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征文066
第一身“礼服”
李良荣
我从小穿惯了母亲做的粗布衣裳。那时物资奇缺,一斤棉、一尺布,都很金贵。母亲凭票买来棉花,手摇纺车纺线,土法染线,梳理晾干,接线老辈子传下来的织布机,一梭子连着一梭子,“咵唧、咵唧”织成布,一针一线缝成衣,那是童年的最暖心“时装”。
1965年,我考上荣成县第二中学。新生报到那天,刚上初二的哥哥领着我,带着舅父母资助的学费,身穿母亲织的蓝黑白相间竖条粗布衣衫,肩挑母亲嫁妆改制的被褥和玉米面、地瓜干,步行10公里,走进石岛南端最高学府。
第二年国庆节前,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全县中学推选“赴京代表”。说啥也没想到,作为瘦瘦小小的十四级二班副班长,我竟然成为班级“海选”的“正宗”赴京代表。
秋假的一天,我正在生产队刨花生,东山公社通信员专程赶到田间地头,送来“红头文件”,通知我近日集结进京。
当天晚上,全家人吃饭那么香。收拾完碗筷,父亲说:”孩子上北京,心里真欢气。”母亲说:“这是大喜事,得穿件新衣裳。”她边说边找出前些日子舅父母寄来的那块学生蓝华达呢。父亲接过布料,拉着我的手,急乎乎赶往北邻的于家河村,敲开了远近闻名的邹积海裁缝家门。
父亲长话短说,道明原由。师傅边贺喜,边手拿皮尺,先量布料,再量身高。他快言直语:“孩子身高一米六多,单幅布料十二尺,做一套衣服,挺难为人啊。”我父亲笑脸相迎:“布料是紧巴,请您多费费心。”师傅点亮罩子灯,把我身高胸围量了又量,放下皮尺,展开布料算了又算,拿着白色的粉饼在布上划完线,手持剪刀,咔嚓咔嚓剪了起来。裁缝说了声:“明天来拿衣服”,连夜蹬响缝纫机,赶制学生蓝制服。第二天一早,父子俩再次来到邹师傅家,三个暗兜的学生制服大功告成。我急忙穿上第一身“礼服”,合身合体,裁缝喜上眉梢。父亲连声说道:“人靠衣服马靠鞍,谢谢师傅帮了大忙。”
第三天,我身着学生蓝“礼服”,告别父母和兄弟妹妹,赶到学校报到。10月15日,统一集结县城,由县委副书记许永泉带队,率领全县各中学推选的850多名学生代表,赶往烟台火车站,乘“绿皮列车”直达首都北京。
最令人难忘的是 , 10月18日凌晨,全体代表提前起床,我早早穿好学生蓝“礼服”,匆匆就餐,赶往西长安街路南指定位置。14时许,见到乘车检阅的毛主席。那天晚上,我激动的合不上眼。
刚过几天,俺村一位在北京卫戍区服役的长辈同乡,邀请到天安门前拍照留念,我先是惊喜,腼腆地笑了。但转念一想,代表团有规定,不准单独外出,我珍视“赴京代表”的荣耀,只好婉言谢绝,错过了身穿学生蓝“礼服”,在天安门前留个影的难得机会。
时隔两年国庆节,初中毕业全班同学合影留念,我找出了那件穿旧了的“礼服”,硬穿在身,又瘦又小,紧绷绷箍在身上,上衣系不上扣,裤子提不上腰。身穿“礼服”合个影,再次泡汤。
1972年底,我穿上绿军装,在鸢都古城的那座营盘里,奉献27载青春年华。1992年秋,我有幸到国防大学深造。报到的当天下午,我请假赶到天安门广场,打开照相机,请人拍照片,圆了26年前天安门留个影的梦。
从第一身“礼服”开始,我先后穿过军装、西服、休闲服,但唯有57年前的那件”老古董”,始终珍藏在九旬老妈的心里。父亲仙逝后的十四年里,我每次回家陪伴母亲,看着老人打开话匣子的笑脸,静听母亲原汁原味的“口述史”,写好感恩亲情的“家庭作业”,先后有《母亲的鱼锅粑粑》《母亲的石磨》《九旬老妈的“口头语”》等二十多篇系列散文,见诸省市报端。但老人时常挂在嘴边的,还是那身“礼服”。她动不动就对我说:“那年你才十四岁,十二尺布做了身新衣裳,去了北京,见了毛主席,村里老少都说好。” 老不喀嚓的“70后”,有幸聆听老妈唠叨,心里那么舒坦。
今年初夏的一天,96岁高龄的母亲,带着一辈子的人格尊严,带着一家人的亲情眷恋,安详地走了。在历经生死离别的半年时光里,慈眉善目的父母,时常在我脑海中“过电影”,念想那个完整无缺的家。夜深人静的时候,恍若看到父母的盈盈笑脸,听到老人笑着说话的浓浓乡音,我好似又穿上了父母终生忘不了的那身学生篮“礼服”。梦醒时分,眼里噙着泪。
注:第六自然段史料数据,源于齐鲁书社出版的《荣成市志》第30页。
作者:潍坊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调研员,退休干部
附:
东方红 看今朝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文学书画作品
有奖征稿启事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同志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他的名字、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着我们继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进。为此,从即日起举办“东方红 看今朝——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文学书画作品”征稿。

