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孝在当下
房永敏
题记:12月1日,学校因学业水平考试,中午放假。学生们归心似箭神不守舍,看不下书去,我便即兴发言,劝其尽孝,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作为高三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理解并努力做到。我们现在是学生,还没有经济条件给父母亲人买这买那,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可厚非。大的方面我们确实做不到,但小的方面,我们一定能做到。尽孝不在能力大小,花钱多少,而在于起心动念尽力而为。你买不了楼房汽车甚而至于烟酒糖茶鸡鸭鱼肉……但你完全可以买件小礼物,或说句暖心的体己的话,关心爱护父母的小动作小细节,哪怕你给父母倒一杯水敬一杯酒端一次碗聊一次天谈一次心,问一句“爸爸(妈妈)辛苦了!”我相信他们也许会防不胜防大吃一惊,甚而至于喜形于色心花怒放手舞足蹈泪流满面……你如果不信,这次放假回家,不妨做做试试,好好看一下你父母的真实反应,你就会深刻体会到你自己一直以来,对父母的漠视,漠不关心,你平时只是坦然接受父母给你的爱,而忘记了对父母的回报,并且觉得理应如此心安理得,根本体会不到自己的冷血和无情无义……
在这里说一下我小时候的一些做法,可供同学们参考效仿。记得我和我哥在马家中学上初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下午放学后需要回家吃晚饭,然后回校上晚自习课,饥渴难耐的哥俩步行四里路到家,却看到母亲躺着炕上,蒙头大睡。听到我俩的声音,母亲告诉我俩,自己感冒了,做不了饭了,你俩将就着吃点凉窝头吧。我哥就有些不愿意不耐烦,嘴里嘟嘟囔囔的发些牢骚。我则替母亲捂好被角,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块干姜,用刀切了,放上红糖,端给母亲喝,然后去村里卫生室买药,服侍母亲吃了药,便陪伴母亲嘘寒问暖聊天拉呱,并嘱咐我哥给我请个假,晚上我就不去上学了。第二天早上来学校,班主任就把我叫到办公室,满面怒容大声质问我昨晚为什么没来干什么去了?我和老师说明情况,老师便和颜悦色地告诉我,以后有事要说一声,免得老师同学们担心……
附《祭母文》以示怀念
苦日子过完了
娘却老了
好日子开始了
娘却走了
这就是我苦命的娘
娘健在时
我求学工作敬业了
我回来时
娘却远走了
这就是你不孝的儿子
娘生我时
剪断的是我血肉的脐带
这是我生命的悲壮
娘升天时
剪断的是我情感的脐带
这是我生命的悲哀
娘给孩子再多
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
孩子给娘很少
都说是孝心一片
娘在时
“上有老”是一种表面的负担
娘没了
“亲不待”是一种本质的孤单
再没人喊我“孩仔”了
才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飘渺
再没人催我回家过年了
才感到我被可有可无了
娘在时
不觉得“儿子”是一种称号和荣耀
娘没了
才知道这辈子儿子已经做完了
下辈子做儿子的福分
还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再轮到我
娘在世
家乡是我的老家
娘没了
家乡就只能叫做故乡了
梦见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回去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小时候,娘的膝盖是扶手
我扶着它学会站立和行走
长大后,娘的肩膀是扶手
我扶着它学会闯荡和守候
离家时,娘的期盼是扶手
我扶着它历经风雨不言愁
回家时,娘的笑脸是扶手
我扶着它洗尽风尘慰乡愁
娘没了
我到哪儿去寻找
我依赖了一生的这个扶手
娘走了
我的世界变了
世界变了
我的内心也变了
我变成了没娘的孩子
变得不如能够扎根大地的一棵小草
母爱如天
我的天塌下来了
母爱如海
我的海快要枯竭了
娘走了
什么都快乐不起来了
我问我自己
连乐都觉不出来了
苦还会觉得苦吗?
连苦乐都分辨不出了
生死还那么敏感吗?
连生死都可以度外了
得失还那么重要吗?
慈母万滴血
生我一条命
还送千行泪
陪我一路行
爱恨百般浓
都是一样情
即便十分孝
难报一世恩
——万千百十一
一声长叹
叹不尽人间母子情.......
