能提前买一箱方便面。这时候的方便面价格涨到七毛五了,有调料包,还有一袋油,比起以前的方便面好吃多了。那个春节,广东天气比较冷,只能躲在宿舍吃了三天方便面。
有一次回家待了一个月,吃了一个月的家乡饭菜,来到广东竟然吃不下工厂的大米饭 ,于是买了三箱方便面,一个月一日三餐都是方便面,最后吃得闻到方便面的味道就想吐。前几年,在公司上班,国庆节放假七天,也是没地方吃饭,吃了七天酸菜牛肉面,吃到厌倦反胃,从此再也不吃这种方便面了。
这两年,换了工作,换了环境。由于岗位特殊,周末及寒暑假也是没饭吃。快餐价格昂贵,吃不起。一份快餐二十多块,量少价高吃不饱,也吃不起。一天吃一个早餐,两个快餐,这一天就白干了。无奈,又吃起了方便面。

年少时,天天吃母亲做的各种面,百吃不厌。现在天天吃方便面,一吃就厌,但也没办法。虽然从当初的喜欢方便面,到现在的厌恶,对方便面的感情还是比较深厚,毕竟它陪伴了我三十多年。在饥寒交迫的时候,它能温暖我的凄凉。在饥肠辘辘的时候,它能让我不饱受饥饿。

张黎:甘肃宁县人,农民,《庆阳乡情文艺》,《马莲河儿女》公众号主编。1987年起,先后在《甘肃农民报》,《陇东报》发表通讯稿及文章二十多篇。近年来先后在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百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