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们!让我们唱一首献给妈妈的歌
作者:胡晓潇
朗诵:月半弯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一首献给妈妈的歌!在学习之前,请每人分享一件你和妈妈之间的故事!”
话音刚落,我本以为大家会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可没想到,课堂陷入了几秒的沉默——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看了看坐在身后的妈妈。
“我一练琴,我们就吵架!”淘气包陈博睿率先发言。可能讲到了大家的心坎儿里,我们忍俊不禁,又有点儿哭笑不得。
“睡觉前妈妈会给我讲故事。”小颖和小雯说。
“老师老师,我能不能讲两件?”小博士焦浚恒积极地都要跳起来了。
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音乐课成了故事会……

今年9月,山西省戏曲名家顾小英老师联合诗人薛振齐先生推出了原创新歌——《探春慢·又见炊烟》,这是一首献给母亲的歌。我有幸担任了背景音乐的编写,当我第一次哼唱时,便与这感人的旋律产生了共鸣。多么好听、有意义的作品!我想拿到课堂里,并以“母爱”为话题,让孩子们讲述他们和妈妈的故事、学唱这首歌曲。
说干就干!我整理乐谱、登录网站,开始搜索妈妈和孩子的图片;而后打开幻灯片、输入标题、让两颗红色的桃心点缀我的乐谱!

哦不,我总觉得缺点什么,仅有歌曲素材好像还不那么充实。嗯……我想起来了,最近热映的一部电影就是讲述母爱,里面有很多的细节耐人咀嚼,我可以通过那几句经典台词深化主题!
不一会儿,幻灯片做好了!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就在上周,胡老师看了一部和妈妈有关的电影呢。案件让我浑身发冷,而母爱的温情又催人泪下。画面中的两位妈妈,为了自己的孩子,不惜与犯罪嫌疑人以命相搏。”
孩子们用手托起了下巴。一个个眼神告诉我,他们好像在思考一些从未思考过的问题。我简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并分享了其中的台词:
“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同样也有了盔甲”
“我不是无所不能,但为了你,我无所畏惧。”
“软肋?”小雯好像不理解这个词语,她提出了疑问。
“那老师来讲述一件我和我妈妈的故事吧,听了这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自从上大学,我就和家人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刚工作的时候,我因为不顺心的事而跌入了低谷。那时,我的妈妈也刚退休,她找了一份工作,平日里做些简单的事。可就在她得知我陷入困境的时候,她没有和任何人商量,果断辞职并买了机票。因为,我就是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她可以对其他事情毫不在意,可只要是我的事,就会调动起她全身的敏感。她恨不得1秒飞到我身边来,保护着我。”
小雯点了点头,她转过头去,看了看妈妈。小颖的妈妈拍了拍小颖的肩膀,摸了摸她的头。
教室里安静极了,顾老师的《又见炊烟》就在这样的铺垫中被引了出来。大提琴的前奏如泉涌、如深海,而琵琶的玉珠落盘,呈现了“游子身上衣”的情景。孩子们辨认着音符和节奏,咿咿呀呀地学唱起来。
难道是眼前的一切带着魔法,还是恰逢而立的年岁让我感慨万千?怎么一个图片、一个动作,甚至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以唤起我的从前?曾经的我,不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吗——由于学习懈怠而引发争吵;每天等着故事续集,任由脑瓜浮想联翩;习以为常呼喊着“妈妈”,却不清楚妈妈意味着什么……这一切是那么相似,仿佛昨日重现。

教室里播放着这首歌,四个孩子静静地听。
“‘缕缕绵绵,飘飘袅袅’,你们听,双簧管的上行伴随着顾老师的柔声,像不像炊烟缭绕、泛起回忆?到了中段,歌曲逐渐有了紧张度,翻涌的钢琴象征着窗外的风霜,更是内心的波澜。音乐不断发展,歌声也愈加坚实,终于推出了高潮——‘野菜粗康,饥荒苦度,一一谨勤心种’。最后的弦乐震音,就是作者怀念母亲时,心生隐痛。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是母亲,带给了作者无尽的温暖……”
音乐行进着,我讲解着,我都可以想象出那个琵琶女弹奏的样子。伴随着尾音如石沉大海般落定,图画也播放至最后—— 一个小女孩被妈妈抱在怀中,她们依偎在一起,是那么安心。

