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生命中有比较重要的几个节点,才造就了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
12月2日下午,窗外有冬日暖阳,嘉善诗人麦须的最新诗集《温暖而荒凉》分享会在嘉兴文艺之家举办,主办方为嘉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诗人们聚在一起,谈诗论人。
麦须是当下嘉善诗群的代表性诗人之一,《温暖而荒凉》是他第二本诗集,从他近两年间集中创作的两百多首诗中精选而成。在此之前,麦须出过第一部诗集《所有的船都驶向明天》。他诗集中的很多诗,在《星星》《诗潮》《江南诗》等刊物上发表过,而在他的青年时代,那是上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就在文学期刊发表过组诗。

《温暖而荒凉》写的都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写到了我们当下普通生活的场景,譬如“一坛桂花酒”,“时间里的母亲”或者“在汾湖”。为什么把诗歌集取名《温暖而荒凉》?麦须说,书名的得来,也是因为一件生活小事。他去妻子的亲戚家做客,旁观孩子们玩耍的他,被叫做“爷爷”。他心想自己不久之前还是年轻的,也联想到某一年某一天,这些孩子也会看到听到同样的情形。”这是我感知的时间的真相,眼前所珍视的,我们终究抓不住,只能通过文字,努力把这些感受到的温暖记录下来,也记录心灵深处感知的东西。”

诗人伊甸认为,《温暖而荒凉》这个书名好,“温暖”和“荒凉”是对我们人生最好的总结,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活着的真实感觉。“但我们的习惯思维当中还不大容易把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而麦须偏偏用这两个词做了书名,这两个寻常的词不寻常地放在一起,就有了特殊的意蕴。”同时,他还对其中几首诗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死亡叙述》《冬日街景》《时间里的母亲》《某种疼痛》,他注意到麦须的诗很注重叙述,“他有意识地避开抒情,这是一个诗人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表现。”
以《时间里的母亲》最后一节为例:“她只是——/在我未来的——/记忆中——/慢慢地走向——/公交车站——/人群的——/更深处——”伊甸觉得,麦须的诗常常不按常规出牌,他的写法常有奇特、诡异、天马行空之处。“这几句诗听起来没什么特别,而它的奇异之处在于破折号超乎常规的运用。有这些破折号跟没有这些破折号,诗的意味完全不是一回事。”伊甸更是认为,“麦须的诗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激励就是:诗人的使命就是艺术上和精神上独具匠心、独树一帜的探索和探险。”
在座的诗人、作家们也提到麦须诗集中的哲学意味和现代属性。
在这本诗集的创作谈上,麦须就讲到《温暖而荒凉》既是一种存在,是所有相似的生命历程中某些片段的并不准确的再现,也是最终隐于无形的自我意识的模糊显现。“它并不属我,但我记得它们最终呈现之前的每个过程。”

写小说的作家但及赞叹这本诗集就像一个“多声部的咏叹调”,“我觉得他的诗呈现出他另外的一面,非常细腻,非常微观,这实际上和他的性格有着非常大的反差。”而这也反映了诗人人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反过来也造就了作品的浑厚、耐读和有质地。
诗人灯灯称麦须是“行走的摄像机”“温情的摄像机”“他看见你的时候,你一笑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按下快门了。”这种摄像不仅是眼睛的、视觉的,也是精神的、心灵的。同时,还详细分析诗集中的诗歌如《最重要的事》等,认为麦须的诗具有三个特点:现代性、日常性和实验性,能带给我们很多哲学层面的思考。

诗人晓弦更是用“归来的诗人”来称呼麦须。他认为这本诗集可以当作小说读,当作童话读,“他的作品里面有些是童话式的,所谓童话式的东西就是用诗歌的语言,而且很有节制地构建一个精致的作品。”与此同时,他也提及了书名中的“温暖”和“荒凉“,认为这本书是一个温暖的作品,所谓的荒凉是为了衬托温暖的存在。
诗人、文学博士陈泉说:“奥本海默在实验室里面是做核弹,麦须老师在实验室里做击中我们的闪电,还有他后面写到的语言和枪炮的巨响。”他觉得,麦须的诗中让人感到很强的文体意识,具有实验性的探索,风格多样。

嘉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张猛则从两首诗《温暖而荒凉》《我有一坛桂花酒》和一个意象“犬“出发,解读出这样一个思考: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诗意。“意象“犬”在这本诗集中出现了十三处,从古典文学农耕文明下的看家护院的角色,到诗集中成为“我”的家人,它的意味转变并不是无根主义,而是从传统文学中走过来的。“

诗人管立人则说起麦须其人,当年的小镇青年也和余华一样,曾是医疗工作者,靠着自己的才华进入文化馆,但后来因为生活的压力,下过海,做过商人,做过电工,写过书法,拉过二胡。”管立人用探索性、试验性和平和性来总结麦须的诗歌特色,“他的诗是没有涂脂抹粉的,是一张素颜照,读他的诗,要进入他的实验场,那才是真正代表他的诗。”
本次分享会的组织者、诗人尤佑认为,麦须的诗蕴含着“在世哲思”,其诗歌中的“温暖而荒凉”紧贴“时代写意,文学力量”。

在分享会尾声,嘉善县文联主席苏建平做总结发言,他提到嘉善诗群的诗人们出书有十来本了,也谈到麦须在诗歌写作上的变化,建议诗人的人生经历要去消化,要有深刻的现代性。之外,他还讲到风格的把握和塑造,“就像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说的,其实诗人就是要先褪皮,在这个过程中反复的褪皮、形成、褪皮、形成,最终形成那张独属于你的那张蛙皮,那才是一种风格,一种强大的风格。这些麦须还在路上,期待有所大成。”
诗人柳文龙、费立新、刘梦、叶心、俞冰等也参加了分享会,费立新更是现场赠给麦须一幅国画年历,可谓仪式感满满。本场分享会由作家王加兵主持。

(来源:读嘉新闻客户端记者 许金艳 实习生 谢小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