活动主题:
东方红 看今朝——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主办单位:
中国楹联学会毛泽东诗书文化研究院
山东省写作学会
承办单位: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竹庐书院
协办单位:
山东一城秋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济南今朝酒业有限公司
征稿体裁:
以诗歌和散文、书法、绘画的形式,深切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弘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 文学作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和真实性,言简而意远,文短而情长。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诗歌要求50行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
2. 绘画:绘画形式不限,尺寸不限(如:花鸟,山水,人物,素描,油画,水彩,水粉等等)
3.书法:书法须写完整诗句、对联等,书体不限,尺寸不限(草书、篆书需附释文)
五、稿件要求
所有作品须原作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参赛资格。
来稿须注明“征文”字样,文后请注明作者200字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凡热衷于文学艺术的作家、艺术家、爱好者均可自由投稿。
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投稿者不予评审。
散文限每人一篇,诗歌二首。
书画每人不超过两幅,参赛作品原件邮寄,并同时采用电子版照片附个人200字内简介和个人照片发组委会指定微信或邮箱作。
要求作品拍摄务必清晰、全面。投稿时请注明姓名、年龄、通讯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
六、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2月15日。
六、投稿邮箱:
散 文:李皓 微信号:quange0062
新 诗:廉德忠15553168276(微信)
古体诗:王汉勤w2356588225(微信)

书 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13325115197(微信同号) 邮箱:1025924131@qq.com
原件邮寄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北路汇源华庭18号楼三单元组委会 电话13325115197
七、作品刊发及评奖:
征文文学和书画作品均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设立的征文专栏刊发推介,择优推荐其他报刊或融媒体刊发。条件成熟获奖作品奖将结集成册出版发行,获奖及入围书画作品将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书画作品展”线上或线下展出。
本次评选将采用初审、复审、终审的审核程序进行作品评定。评委会有教授、作家、编辑等组成。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价值1368元今朝“岁月陈香”济南府学文庙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指定用酒1箱。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每人价值648元今朝“百年经典”浓香型白酒1箱。
三等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每人价值456元的今朝“岁月陈香”济南府学文庙孔子诞辰纪念活动指定用酒1提。
优秀奖30名,颁发获奖证书,并于毛主席特型演员合影,每人价值216元的今朝“百年经典”浓香型白酒1提。
人气奖1名,奖励浏览阅读量首位的征文者,颁发获奖证书,毛主席特型演员书法作品并合影。
根据获奖等次不同确定奖励书法作品尺幅不同。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九、其他事项:
所有以上获奖者将受邀于参加在美丽的泉城济南举行的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和地点等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注意事项:
1.所有来稿必须符合本通知要求。
2.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

毛泽东主席特型演员刘般伸剧照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邀请刘般伸先生出席活动,收藏刘般伸先生墨宝,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洽谈协调,13325115197(微信同号)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