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新“疫”来袭
作者:饶晓辉

网传:我国沿海某省近日又现“绿码”。所谓的“绿、黄、红”码,就是新冠疫情三年,我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健康码”。说起它,封控、管控、核检等等,那真是令所有国人心有余悸,谈“码”色变。
虽说“新冠”已走,但我们还真不能掉以轻心。近日,随着秋尽冬来,气温断涯式下降,人们户外活动不多,开窗通风的频率相对减少。加上人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会不同程度地下降,特别是“一老一小”这个年龄段,更是容易伤风染疾。近期各地有关呼吸道感染、甲流等疾病,呈上升趋势。有的地方医院,更是出现一床难求的现象。难怪有网友直呼:新冠是走了,但留下的甲流和支原体两个“孩子”,比它们的“爹妈”还要狠呢!所以说,警惕预防新的“疫”情来袭,还真不是危言耸听。
众所周知,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是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期也存在以上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现象。这些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警惕。引起的症状相似,都可能会出现发烧、咳嗽、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轻者住院治疗花费钱财,重者也有可能致命。
当然,任何疾病都是可防可治,大可不必恐慌。只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多运动、少聚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相信政府,相信科学,有病及时上正规医院去治疗。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