我上高中时,有一次放假过中秋节,我省吃俭用给我奶奶花三块钱买了一斤月饼,奶奶高兴得不得了,立马拿着月饼到南邻居爷爷奶奶家分享美食,不住地夸奖我孝敬,上学没白上,老师教育的好,孙子很懂事……第二天又拿着月饼去北邻居叔叔婶婶家夸耀,俺这个孙子真好,有出息,会有好前程,并嘱咐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都要向我学习,好好孝敬老人才会有美好的未来……然后又不住嘴的夸奖我在家的时候,经常给她梳头拿虱子剪指甲,端饭刷碗,洗头洗脚洗衣服,一个劲地说我不嫌弃她老,不嫌弃她赃……其实老人家越是说我好,我自己就越觉得做的还不够,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些事。由此看来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鼓励表扬,他们是会向善的,会努力向前成就自己的,最起码会督促自己做好人好事,做到名副其实才会心安理得。
孝道
孝道祖堂欣,情怀素质氛。
殷勤曾得志,语笑亦超群。
报恩
慈亲情厚报春台,严父话真惊梦开。
人品尽忠通远路,理宜行孝聚财来。
积德行善
忠孝图真欢意加,勤诚乡梦世人夸。
养心满眼留千户,种德连根艳百花。
母寿天寒姿玉露,贫来儿壮景金霞。
修身积善红颜盖,立志推贤披彩纱。
我上大学那一年,放寒假回家过年的时候,我用父母供我上学的血汗钱,花六块钱给我爹买了两瓶酒,高兴得我爹眼眯成一条缝,口笑得合不拢嘴,激动得满屋里直转圈,嘴里不停地说“这个唸、这个唸……”吃饭的时候,亲戚朋友给的酒他不喝,哪怕是再好再值钱也不喝,先喝我给他买的酒,一杯接一杯,喝得滋滋响,话也说得格外多。亲朋来了也不给别人喝我买给他的酒,他只自己享受,他只是在喝酒吗?他喝的是亲情孝意,他喝的是高兴激动,他喝的是骄傲自豪……
附:《九秩高龄老父亲的一天》
进入冬季,我便把老父亲接来小住,其饮食起居颇有规律,粗略记之,以告关心关爱之亲人好友。
老人每天8点前后起床,自己洗漱完毕,先饮一杯温开水或蜜水,在室内稍作活动,然后吾妻伺候他吃面包或鸡蛋、面条等,喝一碗黑芝麻糊或小米饭、豆浆等。
自己洗刷碗筷后,坐在沙发上吸支烟,然后到窗台下躺椅上晒太阳,有意无意又睡过去,来个回笼觉。
中午12点左右吃午饭,吾妻给老父盛上羊肉或猪排等,倒上二两王子酒,能吃大半个馒头或一碗米饭,细嚼慢咽,用时一刻多钟,老父自我清洁后来茶桌饮茶二杯,吸支烟,起身回卧室午休。
下午3点前后醒来,吃水果或坚果,饮牛奶或青啤,或吸烟或不吸,摘下牙套,刷净后放入清水杯中。在室内踱步,有时望望窗外,看看天气,有时来书房看我读书练字,有时聊天拉家常,虽谈不上事事关心声声入耳,却也不外乎家长里短生老病死……
晚上6点前后看一会儿电视,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眼看老父亲打盹眯眼,我便给他端上洗脚水,泡脚洗袜,擦干净后,自去卫生间大小便,端出垃圾桶和便盆回卧室晚休,室温27℃左右,常常和衣而卧,几乎不盖被子,睡到深沉时,经常说夜话,有时唱军歌(抗美援朝复员军人),能吵到客厅里看电视的我们,我便起身进去看一会儿,盖好被子再出来。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做儿女的都要好好孝敬,使他们能够安度晚年,健康长寿,见证祖国的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享受小康富裕的生活。
老年人的生活,最好是顺其自然,不必太循规蹈矩,本本主义,经验主义,而应根据其个人实际,颐养天年即可。
总之,尽孝要及早。尽孝绝对不是将来式,而是过去完成式,更是现在进行式。
百善孝为先,苦日子过完了,爸妈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爸妈却吃不多少了。作为儿女,无论如何,请宽容父母、理解父母、善待父母。父母苦过累过,抚养儿女,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善待今天的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今天你善待父母的举动,就是明天儿女善待你的修为。愿天下朋友孝顺父母,百善孝为先。岁月催人老,人生如过客。人,往往就是这样,得到的东西不懂得珍惜,一旦失去才知道珍贵。曾几时何,我们还是个孩子,依偎在父母怀里,而今,父母已是步履蹒跚。人一生,只欠两个人,父亲和母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别等人走了,才幡然悔悟,别等心伤了,才急于弥补。趁人还在,多多联系,趁心还有,好好珍惜。这一世,欠父母的太多,一定要认认真真的还,人生才算完满!!!
附百孝经,规劝世人
孝顺能生孝顺子 孝顺子弟必明贤
自古忠臣多孝子 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 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 孝亲亲责莫回言
惜乎人间不识孝 回心复孝天理还
孝道贵顺无他妙 孝顺不分女和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 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 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 孝妇面上带孝颜
公婆上边能尽孝 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 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 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 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 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 孝能感动地和天
孝经孝文把孝劝 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 能孝就是好儿男
为人能把父母孝 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 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相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 亲死如孝后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 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 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 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 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也为孝 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 孝容满面承亲颜
父母双全正宜孝 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 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为孝方为孝 死后尽孝徒枉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 孝顺温和孝味甘
作者简介:房永敏笔名金水木,山东滨州沾化富源街道办事处房家二村人,1966年生,沾化一中高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本科学历,从教36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省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省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硬笔软笔)二等奖获得者,山东省房玄龄文化研究中心核心成员,滨州市作家协会、书法协会、诗词学会会员,沾化区书画家协会会员,沾化作协理事。滨州沐阳文化副主编及编辑制作,《渤海文苑诗刊》编委,《渤海文学网》驻站作家、编委,《中国爱情诗刊》在线诗人,《华夏诗文苑》文学顾问,二千余篇首散文诗词小说发表在《诗词月刊》《诗坛》《散文百家》《渤海文学》等报刊杂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