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乡飘雪
作者:龚强
说起雪乡,许多人没去过,也许会有些陌生,但说起牡丹江附近的林海雪原,说起“穿林海,跨雪原”的杨子荣就尽人皆知了。雪乡在黑龙江省的牡丹江地区,就在杨子荣战斗过的林海雪原深处。
踏入中国雪乡,你顿时会觉得这里“与众不同”,“别有洞天”,扑入眼帘的皑皑白雪会让你满目生辉,惊诧不已。那厚厚的白雪,那硕大的雪团,那玉砌天成的自然雪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是出人意料,让人无法企及,但却让人留连忘返,让人如醉如痴。连对冬雪司空见惯的东北人都惊叹:好大、好奇、好美、好柔的雪啊!正如这里的民间谚语所说的:“山高林密天最蓝,雪白雪大雪最粘,云雨云雪常相伴,狗不咬人土豆甜”。
雪乡这儿只有百余户人家,是个小村落,但家家户户都散发出雪的神韵,那屋顶上厚厚的积雪,院里清扫出那窄窄的雪路,沿着板杖、房沿、柴堆……层层叠叠的积雪,堆砌悬垂下来与地面的积雪连成一体,既象小型雪堡,又如雪屋相连。
雪乡的雪美,雪乡的飘雪更美!在雪乡看雪花纷飞、漫天飘舞尤其令人心醉。雪乡的飘雪有两种,一种是飘清雪,另一种是下大雪。飘清雪的日子里,一定会有一点儿微风。细细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下来,落在人们的脸上,会有一丝丝凉意,这时的行人并不会加快步伐,甚至会有一些人放慢脚步,任凭小雪花抚摸自己的脸。“难得略带凉意的清新空气,难得这份恬静与释然”。过一阵,地面上积起薄薄的一层浮雪,虽然覆盖了地面,但人一走过,车一驶过,雪花就会随风散开。要过很久,小清雪才会令大地一片银白。
下大雪可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漫天飞舞,泄落下来。天比平常低了很多,阴阴沉沉的,甚至会令人感到压抑。行人下意识地加快脚步,还不时抹去拍在脸上的雪水。走不几步,帽子上、肩头都会积起厚厚的雪。而且要不时地跺跺脚、晃晃肩、摇摇头,除去留在上面的积雪。雪乡下大雪,要不了多一会,地面积雪就有几寸厚,行人会留下清晰的脚印儿。
无论是飘清雪还是下大雪,对雪乡人来说都是自然的;对外来人来说都是快意的。看着晶莹的瑞雪从辽阔深邃的天籁中簌簌而下,看着空灵的丽雪从悠远寂静的苍天上飘飘洒落,你用心地去感悟它的静谧,体会它的无声,品味它的纯洁,欣赏它的魅力,那无疑是一种享受,其实,那更是一种抒发。片片雪花,悠然飞舞,凭风漫步,潇洒飘逸。置身漫天飞雪中,看着那雪花飘落群山林海,驻足林木枝头,洒向炊烟人家,覆盖千里原野;看看飘雪的天公,如何创造了一个洁白无瑕、满枝璎珞、温淳敦厚、一尘不染的银白世界,那是多么的赏心悦目,那是多大的自然奖赏,那是多美的精神享受,那是多好的记忆积累啊!厌倦了都市繁华和商战回旋的“劳心族”;厌倦了车水马龙和上下班“连轴转”的“工薪族”; 厌倦了纷繁、竞争、嘈杂的人们,用淡泊的心态去领略这一份朦胧和飘渺,真的是一种心灵的滋养与抚慰。
在雪乡飘雪的日子里,让人体会更深的是雪乡人的热情,用这里的话说是 “真实在”。山里人性格是真挚的,他们待客如亲人般的热情。当你走进雪乡人家,主人殷勤地帮你拍去身上的雪,嘘寒问暖喝一杯热茶,会融化掉屋外所有的寒冷;上炕、吃榛子,嗑瓜子,黑龙江淳朴的民俗风情会让你的雪乡之行更加难忘。坐在雪乡人家热乎乎的火炕上,抿一口纯粮小烧,吃着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喝着酸菜白肉豆腐汤,品林中山珍美味,听山里古老传说,看雪乡人家旧照,唠百姓家长里短,真是一种迷人的陶醉。
酒足饭饱之后,雪乡人还会给你带上蓁磨、木耳、松籽、山野菜等特产,喋喋不休地告诉你这是绝对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不是吗?比雪乡飘雪更美的是雪乡人的心灵。
玉龙鳞片洒满天,
木屋披雪御风寒。
浅絮拂面随风舞,
深径没腰举步艰。
红灯霞染香日月,
云飘雾雪醉蓝天。
山村冬景悦林海,
雪乡民风暖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