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昙仙村的千年银杏树
作者:刘绵珠 周易文 朗诵:蓝莓
翻阅县林业部门编纂的《湖南省安仁县古树名木》一书,得知安仁县仅有三棵一千年树龄的古树:一棵是位于龙海镇官陂村栗山组猫耳寨的栲树;另二棵则是银杏树,一棵在金紫仙镇金花村中湾组,一棵在洋际乡猴昙仙村谭古组和大佬组交界处的山坡上。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之后,每遇赴猴昙仙游览、采风的机会,我们都会在这棵千年银杏树的山坡上停车驻足, 饱览她的风采。
今日清晨,相约吴丰清、陈世先、王诗语、刘小青等文友,我们又从县城起程驱车出发了。在洋际乡农贸市场摊位上吃了一碗“洋际坳米豆腐”,一路上,观摩了雄伟的立新水库大坝和沿途公路两旁翠绿的竹林,经过40分钟左右,来到了猴昙仙村的一处水泥公路护坡旁,便看到号称安仁树中寿星的银杏树了。

猴昙仙景区的亮丽名片
这棵人称“千年不倒、千年不老”的宝树,是古树中的佼佼者,是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猴昙仙景区里一张亮丽的名片:树龄1030年、树高35米、冠幅25米、胸径110厘米、根径5.5米。
银杏树立地位置很好。其西北面有福山顶、军家营等山坡,挡住了西北面的风;其周围地带湿润,地下有山间小溪流过。即便是到了冬天,这里也不觉得寒冷,有时还有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如遇降雪,雪地里的各种蔬菜,只有薄薄的一层雪,雪的融化速度也比较快,蔬菜一般也不会被冻坏。如此宜人的气候和环境,非常适宜银杏树的生长。
望着这棵有着苍劲的体魄、独特的性格、清奇的风骨,倍受人们钟爱的银杏树,不由人想起一首七绝诗:
倚天拔地历沧桑,岁岁秋天白果香。
酷暑严寒全不顾,甘为黎庶释担当。
这是对银杏树的礼赞!
猴昙仙村的这棵千年银杏树,是一棵母树,她以平凡而伟岸的母性胸怀,孕育、生长在福山顶下、侯昙山边,年年开花,岁岁挂果;相伴山民辍耕,受来往香客膜拜。这棵银杏树栽种于北宋,历经40多万个日日夜夜,聚日月之精华,感天地之灵气,产坚实之白果,阅无数之人生。
银杏树在向我们展示她那无限的生机。我们一步步走近大树,感受大自然赋予给我们的生命奇观,尽情感受银杏树的株干端直,体魄苍劲;盘根错节,苔痕斑驳;枝条蓬勃,巍然屹立;叶片青翠,幽香四溢。银杏树也似乎在向我们微笑,向我们招手, 我们情不自禁与银杏树合影,与自然交融,谈天阔地,笑意盈盈。
百折不挠、顽强存活的生命之树
陈世先从小就生活在这清新翠绿的山里。他对家门口的这棵银杏树充满着深情,萦绕着敬意,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
“银杏树是一种珍稀保护植物,也是最古老最茂盛的树种之一,是百折不挠的生命之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原子弹轰炸后的日本长崎和广岛,曾经长时间草木不生,但唯独有几株银杏树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

“这棵千年银杏树原座落在古道分叉中间位置,立地条件很好。2015年猴昙仙村修公路时,规划路基从树下经过,施工方为加宽路面宽度,将银杏树下面属于古道的土方进行切挖下移,古道被挖缺了一个大口子,银杏树的根系也被挖掉了一半,只剩半蔸树根。一到雨季,树蔸下的土壤被雨水冲刷导致大面积流失, 千年银杏孤悬一线。面对这种严重受损的情形,县委、县政法委和洋际乡政府派员深入调查,及时采取了抢救性措施,拨出专款, 在银杏树的下方修筑了护坡石墙,对四周予以平整填土修缮,在树的右侧竖直了一块“千年银杏传奇”钢质标示牌,倡导人们保护这棵珍贵的银杏树。2017年10月修缮一新,千年银杏树以‘古树、古墙、古道’三古色调展现于人们面前。如今,千年银杏树枝繁叶茂、新姿焕发。”
陈世先说完这段话,我们都感觉到这位曾在乡镇工作多年、虽已退休却仍然热心家乡建设的干部心里头,既有伤感之情又有感激之意。伤感的是面对家乡门前的这棵银杏树受到“挖根”损害、濒临“倒下”的时候,他的期盼,他的寝食难安。他一次次骑自行车,跑村跑乡跑县主管部门,恳请县林业部门的同志实地察看。他说,在抢救这棵千年银杏树的过程中,要感谢当年在乡政府工作的马乡长、何书记,县林业局和县政法委(李国文、卢柏清)的领导,是经过他们的共同努力,这棵银杏树才得到了有力度的保护。