在那一刻,我的脑海里,已满是我和母亲的点点滴滴。二十多年前,《小老鼠的故事》就是伴我入梦的记忆。如今的我,成了大孩子,我还能收到她送我的熊猫玩偶。而如今的她,两鬓已渐生白发,依然每天都等着手机叮咚作响,收到“我已到家”的消息。
孩子们!让我们唱一首献给妈妈的歌。终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切身感受“风雨穿窗夜,傍母膝,了无忧恐”的真正含义。
歌曲乐谱
简谱版:

五线谱版:


顾小英、薛振齐原创-《又见炊烟》-配器:殷宏杰、胡晓潇
纯伴奏-顾小英、薛振齐《探春慢·又见炊烟》-殷宏杰、胡晓潇 配器
人物介绍
作曲、演唱:顾小英

国家二级演员,山西省“杏花奖”获得者。现任忻州师范学院法律系党总支书记。
曾出演北路梆子《黄河管子声》、《昭君出塞》、《哑女告状》、《钟馗嫁妹》等剧目。出版多张戏曲光盘、个人演唱专辑。
2012年,与王九筛整理出版《北路梆子唱腔精选》上下集、与武贤喜编著出版《忻州“武家班”吹戏》、与田彩凤合著《山西民间舞蹈教程》;2014年,与王丽霞、史莉丽联合出版《原平凤秧歌研究》。
近年来,创作并录制了多首赞美家乡、讴歌时代、赞颂母爱等主题鲜明、情感质朴的歌曲,如《再唱万里长城长》、《毛眼眼就爱那挠羊汉》、《千年一寺看佛光》、《党旗飘扬领航程》、《歌唱宁武关》、《最美家乡老牛湾》、《中华第一关》、《清廉人间留》、《越溪春·梨园春雨》等。
作词:薛振齐

薛振齐,1947年生,河曲县人。
曾在河曲和忻州师院等地工作,行政副处,专业副高。写过小说、散文,退休后致力于旧体诗词的创作。发表的各类作品散见于国内的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现已出版《薛振齐诗词》二部。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忻州诗词学会主办的微刊“诗词曲联年度选”执行主编。
配器艺术指导、混音:殷宏杰

山西五台人。
现为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员、孝义碗碗腔传承人。
毕业于山西省戏曲学校(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前身) ,师从著名琴师陈龙老师。2000 年于“孝义市碗碗腔剧团”任职,担任主奏和音乐创作。2010 年创办“宏杰音乐工作室”。
曾在多部碗碗腔剧目中担任音乐唱腔设计及领奏,2016年创作的小戏《情系山里娃》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2017年编创碗碗腔器乐曲《胜溪“碗”韵》和《影乡春》,首次把碗碗腔乐队从幕后搬到前台。
2021年,作为出品人之一参与“晋剧曲牌示范演奏、实景伴奏”项目。
2023年,担任碗碗腔现代戏精品剧作《酸枣沟》作曲、配器;同年创作戏歌《黄河》。
本文作者、乐曲管弦乐配器:胡晓潇

1993年生于太原。
自幼师从山西小提琴教育家张丽娜副教授、张娟副教授,先后就读于省实验中学、省艺术职业学院,201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编曲启蒙于央音附中芦小漫副教授。
原创和改编作品有《小锡兵的荣耀》等30首。部分作品曾荣登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等艺术殿堂。
2020年起,开始关注晋剧的发展。曾参与晋剧类“非遗”申报、编创《小开门》、《雁过南》、《急毛猴》、《驻马厅》等管弦乐版曲牌、于“都市头条”发表《走进太谷》、《听一曲<急毛猴>》等散文,文章深刻反映了在新时代里传统文化传承者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2023年,担任殷宏杰原创戏歌《黄河》作词兼交响配器、北路梆子名家顾小英原创戏歌《越溪春·梨园春雨》、《探春慢·又见炊烟》管弦配器。
主播介绍

音乐班小成员

陈博睿
重庆市星光学校二年级学生
重庆市首席猫艺术教育中心音乐素养班成员

焦浚恒
重庆市星光学校二年级学生
重庆市首席猫艺术教育中心音乐素养班成员

崔馨颖
重庆市星光学校二年级学生
重庆市首席猫艺术教育中心音乐素养班成员
汪嘉雯
重庆市人和街小学三年级学生
重庆市首席猫艺术教育中心音乐素养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