有神奇传说的“灵验”之树
周易文老师得知我们的到来,早早地骑着摩托车在树下等候, 他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山里人。他向我们拉开了话匣子,叙说了银杏树的神奇和灵验。
相传, 炎帝神农在安仁尝百草, 采灵药。草药上千味,独缺银杏果。到了宋代的时候,衡阳郡长官将此情形上奏朝廷,宋真宗皇帝恩赐一袋“银杏”果种子,下旨播种于宜阳河、猴昙仙一带。从此银杏树在这里扎根生长。到了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与陈友谅部交战, 朱军中将士不少人得了一种“泄痢乏力” 之病,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痢疾”。有个叫周颠的人,便到猴昙仙山里采药,“杏叶磨粉,和面成丹”,将士们吃了银杏树杏叶杏果制成的药丸,病都奇迹般地好了。朱军将士养精蓄锐,大败了陈友谅。从此,朱元璋御封银杏为帝王之树。
千年银杏树开花是个谜。银杏花期非常短暂,且大都在晚上开放。曾有好事者为睹银杏花开真容,特意在树下铺床守望。有一天夜间,乌云密布,雷雨交加,好事者只好回家避雨。没想到正是这雷雨之夜,银杏树花开了,待到这人凌晨雨停返回时, 银杏树已经开花了,周围的地面上已铺了一层花瓣。
银杏树结出的果实叫白果,雕刻佛像时工匠们特意将银杏果放到佛像肚子里, 以驱虫防腐,所以也叫圣果。银杏果味稍苦,一些地方的银杏果实掉落地上,无人问津;但猴昙仙山上的这株千年银杏树,果实竟无苦味。中秋时节当银杏树果开始掉落时,老人、小孩争先恐后地捡拾,去皮、洗净、晾干即可食用。或爆炒、煲汤、蒸肉,香气四溢,更令人垂涎。这种独特的果实,不知是品种不同,还是这里的水土不一样,或是树龄远古所至?给人们留下了谜团。
也不知何时,在树干离地个把人高的地方,悄然长出了二处枝干,酷似人体的阴阳生殖器官,人们不解其然。一得道高僧路过此地,赠布遮住,并用一偈语相告村民:“千年灵气绕仙山,灵气集于此树间,生男生女求有应,种福得福心愿还”。于是当地人在树下“请来了送子观音”。乡间祈祷的善男信女,在这里叩头供果,有求必应,要男得男,要女得女,据说甚是灵验。
炎热的夏天,竹林荫处、草蓬底下,烦人的蚊子和讨厌的蜘蛛等龌龊之类横行,人不堪其扰。但在这棵银杏树下歇脚纳凉,无论你坐多久,都无须担忧蚊虫爬附身上叮咬。本地村民和过往商客常常在树下歇脚,消除疲劳,享受清凉,养足精神。
这时,陈世先给我们讲了一个更为奇异的故事:那是1944年间,来了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兵进山清剿,路过银杏树下时竟不由自主地坐在树下纳凉, 一阵清凉风拂过, 这群日本兵竟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等到他们醒来时,村民们早已不见踪影。当地的一百多名村民依靠银杏树的“灵气”,迅速转移到了山里深处的老虎窝、狮子岩等隐蔽之地,巧妙地躲过了日本兵的追击。
猴昙仙村里的这棵千年银杏树,就是这样的神奇,她富有生命,富有灵气,世世代代庇佑山里人——生活、繁衍和兴盛。
猴昙仙村里的这棵千年银杏树,拔地倚天,伟岸傲立、瑰丽壮美、厚重沧桑!她洗尽了铅华,沉淀了底蕴;她虚怀若谷,用宽广的胸襟拥抱大地;她聚天地之灵气,融日月之精华,将神韵演绎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她将大爱、神奇和美妙献给了人间!

作者简介:刘绵珠,男,湖南安仁县人,安仁县融媒体中心退休,安仁县作家协会理事,县神农文化研究会会员,《神农薪火》编辑,《湘楚网络文学》副主编。爱好文旅、写作、计算机技术。

➭【主播简介】彭兰(播客名蓝莓) 已退休,现居秦皇岛。中国诗歌春晚秦皇岛金牌主播,中爱之声、公益电台金话筒,文韵中原平台金牌主播,艺苑声情平台金牌主播,国际华语诗歌艺术节网络朗诵团5团副团长。红色文化传播大使,获第二届国际城市文学论坛新诗百年优秀主播,秦皇岛阅读会外联部部长,曾参加过广播站举办的新闻播音比赛,在几届的新闻播音比赛中荣获过播音一等奖二次和播音二等奖二次。在单位多次获得过各项荣誉证书 。系《中国爱情诗刊》【中爱公益电台】金牌主播。

编辑:郑文涛
刊名题字:应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